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og:从复杂的信息流中获取真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2 00:5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sog      时间:2007/4/24

如何处理信息?

今天看了《超常思维的力量》这本书的“从复杂的信息流中获取真知”这一章;文章开头就引用了一句话“我们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却因缺乏知识而挨饿”。在现在的信息环境中,信息量以每年翻一番的数量在持续增长,在信息爆炸的境况下,我们如何处理信息呢?

    一方面,人是需要接受一定数量的感官信息刺激的,在心理学试验中,把人置于完全寂静的封闭房间中,完全不让其接受信息刺激,过不了多长时间,被试者也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反应。另外一方面,人受制于生理能力的极限,相应的有一个处理信息数据的阀值,现在许多时候已经超过了这种极限;我们有永远也看不完的书,网上冲浪有看不完的网页,有50个以上的电视频道,有无数个电话要接听,有许多的社交应酬……等等,这种信息超载会干扰我们的的睡眠、精神乃至免疫系统。以前我们相信偏信则暗,兼听则明;而我们现在就一件事听了许多方面不同的声音之后,则常感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往往会陷入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式的困境之中。

在迎面而来的信息洪流中,有许多是生命力非常短暂的信息;如天气预报信息,只有一天的生命力。而更多的被主动推送到我们面前的,强迫我们被动接受的信息——广告,其主要目的是给我们一种误解。信息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减少不确定性;而现在,我们拥有的信息越多,理解的却越少  

好奇心是我们求知的原动力之一,本来新奇的信息刺激总是能带给人接触新知的快感的;但是现在必须经常提醒自己把好奇心保持在一个适宜的程度,以免于遭受过度的信息冲击。在这个书籍出版、影视拍摄等信息发布、传播途径变得越来越容易的今天,许多粗制滥造、良莠不齐的东西大行其道,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大言不惭的发表自己个性的东西,以至于我看一个东西的时候,首先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要看你?在许多东西都可以站出来通过诱惑而吸引你的眼球的时候,我们只能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于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的信息。就像我现在买书的时候,首先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我是否有时间精力把这本书看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再考虑这本书可以弥补自己知识结构那个方面的不足?确有必要,才会去买。

从信息洪流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知识,仿若浩沙淘金;其中有一个拉近与拉远镜头的过程,也就是兼顾知识的博与深两个方面。

惟有宽泛的视野,才能用长焦镜头去审视大范围内的东西,当好领航员的角色,避免认知固着。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这样做可以认识到自己视野的局限,避免视野过于狭窄;理解背景,将问题与特定背景匹配起来的能力,做到因地制宜;可以阶段性的从信息的洪流当中抽身而出,为反思创造空间;可以使用多种途径,从多种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从而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每个人贡献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共同解决一个大问题。  

拉近镜头,则是要关注细节在某一个领域深入下去,当好驾驶员的角色有很好的行动力。可以通过严格的分析来帮助我们理解细节;提防注意力过于分散,使得自己被信息淹没而无法采取行动。通过分类和给信息作优先级排序,有助于聚焦于细节做好一个分类框架,并将信息组织于其中;分类的根据,可以是信息的接近性,相似性,共同性,连续性和环境等。而优先排序则有助于过滤掉次要的信息

原文链接:http://sogwhite.spaces.live.com/blog/cns!bf83fb9d4e730328!2342.entry

[ 本帖最后由 sowatch 于 2007-8-12 00:57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00:57:39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好文 推荐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8-13 09:36:03 | 只看该作者
专业,唯有专业,才能把握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14 07:54:02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批判性思考、逻辑学方面的书籍,深有感触。如果想驾驭信息,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怀疑批判,重证据重推理,是不可缺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9-20 05:47 , Processed in 0.1422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