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跨专业考研,本文值得你花10分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22 23:0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3年09月13日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由于在本科阶段对专业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很多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会倾向于选择与本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为延续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也为深化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同时也有不少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出于兴趣驱动、拓宽知识面的需要、就业形势的影响等等原因,这些跨考考生选择克服诸多困难勇往直前。让我们一起走近跨专业考研的方方面面——

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各种原因

1.对本科专业没有强烈的深造欲望,想通过跨考拓宽学术视野,进入喜欢的专业领域:

商务英语专业→法律(非法学)专业的学姐:

我平时尤其爱看法律相关的纪录片,潜移默化中对法律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准备考研的时候也认真考虑过本科专业深造方向,但发现自己对于本科专业并没有很强的深造欲望。并且我在本科阶段法学公共课的学习中不断开阔视野,真正体验到了思想的成长,继续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因此选择法律作为目标专业。

选择跨考法律专业也是想创造出学习生活的多一种可能,比如从择业角度出发,我觉得语言类学科背景可以辅助另一专业领域深耕发展,“英语+法律”的组合可以处理专业性较强的涉外工作,也符合复合型人才需求。

2.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想通过跨考将爱好变成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的学长:

自小学开始,篮球就一直陪伴我成长。进入大学以后,接触到更加专业的篮球训练,也参加了越来越多的比赛,对体育的热爱越发高涨,这些都是我选择跨考体育专业的底气与信心来源。

我有考研的想法相对比较早一些,在大二时便决定跨考体育。初心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爱好变成专业,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次。在决定跨考之后,我不仅多训练、多比赛来提升专项能力,也多翻阅体育相关书籍,积累有关基础知识,为后面备考专业课打基础。

3.向专业领域“转型”,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英语专业→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姐:

跨考主要是兴趣使然。我观察发现许多经济学的思维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且,经济学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科,从中可以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所以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拓宽一下自己的学习领域,从纯文科专业向经管结合型专业转变。

会计学专业→外交学专业的学姐:

我早在大一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要跨考国际关系方向研究生,所以在大学期间会有意识地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热点,通过阅读专业资料做专业知识铺垫。同时还了解了跨考专业的相关要求,有针对性地锻炼提升能力,比如国际关系方向专业对外语要求较高,所以会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英语水平及资格考试。这些都成为考研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产生兴趣是起点,考虑就业前景才坚定信念:

软件工程专业→农业信息化专业的学长:

我在日常学习中发现搜集有用信息并进行整合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渐渐地对农业信息化这个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关注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后来经过了解和观察,发现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前景也是很不错的,所以更加坚定了选择这个专业考研的信念。

备考路上,相信你能战胜这些困难

1.“从无到有、从有到通”是一次相当大的挑战。

首先,明确是否存在“硬性”专业要求。

考生需要密切关注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务必提前确定好跨考的专业是否限制专业背景,明晰自己是否符合专业跨考条件。比如,根据日前教指委公布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3年修订版)》要求,近日陆续有招生单位发布公告表示“报考2024年教育硕士人员前置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领域(方向)密切相关”。

其次,评估专业基础和能力,重视跨考难度。

跨考的难度主要在专业课备考方面。考生需要查看目标院校初试、复试阶段专业课考查范围,通读专业课指定教材或者专业领域经典书籍。虽然一般来说专业课考试只考查特定参考书目,但是其中某一章节可能就对应着本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本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会有着更为深入和系统性的学习。考生如果本科期间已经辅修第二学位或接触过公共课,有相关的专业基础,掌握基础知识框架,备考难度会小一些。

数字媒体专业→视觉传达专业的学长:

在备考开始阶段,我首先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进行了一个初步评价。比如我从小学开始学习素描等绘画基础,本科学习数字媒体专业,大学期间有接触到板绘,经常会画一些插画习作。所以在专业课手绘方面,我对自己比较有信心,这是我的一个优势。而专业课理论方面,背东西一直都是我比较头疼的事情,所以这部分需要我着重下功夫去克服困难。

第三,制定详细合理、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跨专业的考生们不仅需要从零开始积累一个全新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兼顾复习其它科目。基本备考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对相关教材进行通读和精读,梳理大致框架和结构。坚持每日/每周/每月复盘,反思学习进度与方法,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计划设定不需要特别详细,保留一些空间以便随时调整。

第二阶段:制定细致的计划表,对每一个复习阶段的目标和每天的时间段进行安排和规划。配合相关课程、教材、参考资料详细学习专业知识和公共课,并根据知识的逻辑框架和体系整理完成自己的一套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形成专业思维流程,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第三阶段:最终的冲刺阶段需要制定更加细化的时间表,精确到每一天具体内容的巩固纠错以及最终梳理。

