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5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患重症学生廖纪波在其博客上公开李开复回信全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6 00:0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都绝症大学生 北京死等“知己”Google总裁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他带着为Google打造的商业计划书出走,昨和在香港出差的李开复通话后仍留京等待,其父已连夜赴京救儿子


  一边,身体在透支最后的一点能量,岌岌可危
    一边,热情因为由来已久的梦想仿佛近在咫尺而燃烧
    他执著追求的“事业”和生命相比,孰轻孰重?
    北京,他悄然出走人在江湖苦寻GOOGLE中国区总裁,义无反顾
    成都,把儿子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父亲,忧心如焚
    把生命当筹码的一次“豪赌”和亲情之间,哪个能赢?

       昨日傍晚6时15分,一场特殊的三点连线电话会议开始了:电话连接着在香港的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人在北京的成都理工大学大三男生廖纪波以及身在成都的廖纪波父亲廖明海。讨论的主题是廖纪波作出的一个家人看来纯属“任性”的举动:患上了尿毒症晚期的他留下遗书,背着父母到了北京,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见到李开复,并将自己创作的商业计划书交给他,实现遗书中提到的“我是天生的创业者”的梦想。      由于李开复出差,断药多日的他迟迟不能实现愿望,生命垂危却还坚持留守北京。昨晚,其父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对父亲来说,儿子的生命比什么计划都重要。

       疾病突至
    热衷网络策划却身患尿毒症
    如果没有那次意外,他除了上课,还是陶醉在自己的商业计划创作中。残酷的现实注定让这个拥有满腔热情的青年面对———
    理想与死亡的距离

       如果不是那次突然涌出的鼻血,年仅21岁的廖纪波还跟同学一样,除了正常上课,就陶醉在自己的商业计划创作中。一个月前,他觉出了身体的种种异常:流鼻血、头晕、全身浮肿。回到老家什邡一检查,竟是患上了尿毒症,已到晚期。

      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开始四处筹集医疗费,每周两次透析只能维持他的生命,要想战胜疾病就只能换肾。家里的亲戚朋友忙着去找合适的肾源时,廖纪波却表现出异常的乐观,他说疾病没什么好怕的,只要他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就可以了。

      在上大学期间,学习商学的廖纪波热衷于网络,写过好几份网络策划书投递给国内一些知名网站。虽然没有收到回复,但他的积极性并没有因此受到打击,而是一心开始给Google“量身”订做计划,他说,他的计划只有李开复才能理解。他不止一次说他要去北京,见见李开复。同学们都把这个想法当成一个玩笑。      没想到,为了这个“玩笑”,病床上的廖纪波正酝酿着将其付诸实施的“疯狂”计划。

     不辞而别     为到北京寻梦他留下遗书离开     带着同学捐献的3000元钱,他不辞而别,放弃了透析,远离了家庭。为了这次离别,父母不得不悲伤地面对儿子———

       事业与亲情的距离

      “我们都是普通的农民,根本就搞不懂那些!”廖纪波的父亲廖明海说,他也看过那份计划书,但以他的文化水平,他不知道这份计划书是否有用,也不理解这份计划书对儿子有多么重要。他只想着赶紧把病治好再说

。      11月6日上午,趁母亲和外婆回家做饭的时候,廖纪波偷偷从病房溜走了。他的身上揣着3000元钱,这些钱是同学们自发捐给他治病的。父亲说,当时由他自己保管是为了看病方便,现在看来他是早有计划的。这时的廖纪波已办理了休学,但他还是回到了学校,找到了要好的同学,说家里已经同意他去北京了。当天下午,他买了件防寒服后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列车开动的瞬间,他拿出了几张纸要同学转交给他的父母,这竟是他留下的遗书。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想我已经离开了这个消耗我生命和时间的地方,我的一生为事业而生,为事业而死……现在我的生命正在慢慢流逝,血透可以拯救我的生命,却不能拯救我的事业……”

      看到这封信,父母伤心不已,一连几天过去了,廖纪波不回电话也不接短信,简直是音信全无。     与廖纪波同寝室的好友胡钦说,同学们都叫廖纪波“波爷”,他很有想法,自己决定的事,谁都劝不了。他给廖纪波发过几次短信,对方只在昨日上午回了一条,说他找到了中关村。      满腔热血的廖纪波哪曾想到,北京之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坚持等待

    住防空洞停车场他带病等“知己”

    孤身在外,他需要一个知己,他认为这个人非GOOGLE中国区总裁莫属。执著的他说自己毫不在乎这———     等待与希望的距离

      昨日,几经周折,记者联系上Google网站,对方称,确实有这么一个男生去过前台,他请求前台小姐将他的一份计划转交给李开复,其他什么也没有说,只留了一个电话号码。

      按照网站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记者拨通了这个号码。电话一接通,传来了廖纪波不甚标准的普通话。“我还撑得住。”他说,别看他有很多的朋友,其实他在精神上活得非常孤独,他需要一个知己,而他自认为这个知己非李开复莫属。他说,自己平常总开玩笑说活不过25岁,没想到竟然一语成谶,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愿望,否则就会抱憾终身。“我相当自信!”对于这份计划,他坚持说是商业秘密,不愿轻易展示,他说肯定会被对方欣赏的。

      “我就需要一个结果,哪怕是否定的!”他坚定地告诉记者,如果见不到李开复,他就不会回成都。到达北京后,因为第一次出远门,他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找到中关村。为了省钱,他住在中关村外一个防空洞里,20元一天的房价也让他觉得有些贵,他准备搬走,至于住在哪里还不确定。“地下停车场我都睡过的!”他说,目前,尽管身体已经水肿得厉害,但对他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他只在意他的计划书。

      得知李开复不在北京,廖纪波很失望,但他说他会坚持等待。      对于为什么不跟家里联系,他说自己“怕听到他们哭会心软”!他说,父母根本就不懂得他的事业,他怕他们会阻拦他,于是铁心断掉联系,成功再告诉家人。      听到这些消息,已经从什邡老家赶到本报求助的廖明海眼圈红了:“他从小就特别独立,也很倔强。”但他说:“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事业嘛!”在他的眼里,儿子才是他最重要的,他希望儿子能尽快回家。

