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D电视机的原理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1 00:1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D影像因何而生?归结起来就是“视觉移位”。人的两眼左右相隔在6厘米左右,左眼看到的是物体左侧,而右眼则会看到她的中间或右侧。当两眼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两面的印象合起来,就会得到最后的立体感觉。这种获得立体感的效应就是“视觉位移”。

    由此原理:拍摄影像时,专业的3D摄影机拥有两个镜头同时拍摄影像,模拟左右两眼视差,播放时将这两条影片同时播出,放映时加入必要的技术手段,让观众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最后两幅图像经过大脑叠合后,我们就能看到具有立体纵深感的画面。

   上面说到3D显示是分为左右眼画面的,于是就需要用辅助设备控制人眼感知左右眼或右眼的画面,这就是3D眼镜的作用。目前的主动快门式眼镜都采用的是液晶控制开合,通过液晶分子的运动控制左眼或右眼感知画面,刷新频率为60Hz,这样就是为什么3D电视要求面板刷新率最低为120Hz的原因。



偏振式3D技术与快门式3D技术的区别:简单归结起来,前者是被动式3D技术,眼镜价格较为便宜,常用于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如3D电影院等,个别3D液晶电视也采用此种方式;后者是主动式。通过交替出现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并由观众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进而产生单幅图像的3D立体感,目前三星、LG所推出的3D电视主要使用此种3D显示技术。

1、偏振式3D技术也叫偏光式3D。属于被动接收,往往应用于投影机行业的偏振式3D技术,需要两台以上性能参数完全相同的投影机才能实现3D效果,而应用于电视行业的偏振式3D技术则需要画面具有240Hz或者480Hz以上的刷新率。这种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

2、快门式3D技术。其原理是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5-5-26 04:10 , Processed in 0.9212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