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标题:
欧洲大国发愁:当地大学生不爱创业
[打印本页]
作者:
sowang
时间:
2018-12-25 22:55
标题:
欧洲大国发愁:当地大学生不爱创业
2018年12月24日 09:10 环球时报
“为何鲜有大学毕业生创业?”12月18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创业中心高级讲师罗伯特·菲利普斯在英国《卫报》以此为题撰文称,在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开展50多年且此举对英国的未来经济至关重要。然而,数据却显示,在近年来毕业的英国大学生中,仅有4.7%从事个体经营或自由职业,而真正创办自己的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仅占区区0.6%。
这与过去3年来英国全民高达8.7%的创业率形成鲜明对照。类似的情况在法国和德国也有发生,那么欧洲聪明的大学毕业生们为何对创办自己的企业退避三舍呢?
英国:创业课令学生缺乏自信
在英国高校内,创业活动从未像现在这样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大学为学生们提供大量课上或课后的商业课程。课外商业活动包括举办训练营、励志演讲、专题讲座和商业计划竞赛等。既然如此,他们在毕业后创业方面还面临什么障碍?
菲利普斯表示,“在校期间为接受创业教育而投入的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反而使大学生在毕业后具有相当强烈的规避风险意识。”在他们看来,与毕业后获得的就业机会相比,创业并非总是吸引人,因为殚精竭虑地创办一家企业不仅有可能需要长时间工作,且最初的回报通常微乎其微。与此同时,英国高校内的创业教育本身也会产生负面作用。来自校外的演讲人经常公开讨论创业失败案例并解释“失败是学习经验”,但这种做法会让一些学生止步不前。随着最初的兴奋情绪逐渐消退,这意味着他们的自我效能和信心都会遭受打击。
在菲利普斯看来,英国各高校本身的创业教育也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例如学生们表示,这些课程应更重视培养实际技能,例如怎样编制预算、如何注册公司并为其提供更多实习和学习促销等机会,而非仅专注于偏理论的课题等。
法国:专科教育让精英远离冒险
在目前失业率高达9%的形势下,为避免“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法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其中包括最受人青睐的“大学生—创业者”措施:即一个大学生在就学期间就可以申请创业,可一面读书一面经营自己的企业。但上述政策也反映另外一个现象:法国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严重不足。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的人数不足1%,与美国超过15%的大学生创业率有着明显的差距。
与英美等国的教育制度不同,法国高教体系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其最厉害的院校并不是各综合性大学,而是起源于拿破仑时期为适合快速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设立的高等专科学院。如国立行政学院、国立矿业学院、巴黎商业学院等。从创业与企业经营课程而言,几乎60%的专科院校都有开设,但由于这些精英院校的学生多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不少大企业在他们还未毕业时将大量优秀毕业生招入麾下。因此,这样的现状也从客观上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正是法国高等教育难以出产创业者的主要原因。“拥有创业者土壤的综合院校在创业课程上有着明显的缺陷:仅在经济系设有相关创业课程,其他系科很少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创业教育的专科学院精英们又因为毕业就能找到优渥的工作而不愿接受创业的风险。分配不均正是法国创业教育的悲哀之处。”
德国:创业只是兴趣
“德国大学毕业生缺乏创业精神!”德国《焦点》周刊近日援引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公布的报告称,去年德国仅不到76万人选择自己开公司,只有2001年最高峰时期150万人的一半。尤其是大学生在毕业3年内创业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五。“这与德国大学创业教育不普及有关。”
同英法等国一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一些大学就引入创业教育。德国洪堡大学创业教育和研究学者埃森辛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高校在创业硬件方面并不落后。比如,洪堡大学设有高新技术创业理念培训、莱比锡大学有创业中心帮助学生将创意变成创业。“不过,大部分学校仍把创业教育看作是一门少数学生的兴趣课,而不是必修课。甚至经济类学生也没有进行创业培训。”
德国大学很少培养学生冒险、自信等创业家的气质,相反,对技能教育的重视却是全球领先。德国从中学开始,就普遍进行“双元制教育”,以便为“德国制造”培养技术人才,培养一名“好员工”。《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德国奔驰、西门子等众多巨头都参与“双元制教育”。这样,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一毕业可以进行“无缝工作”。对此,德国《明镜》周刊曾指出,德国拥有数千家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及化学生物制造商,这是德国擅长的产业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无法培养出下一个谷歌、Facebook等科技创业企业的主要原因。上海外国语大学学者姜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德国大学生根本不用担忧找工作的问题,自然没有创业的外部压力。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若德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旦走弱,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就会变高。
“不重视创业教育是许多国家的问题。”埃森辛克认为,德国应该让创业教育进入校园,尤其是经济类、技术等专业。有不少欧洲媒体也与埃森辛克观点相同,在他们看来,就创业教育进入校园的层面上看,中国高校已走在欧洲的前面。对此,姜峰坦言,“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创业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追求就业和创业能力增强,希望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直接就业或者创业。中国这些年的创业教育,从制度、经费、办学条件等方便都有提升。大学生的创业也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各高校也都积极参与,融入到日常的教育课程中。这些都是中国创业教育的积极面,但是不是比欧洲做得好,还需要从更多方面来分析。”
欢迎光临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http://sowa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