    三点连线

    通完电话他决定留京等李开复

      苦等的人出差在外,他选择继续留在北京。为了挽留他正在流逝的生命,为了让他回家接受治疗,父亲启程跨越———

    成都与北京的距离

      Google网站北京总部负责对外宣传的王小姐联系上了在香港出差的李开复。昨日傍晚,一场特殊的连线通话开始了。

     “你好,你就是廖纪波吧?”电话那头传来李开复的声音,激动的廖纪波竟然一下子不知该说什么好。李开复说,他已知道了廖纪波的情况,但他在出差,看不到那份计划书,希望廖纪波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他。他会认真阅读,不过要给一份计划下定论,短时间内还不可能,他让廖纪波听父亲的话,先回家治疗,有情况他会第一时间通知他。对于这个结果,廖纪波又惊又喜。“我等了一个星期,终于听到他的声音了!”但他说,他不会离开北京,他要将计划书整理一下。如果父亲到了北京,他就在北京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等李开复回来。

       昨晚9时,廖明海动身前往北京,他希望能将廖纪波劝回成都,在北京治疗和在京的费用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不透析,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据为廖纪波治疗的什邡市人民医院内科的叶医生介绍,廖纪波的肾已经基本丧失功能,要么血透,要么换肾,她希望廖纪波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廖纪波的班主任周老师。周老师说,他直到上班里的QQ群才知道这件事。他对廖纪波的行为表示理解,“人到了这个时候可能都会有些想法吧!”但他认为廖纪波这样非常危险,应该先治疗好身体再说。


     这个孩子不惜用生命为代价去实现的梦想,究竟将带着他的命运走向何方?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记者袁丽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00:09:03 | 只看该作者
这孩子,精神确实很让人感动!
  
    但做法不可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angern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7-11-16 11:15: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19:26:34 | 只看该作者

京城相见 绝症大学生安慰“老爸别哭”

继续关注!


京城相见 绝症大学生安慰“老爸别哭”

2007-11-17 2:00:4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见面 赶到北京,父亲终于在一个小旅馆里见到尿毒症晚期的儿子。他蜷缩在被子里、声音沙哑;

  病情 连日来没接受任何治疗,儿子脸部、四肢已出现明显水肿症状,视力开始模糊,呼吸困难;

  信念 儿子对哭泣的父亲说:天下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像我这样,你应该为我骄傲……

  昨日,出走十天的廖纪波终于和赶到北京来的父亲廖明海相聚。由于断药多日,廖纪波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在父亲的反复劝说下,廖纪波答应先返回四川接受治疗。今天中午,廖纪波父子将搭乘Google为其预订的航班返回成都。

  而从李开复公关公司传出的消息称,李开复目前正在参加一个封闭会议,一旦会议结束,他将尽快浏览廖纪波的计划书。

  抵京城 父亲见儿红了眼圈

  昨日早晨,由于列车晚点,廖明海比预定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达到北京。此前一直和记者保持电话联系的廖纪波特意打来电话,叮嘱前来接站的记者:“北京天冷,给父亲准备点热水。”

  在赶往廖纪波所住旅馆的路上,廖明海反复询问着儿子现在的身体状况,他担心已经出走十天,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儿子是否坚持得住。在北京南城一家小旅馆,父子俩终于再次相见。看到儿子蜷缩在被子里、声音沙哑,廖明海眼圈红了。他没有责备儿子,只是默默地拿出专门从成都带来的棉手套亲手给儿子戴上。

  由于不适应北京寒冷干燥的天气,廖纪波不停地咳嗽,咽痛难忍;由于连日来四处奔走,没有接受任何的治疗,他的脸部、四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水肿症状,眼睛视力开始模糊,呼吸困难。父亲廖明海说:“和十天前最后见他时已经判若两人。”但是廖纪波仍然表现得非常乐观。

  看病前 先到网吧修改计划书

  廖纪波向记者讲述了十天来在北京的遭遇。他被黑心出租司机骗过钱,住过地下室,甚至有一天还睡过网吧。由于道路不熟,他花了两天时间才找到中关村,然后才向Google网站递交了那份饱含心血的策划书。他说自己不想家,因为“来的时候就是铁了心为事业而献身的”。只是“当一个人提着包穿梭在北京街头,人来人往,但是谁也不认识我”的时候,才会觉得有一丝孤独和失落。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父亲此时再也忍不住,掩面哭泣。廖纪波安慰父亲说“老爸不要哭,这些都是小事情,难不倒我”,“天下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像我这样的,你应该为我骄傲”。

  由于此前和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约定,要发一份电子版的计划书。在商量接下来的行程的时候,父子俩发生了分歧。廖明海坚持先找一家医院让儿子接受治疗,而廖纪波却坚持要先找一家网吧继续修改计划书,并且态度坚决地打断父亲的劝说,“这个是重中之重,不解决这个哪里也不去”。在廖纪波的坚持下,父亲妥协了。在网吧里,廖纪波把做好的计划书做了一些细节修改,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了李开复的邮箱。走出网吧的时候,廖纪波长舒了一口气,才答应父亲下午去医院做检查。

  听劝说 儿子决定随父回川治病

  下午的检查并不顺利。在北京友谊医院,由于肾内科挂号的人太多,要就诊只能等到第二天上午,而且大夫告诉廖明海,在这里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检查结果出来还要等两到三天的时间。廖明海担心已经极度虚弱的儿子再不及时透析会有生命危险,而不适应北京气候的廖纪波也同意返回成都,他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相信李开复会实现允诺,给我一个答复”。

  然而,回家之路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北京至成都两天内的火车票已经全部售罄,难道父子两人要滞留北京?经过一天的奔波,廖纪波看上去已经相当疲惫,身体更加虚弱。此时,记者只好求助Google网站,Google网站的工作人员主动提出为了节省时间,让廖纪波尽快赶回四川接受治疗,将为父子二人购买17日的机票。

  父亲的“拯救之旅”初战告捷。然而,廖纪波临行前表示,病痛只是小问题,回去后还要继续积极地完善计划书。他说:“医院救得了我的命,但是救不了我的灵魂和事业;李开复和Google也许救不了我的命,但是能救得了我的灵魂和事业。”

