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标题:
舌尖上的中午—透过百度搜索风云榜看中国白领的午餐
[打印本页]
作者:
sowang
时间:
2012-6-5 14:46
标题:
舌尖上的中午—透过百度搜索风云榜看中国白领的午餐
作者:盛博(北京交通广播著名主持人)
如果你对“放风”一词的理解仅限于监狱让犯人到院子里活动,那么我建议你中午12点前往类似于北京CBD这样的商务办公区参观游览一下:一群一群踩着高跟鞋妆容精致的女人和穿着干净衬衣西装笔挺的男人从气派的大厦里鱼贯而出,他们挂着表明身份的胸牌、抓着满满一手的手机、钱包、卡包;他们的脸上还带着封闭办公室里中央空调带来的干燥苍白的气息;他们的队伍在高楼分割出的井字形路网里不停地汇聚、又不停地分出支流,流向各个便利店、米粉店、中餐馆、洋快餐、大酒楼……
在百度的搜索框里输入“白领、午餐、难”,会有二百八十八万个页面争先恐后地向你诉说不满和哀怨。
心头榜:缺什么才会搜什么
在“心头榜”里,我们看到了都市白领对于午餐定位的诉求:“健康”很冒失地冲在了第一位,“营养”和“卫生”盘踞第三第四。落差在于,只有一片菜叶子的大汉堡、炒蔬菜渗出的铺满盘底的油水、据说会溶解在油脂里的来路不明的塑料饭盒、端盘子的小伙指甲里黑色的不明物质都实在对不起健康、营养、卫生这些字眼。
当然,你也肯定看到了榜单第二位的“发票”和第七位的“商务宴请”,但是对于更多的普通白领来说,发票是用来派别的用场,而商务宴请就像搭老板的奔驰顺风车一样,可遇不可求。更悲催的可能是,你在电话里替老板用优雅的语调订下的豪华包间鲍鱼大餐跟你自己的午餐没有半点关系。
说到“优雅”,榜单倒数第二位提到了环境。之所以搜索“环境优雅”,因为大家的常态是站在便利店窄小的桌子旁肩挨着肩吃盒饭、在烈日下排成长龙买煎饼、坐在摇摇欲坠的塑料方凳上等位子、催菜催到气急败坏淑女风范尽失……
写字楼群的餐饮生态是非常极端的,人均过百上千的高档餐厅和大楼身后阴影里的小馆子都能比较惬意地生存。这也不奇怪,心头榜上“便宜”冲进了前五,而根据百度地图日前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选择午餐标准10元以下的受访者超过了四成、选择10-30元的接近四成。从这个标准来看,除了没有上限的商务宴请,写字楼白领能养活的也就是各类无名小馆和洋快餐了。
还有几种特殊的午餐形态。例如食堂:如果写字楼里有个食堂,并且面积座位足够、承包商没有挖空心思压榨利润、厨师有心情时常变换菜品的话,这是该楼全体白领的造化。还有带饭:如果你或者家人能够在上班前为你准备出便当、公司有冰箱能够保证饭盒在中午之前不会变成各类微生物的游乐场且公司还有一个微波炉的话,你的幸福指数会毫无争议地比别人高出一截。当然还有外卖送餐:如果你了解并信任供餐饭馆的卫生状况并且送餐小伙能在你下午上班前把饭菜送到你手里的话,你也算是幸运儿。
心头期待的,恰恰是我们很难拥有的。
舌尖榜:C'est la vie 这就是生活
好在,白领是一群乐观向上的人、一群不畏困难的人、一群苦中作乐的人。即使面对以上种种困难,白领们还是从每天一上班就在搜索框里键入一个个午餐菜单里的主打菜,在熟悉的地图里找寻新的亮点。因此,我们便拥有了一个巨接地气且活色生香的“舌尖榜”。
“舌尖榜”上菜品的均价在30元以下。即使是无名小馆,这些上榜菜品一般也不会出现在菜单前几页配着大图片类似“本店招牌”的页面上,它们悄悄地躲在菜单的中后部分,甚至不会有图片。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要好的同事们高高兴兴地围桌而坐,点菜时不必看菜单就能脱口而出这些菜品的名字。红烧肉浓油赤酱、肥瘦相间;鸡翅甜鲜可口、嫩滑软烂;韭菜炒鸡蛋色彩明快、鲜香爽口;女孩可以借着少吃肉的名义大啖浓香的茄子,男士可以直接上手啃排骨;还有极其下饭的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和麻婆豆腐……在后厨,这些菜通常备料充足,很难得碰到沽清的状况;在中午的繁忙时段,这些菜通常以大锅做完分盘上的方式保证了上菜的速度;这些菜虽然厨师长基本不会亲自上手,但即使是小工做来也不会过分失水准。
相对于“心头榜”透出的些许失落,“舌尖榜”积极地传递出了白领午餐的要义:普通的食材、足够的滋味、合理的价格。
本月,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登上五月百度沸点的三大榜单,足见其热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白领们在午餐时段与现实的博弈也掀起高潮:绘制蹭部委高校食堂地图、合伙雇钟点工做午饭,还有刚发生的一条新闻:“不堪忍受白领午餐难题 白领辞职当重庆烧白哥”。对于都市白领来说,吃午餐是个填饱肚子的任务,但谁都不甘心让午餐止于填饱肚子。因为每一顿用舌尖来迎接的午餐,都是水泥森林里的我们对幸福感的一次填充: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欢迎光临 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http://sowa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