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开复:老师会用网 学生就不剽窃网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 12: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重庆频道4月1日电(记者王金涛、王胜先)最近,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来到重庆,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他认为,绿色网络将开启健康的新生活。以下是记者与李开复的对话实录:


         记者: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但是有人认为,现在青少年过度依赖互联网,比如说在网络上抄作业、抄论文,您怎么看待这种抄袭、剽窃现象?


         李开复:其实互联网上99%的信息都是好的,都是能帮助你的。我想,过去很多人初次接触网络,还没有那么成熟的想法和理念,但我们作为互联网企业,希望能让大家更多地理解,互联网是一个浩瀚的、非常渊博的资源。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互联网被正面的使用以及适当的使用?对于你刚才谈的问题,其实在互联网上抄袭、剽窃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老师把任何一篇文章中他认为看起来很诡异的一段话,或者把学生不可能写出的优美的文字,只要用双引号把其中七八个字括起来,然后输入Google,文字间不出现空格,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提供出处的网页。所以,当学生知道老师可以找到原文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剽窃了。

         解决这个问题要有一个过程,现在学生比老师还会用网,所以老师应该学到这个技巧。

         记者:您告诉了我们一个解决在网上抄袭剽窃问题的技巧。

         李开复:双引号非常重要,比如说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出来中华、国家什么的,只要用双引号把搜索文字括起来,就能很快找到。

         记者:其实在我们新闻界也有互相抄袭的问题。

         李开复:对呀,你们也可以使用。

         记者:我们前一段调查发现,大学生非常沉迷网络游戏。我在重庆走访好几所学校,据我了解约有30%左右的学生、主要是男生过度沉迷网络游戏,通宵地玩网络游戏,第二天不上课,导致成绩下降、逃课,最后补考,甚至被辞退。这是一种全国普遍的现象,您认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我觉得大部分沉迷网游的同学还是有意识的,理解自己不应该这么沉迷,希望摆脱网瘾,对于沉迷而没有意识的学生就比较难。我们应该更多地让他们理解,学业对他们一生的重要性。对那些大部分有意识,但是无法自拔的学生,其实有一些方法是可以戒掉网瘾的。

         因为很多的爱好都可以在网上实现。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也喜欢在打电子游戏、打桥牌。要让沉迷网游的人给自己设定一些能达到的目标,使他们逐步摆脱沉迷状态。比如说,每天让自己承诺玩游戏不超过多少时间,用其他爱好来代替网游,或者在网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觉得这需要老师、学长、朋友时常去劝导他们。

         另一种方法就是惩罚,但是我并不认为惩罚可以达到目的。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有很多尝试,比如说大一学生不能在宿舍放电脑等等,但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有控制风游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荒废学业的后果。

         记者: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沉迷网游的学生都是从农村来的,上中学的时候家里条件困难,很少接触网络,一上大学,天地变得广阔,接触到新的事物,对电脑、网络就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我看过关于您的一篇报道,其中谈到您让自己的小孩从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电脑,并让他打游戏,这样他从小就适应了这种生活,可能就对网络比较习惯了,也能够让他们正确对待网络。但是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人,突然接触到网络游戏,就会出现很难自拔的情况。

         李开复:第一次接触网络的学生确实觉得新奇,然后就上瘾了。如果从小就看到很多网络方面的东西,也许就多见不怪了。最好就是能看到一些有趣的、但是又有意义的网络内容,包括网络上各种有意义的应用、服务等。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它,比如说Google地球可以让你浏览到非洲,看到那边的野生动物,环境;比如说用Google地图就可以搜索到各种东西,什么地方有好吃的菜啊?或者用Google翻译,可以看到德国和日本的网站,过去中国人是看不懂的,开始好奇外国人在关注什么,外国人在使用什么?这些其实都蛮有趣的,但是没有低俗的东西,这样既有趣又有用的利用,可以帮助一些学生慢慢戒掉不好的上瘾习惯。

         记者:看来戒掉网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不是家长、老师包括学生自己各方面都要共同努力?

         李开复:我觉得家庭和老师要做的,就是能够告诉学生学业荒废的后果,还有网络绿色正确使用的可能性,最终还要靠学生自己。纯粹靠外部的管制或者惩罚,绝大部分的情况是不够的。

         记者:根据最近的媒体报道,我们知道Google倡导绿色的网络生活,请您阐释一下什么叫绿色网络生活?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

         李开复:绿色网络生活就是推广一些正面的、有意义的、有趣的应用和使用。我们发现很多人上网以后,往往找到一两件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说网游、聊天,或者是看一些八卦新闻,或者是到论坛"潜水"等等,却荒废了其他方面的使用。比如说,刚才说到看看不同的城市,外国人,重庆人、西安人关心什么?我们希望渊博的网络内容能得到更多的使用,能让大家理解和掌握。娱乐作为作为一个纯粹的网络工具,只是网络千万种功能中的一个,但娱乐是容易上瘾的,很多人就因此荒废掉了网络的其他用途。