  也许,这个把理想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年轻人还需要另外一场“拯救”。  

  本报记者 张晓晶

  新闻人物

  廖纪波:我选择无憾人生

  他说自己是个“无情”的人。当远道赶来的父亲因为心痛他泪流满面的时候,他只是淡淡地说:“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说其实自己又是个极度“有情”的人。只是这“情”是大情大爱,是对整个社会的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创业者”

  他说自己是个“无情”的人。当远道赶来的父亲因为心痛他而泪流满面的时候,他只是淡淡地说“顾不得那么多了”。他说从小到大这么多年惟一觉得遗憾的就是亏欠了很多人的感情,一直为他牵肠挂肚的父母,一直关心着他的同学朋友们。

  他说其实自己又是个极度“有情”的人。只是这“情”是大情大爱,是对整个社会的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他说自己是“天生的领袖”,天生就是要干“大事业”,证明自己,回报社会。为了追求这种“大爱”,只好放弃一些“小爱”。

  他说,有人说我是个诗人,整天幻想“挥斥方遒”;有人说我像个哲学家,甚至比哲学家更精神孤独;有人说我其实是个疯子,病入膏肓跑到北京追求所谓的梦想;但是其实我给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那就是———一个创业者。

  “创业是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也许我这一生太短暂,是做不完了,但是我希望能寻找一个答案。” 对于别人的猜测和误解,他说他只能感叹“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关于创业的这个梦想,应该上溯到他的少年时期。他说他小时候一直是伙伴里面耍得最疯狂的,但是也一直是学习最好的。“读初中的时候,十四五岁吧,有一天我站在我家门前的慈母山上,看着山下的田地里,人们起起伏伏地收割庄稼,我忽然意识到,人生就是这样无聊的重复,一代人重复一代人。我忽然觉得,我不能再重复,我要超越他们。”在这种文学化的描述中,廖纪波说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顿悟,活得不再混沌。

  此后,他确立的超越目标却不断地再扩大,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祖辈,他把更多的目标锁定在了伟人和当代精英。但是此时他遇到了第一个人生困惑,“我不知道在哪里能超越,如何超越”。

  高中的时候,廖纪波说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二次“顿悟”。这次的引子是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他被其中一个词打动了———“天下”。“我意识到我是为了天下而生,我生于世上,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他认为自己找到了“在哪里超越”。要超越,就要“以事业为基础,要拿出证据,要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做一个创业者的梦想跃然出现在眼前。

  “死在工作台上,人生才没有遗憾”

  然而,进入大学之后,他的梦想之路却遭到了挫折。整个大一,他只用了一个词来总结———“迷茫”,锐气在减少,巨大的对于成功的欲望需求被压抑,他担心自己长此以往“会成为一个废人”。2006年9 月,入学刚刚一年的廖纪波瞒着父母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休学一年。

  “我想用这一年的时间去寻找答案,去弄明白两件事情:一是我是谁;二是我想成为谁。他先后做了营销、广告等多个计划书,但是都没有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先后都放弃了。直到他深入了解了让他觉得“有无限可能”的互联网,才一发不可收拾,用几个月的时间做出了这个“可以带给我神话”的计划书。

  踌躇满志的他决定寻求商业支持大展拳脚。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2007年9月,他被查出患了尿毒症晚期。

  面对病魔,廖纪波同样有自己的看法,“我没把这个病当回事,我很乐观,我相信老天也拿我没办法的,我身上承载了这么多人的希望,我还有这么多的责任没有完成,我不会有事的”。他甚至笑谈“我病成这个样子跑来北京,很多人肯定认为我疯了”。但在廖纪波自己眼里却是“我必然会去做的一件事”。他说,这次来京,不为别的,只为“这两年的奋斗寻找一个答案,我做的究竟是对还是错”。

  “只有李开复和Google能给我这个答案”。

  他眼中的李开复和Google有着自由开放的思想,会充分尊重个人的价值,充分体现出了公正和公平,他说“开复是个很开明的人,是个很爱帮助年轻人的人。他对年轻人、对这个社会有种责任感”。

  他相信,“开复一定会被我的计划书打动的”。“我实现不了了,可是我希望能留给后人,让其他人去实现它,对我自己来说是种肯定,对社会来说是笔财富。”、“我无法选择出生的地方,但是可以选择死亡地点。那一定是工作台上,这样我的人生才会没有遗憾。”廖纪波说,这就是他看待死亡的方式。本报记者  张晓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10:36:1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关注!

北京行耽误治疗 他不后悔
http://www.newssc.org/gb/Newssc/ ... ?DAg1r=lrz6E1xJNKI1

2007-11-18 6:04:5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记者 袁丽雅)身患尿毒重症的大三学生廖纪波前往北京寻找Google公司李开复未果后,因不堪病痛的折磨,昨日下午,他在父亲的陪同下走出了双流机场,早已守候在一旁的120救护车一路奔驰,立即将他送到医院进行血透。尽管廖纪波虚弱得已经说话都很困难,但在病床上的他还记挂着留在北京的计划书。

  下午3时30分,在众多同学和亲友的等待中,廖纪波被父亲搀扶着出现在了机场的出口。“完全变了一个人!”看到眼前这个浮肿、虚弱的男生,大家的眼圈红了。廖纪波的舅妈说,他走之前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而之前一天在电话里,廖纪波还说会让大家看到一个精神的他,没想到才短短的10来天,人竟然变得这么厉害。他缓缓抬起右手,向大家打了个招呼,很快就被送上了救护车。

  一到市二医院,医生立即为他进行了全面检查。“我浑身的皮肤都疼得厉害,头晕,呼吸困难。”他说,刚到北京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挺得住,前天就突然觉得虚弱得不得了。据医生介绍,因为中断了透析,他的心脏、肝脏和肺都出现了问题,情况不容乐观,得马上进行透析。

  “我还是那句话,我是个‘无情’的人”,看到身旁的亲人抹眼泪,廖纪波说,对这次北京之行耽误了治疗他也不后悔。他称自己从来不怕死,但他怕自己在死之前变成废人。

  目前,他还没有接到李开复的回复,记者从google公司了解到,这份计划还将交给公司的相关部门进行评估,暂时不会有结果。廖纪波说,他会耐心等待,哪怕对方最后不认可他的计划,他也不会灰心,他表示自己还可以找别的网络公司,如果都不被认可,他就将公开,让大家来评判。

