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标题: 未来大学人才培养的五种趋势 [打印本页]

作者: sowang    时间: 2018-11-10 23:31
标题: 未来大学人才培养的五种趋势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8-09-25 19:31:56
摘 要:大学未来人才培养有以下五种趋势:一是通识教育将在实践层面上结出更多硕果,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流;二是人工智能将对未来人才培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个性化培养将落地生根;三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将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四是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渐居要津,成为人才培养新热点;五是国际化培养将成为人才培养的常态。

关键词:未来;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人工智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不仅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且办学质量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三个面向”成为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对高等教育而言,第一个面向解决得较好,第二个面向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对第三个面向关注还不够。具体到人才培养方面,较多重视了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并努力向国际化方向迈进,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未来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研判。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核心要义。教育要面向未来,必须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准确把握。

通识教育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2005年,针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现状,钱学森发出了“钱学森之问”:“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尽管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此进行解读,但就人才培养而言,“钱学森之问”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通识教育的呼唤,是对以专才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质疑。

19世纪以后,专业教育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但是由于学术分科太细,知识被严重割裂,人才片面发展的状况日趋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强化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生独立思考的通识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自此,究竟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一直争论不休。[1]由于对现实需求的严重关切,多年来,我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多侧重于专才教育。20世纪50年代,通过大学的院系调整,综合性大学数量减少,以工科为主的专科性大学急剧增加,专才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专才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人才培养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进行了新一轮改革,通过大学的合并和重组,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增长较快,专科性院校大幅减少。但是,人才培养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各级各类大学奉行的依旧是专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的优势是学以致用,缺点是基础薄弱、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赖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高等教育不仅要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型,更为主要的是实现由关注现实到关注未来的转型,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超前性和引领性,这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并非是“通才”教育,而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所进行的核心素质教育,它既强调人对现实社会的良好适应,又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改造,是适应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识教育之所以未能很好落实,是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通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基础厚、能力强,但也容易出现学而不专的问题。因此,它和专才教育并非绝然对立,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关系,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改革应该是未来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头戏,落实通识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对大学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全面修订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为通识教育,大学三年级、四年级为专业教育,要大幅削减专业课程的学分与学时,让出更多的时间,大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赋予学生学习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要打破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重塑课程团队,凝练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避免因人设课、因好设课;要凸显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从人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创新思维和品格的培养、中文写作与表达等诸多方面,打造十门左右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同时,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中西文化的融合,设立一般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当前,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首先,“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愿景,选择一定的学习内容,个性化培养初现端倪。其次,“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使学习活动具备了更为便捷灵活的互动方式,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实现了无边界互动,这种互动既无班级、年级、专业和大学之间的限制,也无国别之间的限制。最后,“互联网+”赋予了课堂教学新内涵,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施互动式教学、三维立体教学、仿真式实践教学等,应该说“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更为巨大。随着图形识别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如何促进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社会的引领性技术,正在引致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推进教育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迅速跃升,为未来型学校的出现和新型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可能。”[2]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一方面,对如何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提出了科学规划;另一方面,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大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未来的大学校园要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向智慧校园发展,各种智能感知设备和技术设备遍布校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将全部智能化,无形的虚拟数据空间将主导大学校园。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重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和学业水平诊断,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实现因材施教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给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一些新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在高智能背景下,人类自身必须有更多的“善心”“善意”,才能避免高科技成为一把“双刃剑”。因此,未来的大学教育更应该侧重于学生的爱心、同理心的培养,并使之与创造力、协作力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具有健康心理、完美个性的人,才能使人工智能技术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另一种挑战来自于学习本身。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习变得更加方便简洁,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容易,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学习效果反馈激励的弱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力将是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培养应该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人工智能则会加速人类智能的愚钝化。这一挑战赋予了教师教学重点、难点的变化,人工智能可以把教师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教师应更加专注于学生的健康心理、完美个性和全面发展,更应该注重学生人生发展愿景的引导和建构。

对人才培养而言,人工智能最为显著的成效可能是个性化培养的落地生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指学生主体优势及其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没有个性化发展也就谈不上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当前,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发展更多停留在理念层面,统一的培养方案、统一的课程体系、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考核体系,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技术为打破人才培养的统一化模式提供了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定制化。学生可以定制自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学习反馈机制,不断调整优化个性化的学习,最终通过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将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虽然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有多种解释,创新型人才具有多种类型,也具备多种品质,但是创新思维则是其核心品质,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融合。就创新思维本身而言,求异思维或者说发散思维更具有本质涵义,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力求找到与现有结论不同的答案,或者找到多种答案。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单靠逻辑思维是不能完全实现的,创造性思维往往要借助于直觉和想象;形象思维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总是与感性相关,这些都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和延续的前提。而且形象思维往往与强烈的情感体验相关,从而能够构成强大的创新动力,缺乏形象思维,思维也就丧失了支撑和活力。