         另外,我们也发现有些父母亲可能觉得孩子一上网就迷上了,迷上网游,迷上聊天,就把电脑锁住了,关住了。我知道有一家的父母亲,暑假一完,就把宽带退了,把电脑锁住不用了。我觉得这样不好,无论对于孩子拓宽眼界还是增加知识,都是不好的。

         我希望父母亲认识到,网上99%内容都是好的,也希望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去监督孩子,定一些规矩,但千万不要让他们一直不上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网上有一些不好的软件,比如流氓软件、病毒等等,作为互联网公司我们要推广不但有趣,而且对你的机器无害、对你的隐私无害的东西。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希望把这样的一个绿色网络生活的概念推出来,我希望更多的企业也能响应这样的活动。

         记者:刚才提到有的家长把宽带关掉,把电脑锁住,这样是不是反而起到负面作用,更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李开复:对,比如说就可能有些书是不好的,但不可能不让孩子进书店。

         记者:到目前为止,Google绿色网络生活举办了哪些活动呢?

         李开复:这次来重庆,也是一系列的青年之旅之一,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两年之内走遍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重庆是我们来的第三个城市,我们希望在每一个城市举办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里面包括绿色网络应用的一些讲座,比如说这次到西南大学要做一个介绍,要做众多的演示,让大家了解绿色网络的众多内容,让大家开拓眼界,觉得还有这么酷的东西。

         第二,我们会到初中或者到高中,让学生参与有趣的活动,比如说在Google地球上传他们家乡的照片,举行一些比赛。

         第三,我们做一些公益的演讲,比如说,我在重庆大学能容纳7000人的操场上做演讲,演讲主题是如何让大学生在四年中重视网络生活,如何戒掉网瘾,如何挑选职业,我觉得这也是帮助青年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还有,我们会跟一些老师做一些交流,比如这一次会跟高中地理老师谈一谈如何把Google地球、地图两个产品更好的应用在教学里面,让他们的课程更生动更有趣。我们互联网企业能做的,就是能绿色网络应用、把平时最生动的方式介绍给更多的人,希望在互联网上口口相传,让大家看到获取知识有更多的选择。

         记者:你们计划在国内搞多少场类似的活动?

         李开复:只要时间允许,我们会一直做下去,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我们想在一两年之内跑遍中国大城市,两年后又有新产品后,我们又会重复做,我们有空都会出来。

         记者:来重庆之前您去过的哪两个城市?

         李开复:西安、武汉。

         记者:您这次到重庆,除了讲座,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李开复:我们向网友推出了"一览中华"的大学生公益项目,我们提供了资金,希望三年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让大学生能够利用暑期的时间,为家乡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也能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做,这些事情不一定是绿色网络生活,也许是绿色家乡方面的工作。我觉得这样做对他们不管是沉迷网游、还是戒除坏习惯都有好处。这个项目两天后截止,完全是由大学生、大专生自主提出做公益项目的一个比较大的活动。

         记者:就是说,他们提出项目来,你们去资助。

         李开复:对。

         记者:由他们实施?

         李开复:对,由他们实施。我们最希望更有扩张性的项目,不是一次性把钱投进去,暑假一结束项目就结束了,我们希望把这个项目作为种子,继而促进他们家乡的发展。

         记者:现在有多少人参加?

         李开复:已经有5000人报了项目,我们要挑选一些项目。

         记者:能透露一下有什么具体的项目吗?

         李开复:现在我们还没有开始。

         比如说我们家乡,或者老师不理解绿色网络的概念,如何去帮助他家乡的老师提升他们的水平。我随便举一个例子,你可以看到家乡的老师不懂互联网,利用这个暑假提升家乡老师的水平。

         记者:Google有针对绿色网络的技术创新吗?

         李开复:我们的每一个产品都是在相关技术方面创新,比如说我们推出的春运地图,在春运期间帮助了很多困难的人。还有短信祝贺的服务,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到你喜欢的短信,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群发给朋友。刚才提到的Google地球等等,都是所谓的绿色服务。

         我们还倡导一个概念,在网上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流氓软件、病毒等等,所以我们提倡下载软件应遵守的几个规则:比如说可以完全彻底卸载,不在机器上乱装一些数据,这是我们自律的一些规定。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能够认可,并且严格自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网民在网上就能够更安心的接受各种良好的服务。

         记者:现在的问题是,Google这么大的企业可以自律,其他的企业却做不到。

         李开复:对,至于这些,我觉得问题相当的严重。根据我们的一些软件装载、卸载的记录看来,中国的一台PC机平均3个月左右重装一次windows系统,主要原因是病毒把机器弄得不成样子,用户才被迫重装系统。在国外,许多网民组织起来用法律武器保护系统,中国也应该有人站出来,去起诉那些害人的病毒和网站,应该让那些网站成为舆论抨击的对象和网络的公敌。

         要遏制这种流氓软件、不良软件以及病毒猖獗的现象,但是中国网民还没有这样的一个意识。第一步要让中国网民看到,绿色的下载软件是可以做到的,希望更多的消费者能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不能因为软件不要钱,就让它在你的机器上为所欲为,这样还是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浪费了个人的时间,希望更多的网友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记者:您认为在中国能全面实现绿色网络生活吗?