  廖纪波的情况在本报报道后,牵动了众多市民的心,一些读者说想到医院看他,给他捐款。也有读者打进电话,为他推荐治疗尿毒症的医生。得知这一情况,廖纪波和他的家人表示非常感谢,他也想通过本报对关心他的人说声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10:53:31 | 只看该作者
住院仅一天便欠费千元
http://www.newssc.org/gb/Newssc/ ... ml?p3COu=nQgfWpB3ks

2007-11-19 6:43:5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记者 樊英)前日,廖纪波凭借Google公司为他们父子俩准备的机票,回到成都,住进了市二医院。经过入院后的血透,廖纪波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目前,廖纪波已经欠下医院1000多元的治疗费。

  昨日上午,记者在二医院见到了病床上的廖纪波。盖在身上的被子有一些血迹,廖纪波说,前晚他突然流鼻血,“这很正常,我早就习惯了。”血透之后的廖纪波依然滔滔不绝地畅谈他关于创业的远大抱负,“照理说得绝症的人多少都有些焦虑和害怕,但我完全没有这些情绪,我只担心我的抱负不能实现。”

  但是,廖纪波的这份乐观并没有传达给他父亲,廖纪波入院时廖父缴纳了1000元,但医院昨日通知他,已经欠下医院1000多元治疗费用了,要他想办法缴费。据肾病科的值班医生介绍,经过血透后,廖纪波的情况有了好转,心衰的情况得到了缓解,根据他的病情,每星期都需要进行几次血透,需要一大笔费用。廖父说,他目前正在想办法筹钱,准备继续在市内治疗。截至目前,Google方面还没有新的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23:17:56 | 只看该作者

医院倡议为学子捐款

2007-11-20 6:28:0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日,大学生廖纪波的病情稳定,医院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为他捐款。廖纪波说,李开复比较忙,可能要再等几天才能回他短信。他们已经欠医药费2000多元了。父亲找亲戚借了3000元钱。(袁丽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23:19:19 | 只看该作者

李开复回信:亲情珍贵 计划要改

2007-11-21 6:50:2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成都理工大学的大三男生廖纪波患上尿毒症后背着家人,只身到北京寻找“知己”:google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本报曾作报道)。在google 的帮助下,病情恶化的他被接回成都进行治疗。昨晚7时过,多日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google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给他回信,在肯定他观点的同时,对他的商业计划书提出了12点修改意见。

  看着修改意见 他非常兴奋

  昨晚7时过,他的同学为廖纪波带来了他日思夜想的李开复回信。“处于互联网时代,我同意你的看法,对于如何利用和享用互联网的资源,在今天依旧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话题……”

  “他肯定了我计划的核心部分!”廖纪波兴奋得从床上坐了起来。在谈到他的计划书时,李开复说出了他个人的看法,并逐条列了出来。其中肯定的观点有6个,修改意见一共有12点。对于这样的结果,廖纪波说印证了他的直觉,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计划书是肯定会被认可的。对于意见,廖纪波称:“挑毛病的才是真正买货的人!”他说,虽然他从来没有奢望过google能用上他的计划,但他仍会认真去修改和完善这些意见。

  “无论站在哪一个角色中,我都不忍心看到你现在这样……在我的眼中,亲情依旧是我们应该最珍视的……”念着这段李开复自称的“题外话”,廖纪波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说,他不希望给别人造成一种错误的感觉,以为可以拿生命去当赌注。他自己之所以要去做,是因为他执着于他的事业,只想要一个答案。他也认可李开复的观点,要珍视亲情。刚才还一直笑得合不拢嘴的父亲此时眼里噙满了泪花。

  下一步 他想建自己的网站

  因为心情好,昨天的晚饭廖纪波吃下了一大碗排骨炖的冬瓜,还饶有兴趣说起了自己怕打针的事,跟几天前的他判若两人。他说,虽然不能出医院去网吧,但他可以用笔和纸在病床上修改计划书,改好后还会请李开复点评。他说,他在适当的时候会将这份计划书通过本报公开,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建自己的网站。

  看着兴奋的儿子,父亲廖明海的笑容中隐藏着一份担忧,昨日他们又欠费了。他不知道该上哪儿给儿子寻找救命钱。

  昨日,四川一家肾病专业医院到医院看望了廖纪波,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廖家人表示还要先考虑。本报记者 袁丽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5:29:43 | 只看该作者

重病学生与时间赛跑

http://www.newssc.org 2007-11-28 05:34:54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见习记者 邓令 张磊

  将电脑搬上病床,虽全身插满输液管,他仍对着显示屏“奋笔疾书”,昨日四川某肾脏病医院上演了这感人的一幕。成都理工大学三年级学生廖纪波身患尿毒症,但却忍着病痛的折磨,斜靠在病床上,给“谷歌”(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写完回信,又一次修改那份商业计划书。“希望老天能‘借’我一段时间,好完善我的计划书。”廖纪波的坚强执着让在场的人潸然泪下。

  病床上让事业“拯救灵魂”

  “尊敬的开复老师,你的来信我已收到……”昨日上午,廖纪波斜靠在病床上,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吃力地敲着键盘。刚看到廖纪波的人,很难相信他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医生称,廖纪波如果不进行透析或其他治疗,随时都可能结束生命。

  从今年3月起,廖纪波开始创作一份商业计划书。“如果这份计划书能付诸实践,将帮助企业打造新的营销渠道……”当他正在完善这份计划书时,10月16日,他被检查出患上了尿毒症,巨额的治疗费用让廖纪波本就贫寒的父母债台高筑。“只要‘老天’给我点时间完成我的计划书,即使生命结束也无怨无悔!”病床上的廖纪波语气十分坚定。他说,血透析可以拯救他的生命,却不能拯救他的事业;计划书虽不能拯救他的生命,却能拯救他的灵魂。

  李开复回信指导修改计划书

  11月6日,廖纪波偷偷跑出病房,带着同学们捐献的3000元钱,只身前往北京面见“青年导师”李开复,想请他为自己的计划书“把脉”,可事不凑巧,李开复去了香港。让他高兴的是,谷歌公司工作人员安排他和李开复通了电话。李开复让他把计划书通过电子邮件传给他,接着劝他先回成都治病。

