21世纪有几个代名词,网络时代、数码时代、读图时代,还有一个是搜索时代。
每一天,我们都在搜索着最新消息和资讯,以及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要为中国的搜索年代加一个脚注,我想“百度”是很合适的。
2000年既是新世纪的开始,也是百度的开始。
而我真正开始上网的时间,刚好也是在二千年。
与百度同行的这六年,有很多故事,很多感情,也有很多回忆。
很多美好的回忆。
每一搜都美
记得曾有一个心仪的女子,在以胖企鹅为其商标的某著名网络寻呼机中,拜托过我查几个字的四角号码。
她是否知道我对她有意思,我并不肯定;但她似乎觉得我能帮得了她。
为了心上人,很多人都甘愿做任何事,我碰巧也是其中之一。
佳人有求,有时真的难以推辞,何况只是区区小事。
因此,虽然我那时很忙,但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在QQ对话框里打上几个字——行,包在我身上。
其实当大言不惭地说出这话的时候,对于“四角号码”,我是完全没有一点概念的;然而,不到二十分钟之后,我就找到她所需要的几组数字。
MM惊诧,问我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我只道是在Baidu里搜出来的。
老实说,其实本来我是打算去图书馆查书的,但当时实在没有足够时间允许我这样做,于是我便想到了百度。
MM似乎将信将疑,说她刚才也在Gxxgle搜过了,但搜了很久都没有收获。
我于是教她怎样在Baidu设置关键字以缩窄搜索范围,并提示她下次可以考虑使用高级搜索来增加效率。
我还补充说明,有时候需要找的东西可能以前就有人搜寻过,所以可以留意下面的“相关搜索”,参考一下别人是怎么设置关键词。
MM打了个“/wx”,然后问我:你怎么会那么神?
我不经意地回答:无他,但手熟矣。
后来,还有一次是帮她找一些关于音乐家的资料和一些乐器的图片,当然也是托百度的福,很快就帮MM搞掂。
其实很多朋友都会为心上人做很多事,而我的这些小事在他们眼中看来,可能根本不值一晒。
而事实上,这些芝麻绿豆的事情也真的没什么值得夸耀,也没什么值得提起;但,我一定要提起,因为这的确是真的。
后来我知道MM原来早已有男朋友,所以也只能叹息多情自古空余憾。
但我毫无怨尤。
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无论为对方做什么,都是乐在心头的。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是有点酸性,甚至有点苦涩,但无可否认,那时的确充满着欣悦。
音缘
我一直在寻找生命中的欣悦和感动;而其中一部分的欣悦和感动,是来源于音乐。
我常常在百度帖吧里面搜索我感兴趣的主题、歌手和音乐家,并结交同好,相互分享。
有首曲子,以前我一直找,找了有一两年之久;后来通过发帖询问,得到高人指点之下,终于从百度mp3里寻获,一偿夙愿。
那首乐曲名叫《故郷の原风景》,是一首陶笛作品,貌似很多人都觉得它是天籁,当然包括我。
后来通过下载曲谱,这首曲子也学会弹了(吹倒是不会)。
曲谱也是在百度里找到的,这不在话下。
说实在,我以前是很少用百度mp3搜音乐的,因为基本上我都是在用一个k字头的P2P软件。
不过自此以后,我就更多时间地使用百度了。
尤其,在只知道某一两句歌词的时候,百度更能帮得上忙。
就我个人而言,就有过很多次通过歌词来找寻歌曲的经历。
关于这种经历,我想很多朋友会很有共鸣。
其实每首优秀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你喜欢某首作品,可能正是因为那个故事感染了你。
而找到一首梦萦魂牵的作品,那份莫名的感动,即便重遇一个暌违已久的好友,我想也不过如此了。
友·百度
说到好友,事实上,由于百度,我真的使一些早已退烧的友情重新发热。
我不知道各位看官有否曾经试过用自己的名字在百度里面进行搜索。
我倒是常常这样做。
虽然也知道这只是小朋友的游戏,但自己有时还是玩得忘乎所以。
处于回忆中,感觉是很奇妙的,既忘掉时间,也忘掉自己,忘掉很多烦恼。
自己的名字一搜之下,找到了一同参加比赛的合唱队队员名单,找到了高中毕业的同学录,也找到了一个幼儿园同学的博客。
看着那些名字,心灵深处会产生一阵很奇异的颤动,那种感觉就好似闲置多年的古筝,被无端拨动早已尘封的琴弦。
万事皆可失,惟有情无价,这是我的价值观。
但生活是残酷的,它会迫使两个有情人缱绻两地,也会使两个好朋友一别经年。
虽然好友的名字及其印象重新从记忆中苏醒,但由于事隔已久,所以大多都已失去了联系方法。
不过,幸好还有Baidu。
通过百度,我找到了很多以前的好朋友的个人博客,或者是所在学校及其专业名称。
几经努力,最终也得以联系到很多昔日好友。
重逢旧时之伙伴,是很叫人感动的。
一个个潇洒少年郎,如今已变成大人样。
虽然人事早已改变,但互道别后光景,以及缅怀当初所一起经历的甜酸苦辣,仍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想有此经验的朋友大概会会心一笑。
也透过这个机会,我真心向百度道一声——谢谢!
百晓生
除了爱交朋友,其实我还喜欢写东西;事实上,我平时的工作也让我有很多机会拿起笔杆。
虽然我觉得我还有不少写作配额,但我却没有日写万字的功力。
不要说写一万字,有时候就连“一万”也懒得写,而直接写1w就算了。
但“Copy+Paste”,不是我的风格。
不过,跟很多朋友类似,我会在互联网上寻找写文章所需的资料和素材。
虽然家中藏书盈千,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是我在写作时常有的烦恼,我相信有这烦恼的人大概还不止我一个。
但活在这个年代,应该说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们有互联网,还有百度。
文章本天成,有时真的不是你想写出来,就能下笔如有神。
然而公认的是,只要你会用电脑,只要你会上网,那么通过搜索,你就能妙手偶得。
有百度在身边,就等于有一个百晓生在眼前。
有百晓生在眼前而不善用之,那是真的暴殄天物。
但正如百晓生也有老猫烧须的时间,有些问题即便互联网也不一定会提供有现成答案。
不过,透过在“百度知道”提问,就能够有千千万万的朋友为你分忧,为你支招,为你出谋划策。
当然,这得益于百度的人气和这六年所培养出来的潜文化。
那些为别人提供问题解决之道的朋友,有一些肯定是之前也在百度里得到过别人的帮忙。
也就是说,活跃于“百度知道”里面的朋友,很多都是在秉承和发扬着一种看不见的互助精神。
这诚然是相当难得的。
而自从“百度知道”问世以后,我的写作生活就更是离不开Baidu。
有时即便不是为了写文章,也会去浏览一下,吸收多一些知识,充实自己。
而在不断的写作和学习过程中,我渐渐懂得了一件事——
有时,我们并非在追求未来,而是在寻觅回忆,寻觅过去的感情,寻觅昔日的感动。
在这个年代,感动是一件有点奢侈的事情;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感动显得弥足珍贵。
而我的感动,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从百度里面获得的。
过去如是,现在亦如是,我相信将来也是如此。
再次感谢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