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基本路径就是在人才培养中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认识世界的纽带是逻辑,艺术认识世界的纽带是情感。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未来人类思想智慧发展的主流。只有实现了这种融合,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根据人脑的机能定位,左脑主要掌管逻辑和语言,从事抽象思维、逻辑分析,负责阅读、语言理解、数学推理等活动。右脑主要掌管情感和直觉,主要从事空间和想象活动。大脑两半球由胼胝体联接,对两半球信息协同处理。创新活动并非仅仅是右脑的活动,而是一种全脑的运动,是一个由兴趣、准备、酝酿、领悟、检验、应用六个阶段组成的全脑创新过程,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大脑发挥作用的部位不同,但在整个过程的启动和完成阶段,要靠全脑发挥作用。[3]如果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本质,那么想象、直觉、灵感等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没有翅膀的理性思维飞不高也飞不远。因此,只有大脑两半球同时开发,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脑的潜能,科学与艺术专业学习就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大脑两半球的潜能,而且最为主要的是形成两半球的协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强的人,一般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都十分活跃的人,两种思维协同作用、协同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才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同时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认为艺术和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多年来一直倡导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正是因为他从自身的成功经验中,体验到了艺术对创新思维形成的巨大作用。

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大学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办学氛围,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要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现一所大学自身的价值追求。这种无形的办学氛围,是促进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发酵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子,通过大学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熏染,能够促进学生知识体系和个性品格之间的相互砥砺和升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其次,人才培养要形成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能力。科学求真,艺术求善、求美,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全部表达,追求真、善、美,既需要科学理性的培养,也需要艺术情感的培养,真、善、美的统一也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最后,人才培养还需要传承民族精神、培育时代精神。中华文明涵盖着政治、社会、文化、哲学、科技、艺术等方方面面,其发展历程也就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过程,传承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个性,塑造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也必须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热点

对大学学科专业来讲,理工类专业大都直接与社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学生所学知识技能,所获得的智力发展,能够较好地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得到体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显著而且易于量化。因此,理工类的学生在就业后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文科类专业往往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虽然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内隐的,而且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教育活动本身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被忽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文科与理工科发展的不均衡状态会逐渐得到改善,考生在专业选择上冷热不均的现象也会逐渐得到缓解,这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密切相关。

在未来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功能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健康人格的教育在未来人才培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社会发展速度越快,文明程度越高,对人类自身形成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人格健康所受到的危害就越大。如何疏解紧张和焦虑,宣泄不良情感,保持心理健康,塑造完美人格就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大问题。心理健康强调的是社会适应性,完美人格则意味着较强的创造性,两者相辅相成。学生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性格诸多因素,相对于智商而言,情商在人格养成中的作用更加巨大。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塑造人的情商,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离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人的健康个性和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高层次需要的欲望就愈加强烈。人类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会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领域。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将产生更多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如更加清晰地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需求,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更多审美体验的需求以及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需求等。满足这些高层次需要的途径,只能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功能的发挥。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既是人们进行心理疗伤和心理保健的有效载体,也是人们最大、最为奢侈的消费品。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热衷于自然科学的现象将会发生逆转,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等学科将成为发展的热点,文科专业将会吸引更多的考生,文科毕业生与理工科毕业生在收入方面的差距将日渐缩小。文科与理工科的交融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也是通识教育能够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化培养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进入世纪之交,中国恢复WTO成员国地位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渐加快。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对外汉语教学、孔子学院建设均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依旧进展缓慢,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课程对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教学资源共享均未有效推进。从国际化发展水平来说,现在依旧停留在大学之间办学方面的国际化,虽然出国留学和接受的留学生数量均有快速发展,但是学生的迁移与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融合还是两个概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大学国际化程度还较低,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缺乏切实可行的举措,国际化战略落地开花的较少;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如何发扬本土特色,形成教育优势,也缺乏系统设计和整合;在教育资源输出上表现欠佳。

高等教育国际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点:一是教育市场全面开放,人才培养的竞争演变为国际竞争。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成为主导趋势;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分布更加频繁有序,地区间、国际间的不平衡状态可能更加突出。因此,只有融入教育国际化的市场和竞争之中,人才培养质量才会得到真正提升。二是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看,一方面,受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质量标准、考评标准则更加趋同。随着国际化不断发展,多样性和趋同性的趋势就越明显。

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化课程建设是重中之重,国际化的教材要大幅度增加,双语教学将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因此,国内外校际之间组建课程团队,实施协同创新将成为国际化课程建设的主要形式。[4]如何使“中国方案”体现“中国智慧”,如何使“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国际化教师队伍逐渐成长,中国大学与世界各国大学教师的互聘将越来越多;国际间的协同创新逐渐演变为一种主要趋势;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课程覆盖面逐渐拓展到各个学科领域,中国化的课程标准将更多地成为国际化的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中国大学与世界各国大学学分的互认将成为现实,学生跨校学习、跨境学习、跨国界学习将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以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为主旨的国际化课程的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将更加广泛,影响将更加巨大。(作者:李荣,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2]安雪慧.教育发展的那些不平衡和不充分[N].光明日报,2018-01-23(13).

[3]唐殿强.新编创新能力教程[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7.

[4]陆小兵,王文军,钱小龙.“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8(1):33.

《北京教育》杂志





欢迎光临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http://sowa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