  “11月19日,我将永远铭记!”这天,躺在医院里的廖纪波收到了一条短信,谷歌公司公关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他,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给他写回信了。他一口气读完了4页约4000字的来信。李开复先在信中劝他先治好病,然后又对计划书提出了建议:在你的计划书中,没有谈到具体的销售来源、公司的花费、成本的分析、客户的需求、技术的可行性等等,使我没有办法做更多的判断。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商业计划书是不能缺少这些最基本的内容的,我认为这方面必须解决,商业计划不等同于一个“点子”或者“想法”。现在,廖纪波正在按照李开复的建议修改完善计划书。他说:“我一定要坚强活下去,哪怕有一点希望,即使老天爷对我不公平,我也要在我生命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完善我的计划书,不留遗憾离开。”

  ○通信摘要

  李开复:我非常担心你的身体和病情,虽然你的热情和执着让你愿意以生命作为代价,但是,我作为一个也是为人父、为人子的普通人,无论是站在哪一个角色中,我都很不忍心看到你现在这样,特别是知道你父亲对你的爱护和宽容,让我这个做父亲的非常非常担心,不仅仅是担心你的健康,也同时担心你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廖纪波:我本应该听你的劝导好好养病,多重视下父母亲情,多关心下我身边那些关心我的人,把养好身体作为自己当前的最重要目标。可是我想我要让你失望了,因为无论是出于自己还是出于其他的考虑,我都必须要坚持到底,我都必须站在风口浪尖继续那一声狂哮:“我心不死,奋斗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6:13:02 | 只看该作者

尿毒症男孩收到Google总裁李开复4000字回信

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廖纪波,身患尿毒症却揣着一份“商业计划书”独身北上,寻找心中偶像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他的冒险之旅最终换回李开复近4000字的回信。昨日,廖纪波首次向媒体公布了李开复的回信。之所以要公开这封信,廖纪波认为李开复站在“为人父、为人子”的立场给了他诚恳的建议,这对和他一样处于迷茫病痛中的学子是一种帮助。 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廖纪波昨公布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给自己回复的4000字长信     晴天霹雳     查出尿毒症手术竟忘记痛     昨日上午10时,记者在四川长城肾病医院见到了廖纪波。他刚做完一次透析,打着点滴,精神看起来不错。病床前,有一台医院专门为他提供的电脑,廖纪波正在电脑上修改他给李开复的回信。     廖纪波说,9月底,他感觉到双眼模糊。10月16日,他从成都坐车回什邡老家看病。之所以要回什邡,是因为母亲说家里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报账节约钱。谁料,什邡人民医院却给了他一个惊人的噩耗:尿毒症晚期。“我不能输,命由我,不由天!”当医生切开皮肤为他插管做手术时,战胜命运的强烈暗示让他竟没有感觉到切肤之痛。     长城医院肾衰科副主任罗兴民介绍,廖纪波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中末期,需要换肾,也需要进行终身治疗。目前,廖纪波每周做透析和药费要1000多元。     惊人举动     揣梦北上寻找偶像李开复     自从知道自己患上慢性肾功能衰竭后,廖纪波的心里就酝酿着一个惊人的举动。     11月6日,廖纪波带着同学捐助的3000多元现金悄悄离开成都,独身北上寻找Google总裁李开复。他的行囊中,揣着自己耗尽心思准备的“商业计划书”,计划书内容是帮助企业打破“产品同质化”和“营销渠道同质化”。     廖纪波用“惨烈”来形容自己的北京之行。第一次出川的他遭遇了“野的”骗钱,北方的寒冷以及病情的急剧恶化。不过,他终于通过Google工作人员辗转联系上了李开复。李开复正在参加一个封闭会议,但通过电话劝说廖纪波先回川治疗,他会在看了计划书后第一时间给他回复。10天后,廖纪波的父亲廖明海终于找到了儿子,他睡在宾馆,声音沙哑全身浮肿,命悬一线。见面后,廖纪波和父亲产生了争执,廖纪波坚持要先给李开复发电子邮件,而父亲则要他先进行治疗。这场争执以父亲的妥协终结。     等到回音     4000字回信有肯定有建议     11月19日,廖纪波等到了李开复长达4000字的回信。“虽然你的热情和执着让你愿意以生命为代价,但是,我作为一个也是为人父、为人子的普通人,无论是站在哪一个角色中,我都很不忍心看到你现在这样,特别是知道你父亲对你的爱护和宽容……”信中,李开复以动人的“题外话”开头,希望廖纪波珍惜亲情和生命。“开复老师给了我6点赞赏3点建议12点不足之处!”廖纪波认为,自己的理想得到了偶像的尊重和共鸣。     关于计划书,李开复说,用精英群体作为种子来打开社区之门是国外成功公司经验可以认证的;针对性的传播有极大的价值,这也是可以从搜索引擎的崛起所能看到的;社区价值的体现应该是来自于web2.0的针对性传播;今天的种种渠道应该可以经过社区来扩张……此外,员工=渠道的观念是一个创新的观念。     坚持梦想     做出成绩再与李开复见面     为什么要公开李开复的回信,是为了成名还是别的?这一点,记者在廖纪波给李开复的回信中找到了答案:“首先,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地道的农民,我今天奋斗的成败不仅代表着我,还代表着亿万万的农民和农民的儿子……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一个农村的孩子读书,特别是在城里读书有多么痛苦和困难,也没有人比我更清楚这一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怎么都好,就是千万不要得病’……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决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在农村!中国的每一个农村!”     因此廖纪波认为,自己与李开复的交流代表着和他一样处于迷茫病痛中的学子与李开复的交流,李开复的回复也是对千万学子的回复。“开复老师在信中说希望有缘见一面,但我现在还不能见他。”廖纪波说,他希望媒体能将他的计划书和观点发布出去,召集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自己的团队并完善项目,做出成绩后才能见李开复。所以,廖纪波选择让李开复“失望”:不是放下计划而是坚持梦想。(记者舒张惠摄影刘陈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11-28 18:47:2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媒体惹的祸!