         李开复:我认为能做到,3个月重装一个系统要浪费多少时间?这样的一个工作其实也是可以由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解决的,或者由网络组织自律的。

         记者:除了自律以外,Google还准备采取哪些基本措施以及规划?

         李开复:我们是一个互联网企业,我们能做的是以身作则,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尤其是推荐我们的软件和服务的合作伙伴,我们也尽量的去审查,确定他们也是符合我们同样的要求。另外我们希望把这些理念,像今天这次采访一样更多的传播出去。

         记者:您认为绿色网络生活的概念会在校园、社会中盛行起来吗?

         李开复:我们是这样希望的。

         记者:希望?但难度很大?

         李开复:难度?其实我觉得难度也不是很大,只可惜我们一个互联网企业的精力有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提供服务的使用率,比如说Google地球,是我们的热榜。我们去一些城市后,相应的服务使用率确实有提升,尤其我们多次介绍的Google输入法,也是我们非常经典的绿色网络的使用。

         这一方面完全符合了自律的规则,另一方面也是很聪明的使用了网络的资源。能把网络的词自动的增加到你的词库里面去,所以我们每一次去城市都有一次提升,这样长期的工作,长期的累计下会达到这样的目标。如果更多的企业能介入的话,普及率会更快的。

         记者:Google倡导的绿色网络的概念可以看成是一个公司的公益活动,可以介绍一下Google在今年、明年、未来的时间里有哪些活动吗?

         李开复:绿色网络主要是社会责任,同时会用Google的产品作为案例。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纯粹承担社会责任感的活动。比如刚才谈到的"一览中华"项目,另外我们在美国已经组织了一个Google·org,这是我们在上市的时候,把四五十亿元美金的股票拿出来做的纯粹公益性项目。这个项目的运行由一位医师负责,他在联合国负责消灭天花工作,他再想做一次跟消除天花一样的对人类有意义的工作。这四五十亿美金有他来管理。他现在研究的方向包括能源、医学、降低贫富差距这三个方向,我们希望我们做的并不是捐一笔钱出来,或者是捐很多笔钱出来,而是比较集中的用庞大的资金,做一些像消灭天花一样的好事。我们有庞大资金,需要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汇集在一起,才可能解决问题。

         记者:我再补充一个问题,刚才您谈到Google,包括其他搜索引擎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天地非常广阔,但现在中国的现实是,可能有很多老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他们可能还不会使用。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老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李开复:我觉得教学方法可能不应该太快地变革,我看到别的国家或者其他的地区做了太快的变革,老师不适应,带来相反的效果。这批老师他们是非常尽责的,我所接触的中小学老师都非常的尽责,非常希望他们把孩子教育好。

         但是由于自己过去的学习和习惯,他们可能跟网络脱节了。我们希望,首先是老师自己能上网,然后鼓励孩子用网络来辅助他们的学习,并不见得一定要融入课程。我想一个课程是经过多年的种种尝试,微调出来的一个结果。对教学方法太大的撼动也不太合适。网络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工具,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用一种新方式去补充他的学习。

         记者:我们问最后一个问题,下一场活动在哪个城市举办?你选择城市活动的标准是什么?你为什么第三个地方选择在重庆?

         李开复:我们会看几个方面:第一是这个城市是不是已有相当上网的人口;第二是上网的人口和频率的增加在未来一两年是不是非常的可观;第三是我们会挑选几个我们认为Google很经典的绿色上网服务,看看在哪些城市没有很多人使用。如果这座城市拥有较多的网民,而且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可能一些很有趣的绿色应用还没有被足够的理解,这座城市就有很广阔的空间,我们就是这样来挑选和确定的。

         记者:我再补充一下,搜索引擎方面还有其他的公司,您在发展方向上是不是跟其他引擎公司有区别?比如在功能上,百度的新闻搜索内容比较全,而你们在努力搞好其他方面的服务。

         李开复: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更多的是让我们的工程师有足够的授权,来做他们认为中国网络最需要的服务,而不考虑赚钱,因为我们有其他的渠道赚钱。我们并没有刻意地说一套做一套,可能我们跟其他网站有差别,大部分的网站是用户来了就想尽办法把他留下来,我们更多的是用户来了,尊重他的选择,引导他去我们认为他需要去的地方。无论是我们自己的网站还是别人的网站,无论是我们的搜索结果或者是整体服务来说,都不给人以把用户圈住的感觉,我们公司的理念是这样的。(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liangjian0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8-4-5 15:21: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6-29 13:02 , Processed in 0.1640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