英语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姐:

在备考前期,我将参考书目认真学习了两遍,在第一遍时做简单的思维导图,在第二遍时配合着网课做详细的思维导图。在学习后做课后练习题及真题里与该章节相关的题目,这样能保证真正理解书本的知识。在中期需要进行大量的背诵,先结合思维导图对着书本仔细地背。后期时间紧,要分配给公共课,更要把书读薄,多做真题保持状态,靠思维导图能回忆起书本里的内容,不够准确的话要回归书本,查漏补缺。

2.转换学科思维,走出本科学习的“舒适圈”。

转换学科思维,夯实科研基础。

由于教育经历的差异,相比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专业一致的学生,部分跨考生的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限。除了系统性地补齐专业基础,跨考考生更需要丰富专业学术研究的思维路径,拓展专业领域的纵深程度,构建学术研究思维,学习规范专业技能,适应科研节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长:

学术研究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提出新问题,进而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跨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学术报告掌握科研前沿动态;梳理文献以锻炼批判性思维,多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研究,如何设计研究框架以及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比如看更多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方面的专著,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产品设计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的学姐:

我现在就读的图情专业有很多跨专业读研的同学,学院可能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研一阶段开设的必修课程都是比较基础、易于接受的。但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仅有基础知识是不够的,且学习的“精度”比“广度”更重要。图情的研究方向多而杂,于是我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本科的学习背景,暂定用户行为方向并开始阅读文献,再针对读文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学习,效率更高。

让原专业对现专业起“助推”作用。

跨考考生具有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拥有更加灵活的成长型思维方式和更开阔的学科视野,可以把不同专业背景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知识结构,实现学科的融会贯通,更能发挥交叉学科背景的优势,带来更多的创新思路。

园林设计专业→应用心理专业的学姐:

本科所学的内容在跨专业学习中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优势。我本科学习园林设计,这个专业区别于其他非设计专业的核心技能是画图,比如设计思维、图像处理软件等,在我的专业研究中还可以用到。

会计学专业→物流工程的学姐:

我本科学的会计,财务分析的能力可以应用到现在的专业学习中。比如在物流供应链分析方面,可以结合财务风险、财务背景上的关系来分析。成功跨专业的同学们要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把握好新旧知识领域之间的平衡,在旧的知识领域上去延展新的知识领域,让自己知识体系更灵活丰富。

3.向前辈学习备考经验,找到志同道合的“考研搭子”

学习学长学姐的“成功”经验。

考生一般会通过招生单位的网站、公众号发布的相关公告了解专业信息。为收集更全面有效的信息,建议跨考生找到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取取经,或是找到有同样目标的研友一起交流。

请本科老师、辅导员帮忙推荐一些已经考研上岸的学长学姐是比较直接高效的途径,也可以发动朋友圈帮忙推荐;善用各种社交平台搜索学长学姐的经验贴,通过留言或私信向他们请教,也可以主动发帖求助;加入一些考研交流群,无论是备考同一目标院校的考生交流群还是学长学姐建立的交流群都有可能找到适合的前辈,或结交到同样跨考的研友。

日语专业→历史专业的学长:

作为跨考生,可以多方寻求更专业的帮助。像我在决定跨考之前只与本校历史系的一个老师有过接触,但是在跨考这一年中,多次向历史系里数位老师求教,他们都回应以最真挚的帮助、建议。如果态度端正、虚心好学,老师们都是愿意指点一二的。也可以通过导师推荐与对口专业前辈取得联系,我认识的一个学长就是国创项目的导师推荐的。

搜集备考信息的同时不忘警惕“骗局”:在备考期间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对考试资料的迫切需求在网上兜售所谓的“考研资料”,通过社交软件、论坛、考研交流群等平台渠道散布“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预付定金可发真题”等诱惑信息骗取考生的信任。待考生付款后,不法分子则直接拉黑跑路或者邮寄给考生一些非考研复试的资料。提示考生注意辨别此类网络诈骗。

4.备考压力大,学会自我疏解和调节心态

劳逸结合,健康第一。考研是一场“马拉松”,考生制定相对合理、劳逸结合的规划并遵循稳定作息规律更能保持高效备考状态;保持定期适量运动有助于缓解身心疲惫,和家人朋友倾诉谈心能排解焦虑紧张的情绪。

心态平和,积极乐观。备考过程中压力与紧张感虽然无法避免,但跨考考生可以设置固定的休息娱乐时间,适当进行放松,保持快乐心态,学会把紧张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把适度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挑战。

跨专业考研无疑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也是更加勇敢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备考路上一路畅通,成功上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11-23 05:58 , Processed in 0.2855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