沉痛!一个有抱负的青年被这样误入歧途了。都是媒体给害的,整天夸大编纂出一个个互联网神化和神童,似乎只要有点子就能一蹴而就成为亿万富翁万人敬仰,似乎只有创立大公司、拥有大笔财富才能叫人生的完美和成功。媒体啊,真该好好反思!

    其实,互联网也是传统行业,创业照样很难,甚至更难!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照样成不了事。就像李开复说的几个问题,企业初期的团队、资金从何而来,如何养活大家,市场在哪儿,商业模型的可复制性如何,项目优势在哪儿?可别告诉我就是点子,点子是可以低成本copy的。所以,提醒所有对创业充满憧憬的或者即将创业的朋友,请你们仔细想想你们创业的商业模型是否清晰、团队是否完备、资金是否足够,你们的优势在哪儿,你们的竞争对手在哪儿,你们如何取胜等问题。

    也期望媒体正确引导,不要为了一己之利,整天去吹噱夸大正面案例,做噱头,来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且不说,那些成功的案例有虚夸成分,而且很多本身还没有成功。成功并不是以创立公司、融资成功为标志,现在至少中国IT也能说成功的还没几家。另外,媒体也应该报道一下,全中国,或者中关村,一天有多少IT公司倒闭的,他们是为什么倒闭的。

     还有,我要说的就是价值观。为什么非要创业,为什么非要有钱才能算成功,为什么社会非要推崇这个?历史上很多文人、艺术家、科学家、历史学家等等等等,都没有创业,但是我敢说他们的人生都很完美和成功,为什么到中国现在的人都变得这么急功近利了。

     最后,期望廖纪波同学仔细思考,人生的价值并不是来自于某某的成功和别人的赞同,来自于你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很多现时社会存在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观未必对,很多事需要历史来证明。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一点,你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一员,我会很关心你对自己对家人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为我也认为这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这点上我很赞成李开复。

     今天先写到这儿,我会继续关注这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1-28 19:09: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得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23:06:18 | 只看该作者

“疾病无法撼动圆梦的决心”

 四川新闻网--德阳日报讯:
   

  □本报记者郭珂妤

  11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成都四川长城肾病医院,因为前两天一直忙计划书的事情没有休息好,廖纪波正躺在病床上休息。见记者到来,他睁开浮肿的双眼,从病床上坐起来。

  记者:你的身体好点了吗?

  廖纪波(以下简称廖):听医生说,我现在的身体还处在危险阶段,血钾超过了7.8,肌酐高达1400,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现在每周要做一次血透。

  记者:许多读者都很关心你的商业计划书,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

  廖:19号的时候,Google公司总裁李开复对我递交去的计划书给出了答复。他肯定了我书中的6大观点,其中包括核心内容的肯定,同时还给我提出了12条建议和意见。现在,我正在努力将计划书的构架和功能设计好,然后向社会公开,吸引有志有能力的人来共同实现梦想。

  记者:你说的“实现梦想”是什么梦想?

  廖:一是实现计划书的商业内容,实际上这份计划书的内容与慈善有很大关联;二是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几年后能办一所大学。我希望自己所办的大学在教育体制上有新的路子。

  (这时,三名自称有共同志向的人来看望廖纪波,为其送来了慰问金。他们感动于廖纪波自强不息的精神,希望廖纪波先治好病。他们走的时候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留下电话。)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做计划书的?遇到过困难吗?

  廖:在大一的时候,开始制作第一份计划书,灵感来自于一家广告公司所执行的“无聊经济”概念,他们说等电梯非常无聊不如看广告,我当时就联想到乘客等公交车也是很无聊的,于是就做了一份关于公交车站的计划书,不过涉及到很多因素,作为一个大学生不可能完成,所以放弃了。向Google公司递交的这份计划书,是今年3月才开始做的。做计划本身没有遇到困难,困难来自于做计划书时的孤独。但出于一种对事业的责任,绝对没有想过放弃,因为它是我这一年最重要的精神知己。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你休学?因为计划书吗?

  廖:休学是在去年9月,当时我感觉很茫然,想花一年的时间来寻找自己:我是谁?我想成为谁?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很重要,因为有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想清楚过。我是农民的儿子,但我不安天命,渴望突破命运。我渴望超越前人,这应该是活着的意义。可在什么地方超越?用什么方式超越呢?我一直在寻找答案。

  记者:还会复学吗?有没有担心自己的生命?

  廖:10月15日就复学了,不过10月17日又休学了,因为生了这个病。当时复学是因为父母,不想伤他们的心,但自己知道计划书有眉目后一样会再休学,只是没想到不是因为创业,而是因为疾病导致休学。其实当我听到自己得了尿毒症的那一刹那,还有一点点兴奋。想这可能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机会,以前做事很拖沓,没动力,现在好了,疾病告诉我:你活不久了,做事情就要快一点,这样我的计划书也可以早一点完成了。

  记者:是什么力量支撑你可以不顾性命独自去北京?

  廖:记得高三的时候,要交150元补课费,我爸一个月只能挣四五百元,根本就交不上那150元,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问我什么时候交这笔钱,我当时急哭了,我从来不哭,那次是真哭了,心想同样都是学生,为什么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距就这么大?我渴望改变社会的不公正面貌。我想用我自己的实践告诉别的农民的儿子,要自强不息、志存高远,农民的儿子在中国的大地上也是一条龙。这就是我为什么可以不顾生命独自去北京的动力之一。

  另外,我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创业者。事业就是我的全部,我为事业而生,就当为事业而死!我实在无法忍受躺在病床上过蹉跎岁月的透血生活,那对我来说完全就是躯体的苟活、精神的残杀!其次,我是一个80后,我的奋斗还代表着他们的期望。我个人认为,当前80后的问题,不是知识的问题,不是技能的问题,而是理想缺失的问题。他们普遍对人生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他们不知道明天该走向何方。我觉得我有义务和责任以亲身实践告诉他们:当别人还在等待答案的时候,我们应该自己寻找答案。最后,我是一个尿毒症晚期患者,一个病人的标签往往是“痛苦,黑暗,缺乏希望的人生”,但我想用亲身实践告诉那些病友:疾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有一颗不死的心,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一切都可以为我们所征服。嗜血的獠牙可以让懦弱者更加懦弱,但绝对无法撼动强者追逐梦想的决心。

  记者:这个世界上你有没有感激的人?能说一下你的父母吗?

