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标题: 高考志愿填报该注意些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sowang    时间: 2011-5-3 00:36
标题: 高考志愿填报该注意些什么?
五一假期,对高三毕业生家庭来说,是重要的日子,考生和家长无疑要为选择志愿认真费一番心思。那么,今年填报志愿该注意些什么?记者采访了高招咨询专家熊丙奇教授。

首先须为自己定位

熊丙奇认为,考生首先要做的是为自己定位。上海从2008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并采取靠前填志愿的方式。平行志愿是按照考生的分数、遵循志愿依次投档,因此考生需要预测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名次,对实力进行初步定位。

具体定位的方法包括:名次定位法。根据自己在区县模拟考试中的成绩,类推自己在整个考生中的位置。首先确定自己重点考虑填报的批次,其次考虑在这一批次中,自己能被哪些学校录取。

以2010年为例,参加6月份高考的考生共6.7万余名,700所高校计划招生5.47万余人(不含未作分省艺术专业招生计划部分),实际录取57337人。录取考生中,本科占73.94%,列入第一批本科招生的院校共124所,录取12855人,365所院校参加第二批本科招生,录取考生23513人。根据以上情况,在所有6.7万考生中,录取率为86%,普通类考生中,前22%有希望被一本院校录取;前58%有希望被二本院校录取;前86%有希望考上大学。2011年上海的高考报名数进一步下降,但录取比例大致相当,因此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率,确定自己有把握的录取批次。

比例定位法。根据自己在所在中学的排名(平时成绩+多次模拟考试成绩),对照往年该校相同情况考生报考学校情况,决定自己所填报的志愿。虽然2011年与去年相比,考生数减少,但是,总体录取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因此,各校被各批次录取的学生比例与往年大致相当,学校往年的各批次录取比例,对于确定今年的报考重点,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另外,往年与自己相同情况考生被录取的学校,也可以作为自己填报学校的参照。

熊丙奇分析认为,一般来说,对于市重点中学,一本率一般在60%-70%,好的市重点可达80%、90%以上,差一些的市重点为40%-50%;一般90%以上;对于区重点中学,一本率一般30%以上,好的区重点一本率可达70%,本科率80%左右;对于普通中学,一本率一般不到10%,本科率20%-30%。考生在进行比例定位法时,要考虑有关加分因素。如果获得加分,也就意味着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将大大提高。

另外,考生要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分析,是处于上升,是保持稳定,还是逐渐下降,由此预估自己高考中可能取得的成绩。分析成绩趋势,可把高考前多次综合测试、模拟考试,在全年级中的名次(不能用绝对的分数,分数无法反映在考生中的名次情况)列出来,以每次考试为横坐标,名次为纵坐标,把各名次连线,即可得到成绩趋势。

选择考虑学校特色

高考学校选择对未来学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办学理念影响、办学条件影响、办学特色影响和服务措施影响。熊丙奇认为,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必须考虑个人成才目标、职业发展理想,是否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一致,否则,就会导致未来的学业发展难以适应学校的培养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仔细分析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学校历史与传统、学校毕业校友、学校发展定位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分析大学的投入和产出,还要具体分析服务措施影响的指标:学费、生活费、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等。

选择专业慎之又慎

高考专业选择对学生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考试选择时须慎之又慎。考生首先要关心这所大学有哪些热门专业,自己是否能进入这所学校的热门专业,这对学生的学习定位有很大影响。根据多年来对大学生的调查,一些身处大学“热门”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心理优势,而身处“冷门”专业的学生,则会怅然若失。当然,情况也不绝对,因为“热门”和“冷门”总是相对的,而心态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分析专业优势影响的主要指标是:专业实力和就业前景。

同时,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个学生有无强烈的专业兴趣,自己所读专业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这对大学学业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在高考中,有的学生为了上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等到上了大学,却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这就是典型的专业兴趣影响。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充分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尽可能处理好专业兴趣与志愿填报的关系;在大学学习中,正确处理专业兴趣与大学学习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分析专业兴趣影响的主要指标是:个人兴趣与相关学校专业是否相符。

认真参考三大原则

熊丙奇表示,除上述注意事项外,选择高考志愿还有三个原则:

原则1 更宽阔的地域选择面。不能把目光仅盯在身边的高校,要从锻炼生活独立性、适应性等出发,考虑其他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外地的一些名牌、重点学校。


原则2 注重学校氛围的匹配。每类型学校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理念,因此必须考虑自身成才要求与学校文化价值观的匹配,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校。

原则3 分析高考的投入产出。高考是学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储备和投资。因此,应理性分析家庭和自己在高考中的投入和产出。比如,有的考生在没有被重点院校录取之后,选择复读,那么,他和他的家庭,必须理性分析投入和产出:经过一年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能否获得理想的结果?获得理想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与不选择复读而直接读普通本科相比,谁更“合算”?学生的个人潜力是否允许?家庭环境是否允许?等等。

本报记者 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欢迎光临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http://sowa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