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大部分地区2019年高考结束 “新高考”改革透露哪些新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8 23:5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朱敏 李欣)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8日),全国高考进入第二天。随着下午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全国大部分地区的2019年高考结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31万,是继2009年的1020万人之后,高考报名人数第二次破千万。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是每位考生一生中的重要考试,也是一项关乎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

  近几年,我国多个省份的高考改革陆续启动。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等8省份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加上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以及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4个试点省市启动改革,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面对高考的新变化,学生和中学做好准备了吗?这些改革透露未来高考哪些新趋势?

  高考第一天的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人们关于高考试题的讨论热度有所减弱,而考生们今天依然在考场奋战了一天。不过,随着今天下午考试的结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考生将暂别这场人生“第一考”,迎来久违的轻松时刻。

  对于有的学生来说,今年的高考是实行不久的新模式,而对于另一些考生而言,今年将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年。近几年,多省份陆续出台高考改革方案。2014年,上海、浙江启动了首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入学、2017年高考的沪浙学子们成了首批“新高考”改革的受益者。“新高考”改革方案就是人们常说的“3+3”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3个必考科目加上3个选考科目。其中,上海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这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考试,而浙江则多加了一门技术学科,从7个科目中选择3个。

  浙江省金华一中家长李女士的女儿暑假后就要升入高二,她说,新的高考制度经过这几年的运行后,大家已经开始适应这个规则。李女士说:“我挺喜欢目前这个高考制度,像我们小孩偏科比较严重,像理科的化学和生物这两门功课,高一的时候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在选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把这两门功课去掉,但是文科的政治她也不是很喜欢,那我就可以选择理科的物理和技术。我觉得新的高考制度让我们的选择余地更大了,挺好的。”

  当上海、浙江已经适应“3+3”新模式时,其他省市也陆续跟进。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启动第二批改革试点。2020年,这4个省市将迎来首批参加“新高考”的学生。新高考制度给了考生更多样的选择,却考验着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分班技术。

  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导处主任丁兆华介绍,为满足不同选科学生的需求,该校新加入了走班上课的方式。“实验中学学生有20个组合可以选择,有的多,有的少,我们满足每个学生的选择。人数多的,不走班;人数少的可以组合走班方式上课。以实验中学中心校为例,25个行政班,15个不走班。所谓的冷门,我们有个组合只选了14个学生,我们的方法是与他们接近选择,比如,这些学生选择政治、历史、物理,其他学生选择政治、历史、生物,我就可以把这样的学生放到一个班上课,政治、历史都选了,在一个班上课,没选的,就要走班,有人出去上物理,有人出去上生物。”

  继以上6省份启动“新高考”后,2019年初,河北、辽宁、江苏等8省市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与前两批的“3+3”模式不同,这批改革试点是采用“3+1+2”模式。“3”仍为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个科目参加考试。

  对于2018年秋季入学的江苏高中生来说,他们将告别“考400多分就能上清华”的高考模式,高考总分从480分恢复到750分。南京第九中学高一学生周智坤选择了文理双搭。她说:“我选择了物地生。我本人就想学地理,比较喜欢地质学。感觉比以前学习要轻松点,原来还要照顾历史、政治这些背诵的东西,又要照顾理科。分过班以后,文理双搭就业范围更广一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11-30 23:56 , Processed in 0.1793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