  廖:没有感激的人,但有亏欠的人。我是一个无情的人,但不是一个绝情的人。我的父母是很好的父母,为了能让我读书,他们从未享受过。本来作为儿子当有了事业后,应该好好报答他们的,但我追求的是给他们大的回报,我不能为自己、为家而活着,而是为全天下像他们这样的父母而活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庆幸自己生在农村,农村让我有了奋斗的力量、有了坚强的心。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不能够理解你,认为你的行为偏执,有些狂妄,你怎么看?

  廖:如果比喻成赌博,那么我就是拿命和亲情来当赌注,为相信我的人努力奋斗,向怀疑我的人证明我是对的。

  21岁的廖纪波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他有梦想、有追求,在身患绝症后还不顾一切地为他的理想而奔波;他对事业的激情、执着,与病魔的抗争精神让人钦佩,但他又不免让记者担忧。他从来不想家,不打电话给父母,生命和亲情在他的心中永远比不上事业重要。不知道当看到日夜守护着他的父亲越来越瘦弱的身子、听到母亲毫不犹豫地表示要取肾给他的时候,廖纪波能不能体会到父母之爱?谷歌公司总裁李开复在给廖纪波的信中曾提到:亲情依旧是我们应该最珍视的,这也是人类生存至今之道。其实,亲情、生命、事业,在人的一生中缺一不可,缺一样都是不完整的人生,希望廖纪波在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不要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和亲人的爱,毕竟人只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一次。

  新闻背景

  一个月以前,在成都理工大学读书的什邡籍男生廖纪波不幸患上尿毒症,在什邡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期间,不辞而别,独自前往北京,向Google公司递交一份他制作的商业计划书。他的勇敢、执着立即引起了成都媒体的关注。媒体的介入,似乎一夜之间让廖纪波成了名人,同情、佩服、赞许、不屑……人们的态度褒贬不一,有的说他志向高远能成大器,有的说他自以为是是个疯子。一个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一个21岁的重病大学生,他能平静地应对这一切吗,他现在的情况怎样了?

  廖纪波出生在什邡师古镇慈山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亲人眼里,他一直是一个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2005年廖纪波考入成都理工大学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是只读了一年便休学了。今年3月,他迷上了网络商业计划书制作,并一发不可收拾,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10月16日,他被检查出患尿毒症,并已到晚期。11月6日,他不辞而别,只身一人拖着病体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车上沉闷的空气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命不由天命由我!

  廖纪波离开后的第三天,他的父母因为无法联系上他而向成都警方报了案,并到电视台刊登了寻人启事。随后媒体意外地通过Google公司联系上了廖纪波,原来,廖纪波到北京去的目的就是递交一份他倾注全部心血创作的商业计划书。廖纪波的父亲赶到北京看到浮肿的儿子时,心里异常难过,当得知儿子在北京住地下室、睡网吧、啃馒头时,他的父亲终于忍不住当着记者们哭了起来。

  廖纪波在北京联系上了在香港开会的Google公司总裁李开复,李开复致电让他先好好养病,一定会仔细看他的商业计划并在第一时间给他答复。当天廖纪波和父亲飞回了四川,在成都住院接受治疗。11月19日,李开复给廖纪波写来了一封长达4000字的信,不仅对他的身体表示了关心,还对他的商业计划的6个观点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12点建议和意见。11月27日晚,廖纪波给李开复回了信。他希望在他有生之日,能够找到有志之士创建团队,施行他的商业计划。

  目前,廖纪波还在医院接受治疗。昂贵的医疗费暂由医院垫付。

  廖纪波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8927690

  QQ号:5446569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23:14:01 | 只看该作者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给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廖纪波的回信

廖纪波同学,

你好!

       首先,你对于Google 和我的信任,让我非常感动,也很感谢。

      但是同时,我也非常担心你的身体和病情。虽然你的热情和执着让你愿意以
生命为代价,但是,我作为一个也是为人父、为人子的普通人,无论是站在哪一个
角色中,我都很不忍心看到你现在这样,特别是知道你父亲对你的爱护和宽容,让
我这个做父亲的非常非常担心,不仅仅是担心你的健康,也同时担心你父母的健康
和心情。你追问了自己很多次人生的责任和意义,也许每一个人的解读是不同的,
但是在我的眼中,亲情依旧是我们应该最珍视的,这也是人类之所以生存至今的道
理。

       也许,我说了一些的”题外话”,但是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希望我们有缘认识
一次,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Google 的总裁和你对话,更希望我有机会把我的一些
感受和你分享,因为三年来我和一些志愿者做”我学网”,就是希望可以尽我的菲薄
之力,和中国的大学生交流、分享,使你们的成长之路可以更加顺利一些、少走一
些弯路。

       你给我的商业计划书,我已经仔细地阅读了。谢谢你对于我的信任,把你的
商业计划和我分享。

       处于互联网的时代,特别是我又在一个互联网的公司中供职,我同意你的看
法:互联网的确是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和思想,也同时改变了很多公司的商业
模式和经营理念。对于如何利用和享用互联网的资源,在今天依旧是一个生机勃勃
的话题,依旧有无限的空间可以发挥和想象。

       你对web 2.0 提出了许多看法,包括对于今天web 2.0 盈利模式的担忧。这
方面,我也同意你的见解,确实全球都处于一个探讨阶段,非常需要创新和探索。
我对你的下面几个观点是赞赏的:

(1)用精英群体作为种子来开展社区是国外成功公司经验可以认证的。
(2 )传统媒体的传播针对性不够,互联网公司在全球范围得以成功。
(3)针对性的传播有极大的价值。这也是可以从搜索引擎的崛起所能看到的。
(4 ) 社区价值的体现应该是来自于web 2.0 的针对性传播。
(5)今天的种种渠道应该可以经过社区来扩张。
(6)员工=渠道的观念是一个创新的观念。

   具体到你的商业计划书,我给你几个我的看法,仅仅供你参考:


第一、因为你的计划主要涉及web 2.0,也就是BBS & BLOG,  目前针对Google
       在中国的整体运营,短时间内,Google 暂时没有从事这方面开发的计
       划。所以,Google 暂时没有办法评价或者考虑你的商业计划。下面的意
       见仅属于我个人的想法。

