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标题: 想投身量子计算?高中选科→大学专业→核心职业的必备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sowang    时间: 昨天 22:06
标题: 想投身量子计算?高中选科→大学专业→核心职业的必备攻略
2025年10月24日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很多人用“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调侃科幻作品中经常利用神秘的科学理论解决剧情难题的现象。回归现实,量子力学虽不是万能的,但它是量子计算的理论基础,而量子计算有望提供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以解决人类面临的一些最复杂的问题。

一、量子计算行业发展历程及前景

20世纪80年代,理查德•费曼提出“量子计算机”的构想,模拟量子系统,并由此提出量子计算的概念。同时期,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计算利用量子特性实现并行计算,在某些特定问题上可以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现如今已进入量子信息时代,量子计算正站在技术革命的风口浪尖,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主要科技强国均将量子计算视为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美国通过《国家量子倡议法案》和后续预算,2025财年保持投入近10亿美元预算。欧盟2025年发布《塑造欧洲量子技术战略》及《欧洲量子战略》,全面提升量子领域自主可控能力。此外,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积极在量子计算领域开展技术产业布局。

我国也高度重视量子计算战略部署,政府部门多次出台政策支持量子计算技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中,就包括培育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将“量子科技”列为十大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之一,并将量子计算技术攻关列为重点任务方向。

地方政府也在加大支持力度。在北京,经开区对量子计算相关研发投入直接资金补贴以及对算力平台实行每年高达3000万元的持续支持。安徽要求推进量子计算与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等融合发展,并提出打造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广东、江苏、湖北等地区纷纷将发展量子计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中。随着地方支持政策不断出台,量子计算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国家—地方”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面向未来,量子计算行业发展进入关键期。据《量子计算:引领计算的未来、挑战和技术突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正呈现显著增长态势,2025-2030年将是量子计算商业化的关键时期,该行业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约1250亿美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发布《量子计算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5年)》显示,未来全球量子计算竞争将进入更加白热化的阶段。一方面,量子计算有望在化工模拟、药物研发、材料设计等关键行业率先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全球普遍面临量子纠错、规模扩展以及算法与应用生态不足等难题。可以预见,量子计算正从“科学突破”逐步迈向“产业成型”,未来五到十年将是决定格局的关键窗口期。

二、量子计算行业涉及的产业、职业

量子计算行业领域近年来取得了飞速进展,从理论构想走向实际应用,并成功突破多项重大技术瓶颈。中国量子计算行业正从前沿基础研究迈入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且目前已超越了单一的技术研发范畴,正在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生态。

量子计算的产业框架主要由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探索和生态支撑服务构成。核心研发与硬件制造板块构成了产业基础,专注于突破量子比特的物理实现、芯片设计、测控系统以及专业软件算法的攻关,涵盖了超导、离子阱、光量子等多种技术路线。应用集成与解决方案作为技术价值实现的桥梁,致力于将量子计算的能力与金融建模、新药研发、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需求相结合,开发具有实际效能的解决方案。生态支撑与服务板块保障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量子计算云平台的运营维护、面向行业的科普教育与专业培训、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测评认证,以及促进协同创新的开源社区建设等。

在国家级战略规划与地方针对性政策的共同驱动下,该行业不仅催生了全新的技术领域,也正在创造一系列崭新的职业路径。



截图来源:智联招聘



截图来源:上海科学院2025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第三批)招聘公告

前沿基础研究领域是人才高地的核心,产业化的推进使得工程技术开发类职位需求激增,例如负责将算法转化为代码的量子软件工程师、从事测控系统集成的硬件工程师,以及优化量子线路编译的专家等。另一种趋势是随着技术转化,应用与生态类职业迅速崛起。这包括深入特定行业、负责推动技术落地的解决方案架构师,进行性能基准测试与标准研究的测评工程师,以及从事战略咨询、投资分析和知识产权管理的支撑性角色。

三、涉及到哪些大学专业?

量子计算是一个多学科深度交叉的领域,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多层次、跨学科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其职业发展涉及从底层物理硬件到顶层算法应用的全链条知识,需要既精通量子计算又了解其他领域复合型人才。起初,由于量子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专业独立设置前,量子教学归属于物理、计算机等学科所含有的课程,因此物理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多个专业方向均可作为专业切入点。

量子信息科学本科专业

近年来,量子科技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断加强,人才储备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之一,这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2020年,量子信息科学首次被教育部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这一前沿学科正式迈入规模化人才培养阶段。

随着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独立建设,其培育路径和教学体系得到更加深入的探索,在理论基础、硬件开发、交叉应用及实践平台等方面均实现突破。据相关统计,目前共有十余所院校开设量子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不同高校的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依托其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出了各自的特色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本硕博一体化“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培养体系,学生直接参与“九章”、“祖冲之号”等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大科学装置支撑前沿教学”的鲜明特色。北京理工大学加入“国际量子物理中心”,培养方向包括量子计算、量子AI、量子成像、飞秒激光芯片加工等。湖北大学围绕拓扑量子等特色研究方向,构建“基础 + 前沿 + 交叉”培养模式。国防科技大学开设军民融合类的量子信息科学专业聚焦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

高校特色培养项目

为了培养顶尖的交叉学科人才,许多国内高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实验班或微专业,这为学子们提供了系统化学习的捷径。

复旦大学“量子与智能英才班”项目面向本科生招生,培养物理与人工智能交叉的创新人才,毕业时达到要求者可获得物理学和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以及物理学博士学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量子科技先锋计划”本科阶段的毕业专业范围覆盖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等多个相关专业,学生很早就可参与进阶式的研究工作。

部分高校还与企业合作开设“微专业”项目,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便能系统掌握量子科技的核心知识。例如中国海洋大学与本源量子联合推出量子人工智能微专业,面向中国海洋大学全校理工科本科生开放,有利于学生掌握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及两者交叉领域的核心专业知识,为将来利用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各自领域的专业技术问题,或从事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奠定坚实基础。无独有偶,其他高校也开设了相关微专业,如江南大学的“量子与信息”、东北大学的“量子物理”微专业等。

四、高中选科建议

目前,新高考成为全国高考的主体,高中选科是实行新高考省市的考生通往心仪大学专业的重要一步。未来若有志于进入量子计算行业领域,在高中选科方面应该如何规划呢?

首先,量子计算的理论基石是量子力学,属于物理学分支科学。大学里的物理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课程都较为依赖高中物理培养的思维方式和基础知识,几乎所有高校开设的量子信息科学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另外,量子计算的硬件实现,例如超导量子芯片、离子阱、光量子等,都涉及到材料科学、原子分子物理等,这些领域与化学知识紧密相连。近年来,大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在选考科目中要求考生将“物理+化学”作为必选专业,量子信息科学及其相关的物理、电子类专业,也几乎都需要同时选考这两门。

对立志投身于量子计算领域的同学来说,高中选科时建议选择“物理+化学”,再从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中搭配一门感兴趣且擅长的学科。同时在高中阶段要努力夯实数学基础,提前接触编程相关知识,比如尝试接触一些简单的量子计算模拟库,并关注招生高校的科普活动与招生动态,保持对前沿科技的好奇心与热情。

参考资料:

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要在哪些产业布局?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

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

量子计算:引领计算的未来、挑战和技术突破

量子科技:从技术“种”开出产业“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科学(未来技术学院)

复旦大学2025级“量子与智能英才班”项目选拔通知

北航今年本科招生专业新增量子科技先锋计划及多个试验班

东北大学【微专业招生】2025年理学院量子物理微专业招生通知

江南大学量子与信息微专业

17所高校大盘点,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建设进展如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欢迎光临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http://sowa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