第二、如何实现你的计划书,我有几个可能性方面的建议:
       a. 你独立创业:就如你给自己定位的是一个”创业家”一样,真正实现你
          的梦想。当然,我知道这可能对于你而言有现实的困难,因为寻找合
          适的开发团队、商业团队和得到风险投资,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
          我没有创过业,对于这方面的实际操作,非常遗憾没有一个亲身经历
          的建议可以分享给你。
       b. 把你的计划提交给一个社区网站。理由是如果要重头建立一个社区,
          需要数年的时间。希望执行你的计划,我认为现在最有效率的方式应
          是利用或改造已存在的社区。所以我建议你寻找最有可能对于你的计
          划感兴趣和最有可能实现它的商业公司,就是现在已经在运营的社区
          网站。因为一来他们已经设立了网站并且花了多年建立了一定的人
          气,二来他们已经有了运营的能力和经验,三来他们就是一个web
          2.0 的网站,和你的计划书完全吻合,那么你的计划对于他们可能就
          是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方向。
       c. 因为你提到你的愿望是为后人、为社会留下一些财富,而不仅仅一定
          是你自己亲手实现它,那么我在想,也许你愿意把你的商业计划公布
          给更多的人,这样就有可能启发其他的人去用它创业,或者把它融入
          到他们已有的公司运作中,使它成为实现,这也是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啊。

第三、对于你的这个计划,我认为在这些方面需要回答和更详细周密的思考:
       1、    你的计划是希望员工利用公司提供的网络设施和通道,借用个人
              的思想和技能,在互联网上建立员工个人的社区和威望,形成一
              个可以信赖的圈子,之后公司再利用这些圈子和通道,完成公司
              的营销目的(希望我对于你的商业计划的理解是基本正确的)。
              员工的知识和兴趣是有限的,而公司的营销项目是多变的,如何
              解决这之间的矛盾和距离?员工的个人爱好,一旦成为全职的工
              作,这种热情还会持续多久?如果不能,又如何做到一个宽松友
              好的公司氛围?
       2、    当员工出于个人爱好而建立的信誉,有可能是公正的,但是一旦
              为了公司的营销目的,如何又能兼顾公正和个人与公司的经济利
              益的矛盾?
       3、    你的计划提出经过关注、了解、互动而成为好友,这是符合今天
              社区现状的。但是,今天的社区是没有经济利益的,而一旦一个
              社区出现了明显的利益驱使,其中许多互信会遭到变质。人们会
              怀疑网友是否有其他目的。
4、     网络用户的看法的比较和匹配需要机器学习的技术。这方面在学
        术上还没有可证明的成熟技术能够直接应用。建议这方面要更严
        谨的论证,只谈理念是不够的,需要证实过的算法。这方面没有
        更周密的计划,会比较难拿到资金。
5、     你的计划如果一旦实行,还需要考虑如果防止作弊(spam)的问
       题。比如说,一个仅仅为了私利的公司可以伪造许多网友,利用
       他们来做传播,甚至欺骗。另外,这些公司也可以来反向工程你
        的机器学习技术,来最大化他们的传播和利益。这些现象今天已
        经体现在“论坛公关”或“搜索引擎作弊”上面,虽然日新月异
        的技术可以找到部分的作弊者,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
       真正杜绝这类的作弊。
6、    今天的社区,主要是娱乐和交友。不可避免的,许多网友都已有
        这样先入为主的观点。一个基于社区的企业推广网站,会比较难
        得到理解。
7、     国外有许多基于Web2.0 和针对性推广的案例。你需要仔细研究
       今天国外的先进的基于社区的针对性推广技术(例如Facebook )
        或者是基于人际关系的事业计划网站(例如Linked-in)。另外许
        多公司都在推广社区平台(例如Facebook 或Open Social),在
        这样的开放式平台上,推广是由社区应用软件所做的。现在全球
        社区的潮流是朝着开放式平台走的,而你的计划却与这个方向不
        一致。一个新的商业计划必须研究并且参考国内和国外的成功案
       例,符合国企潮流,并从中学习,才能够得到认可,获取资金。
8、    基于博客或论坛的传播,到今天为止比较难达到经济效益。大部
        分的博客和帖子都是门可罗雀。而没有流量的Web2.0 网站是没
        有影响力的。少数的博客有较大的流量,也汇聚了有针对性的网
        民,但是依然很难转换成为经济价值。例如说我在新浪上的博客
        已经有近四百万次流量,也汇聚了一批志同道合者,但是新浪并
        没有办法从中获得商业利益。从这些实例看来,社区+凝聚+针对
        性并没有转换成商业价值。所以,从这些已有的先例来看,你的
        结论也无法得以验证。
9、     从执行的层面上(融资、组织建设、团队、资金和财报、三到五
        年的商业计划等)来看,你的计划提出的想法与实际创投公司的
       运营出入颇大,可能是因为你没有运作的经验。而欠缺这些方面
        的经营经验和一个合理的运作计划就会造成任何一个商业计划无
        法得到需要的资金和支持。你需要一个有经验的CEO 才能够尽快
       地把这方面的计划做好,才有可能拿到资金。
10、  在你的计划书中,没有谈到具体的销售来源、公司的花费、成本
        的分析、客户的需求、技术的可行性等等,使我没有办法做更多
        的判断。说到这一点,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商业计划书是不能缺少
        这些最基本的内容的,不知道你是没有来得及和我分享,还是没
        有想过这些。如果是后者,我认为这方面必须解决,商业计划不


           等同于一个‘点子’或者‘想法’。实际上,仅仅几页纸就不能
           够启动一个公司。
    11、  你的计划提出希望得到一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做一个创业公司
           通常必须一步步做起。一开始仅仅用一份商业计划就期望得到很
           大的投资是没有先例的。希望得到这么大的资金,一定要先开始
           执行,有了一定的流量和几个成功的客户,才可以期望得到进一
           步的投资。
    12、  这个项目的启动,你没有谈到第一个方向或者第一批内容的筹
           建,这需要等你招聘到员工之后再说,还是等你找到第一个客户
           再说?在众多的网路公司和众多的市场营销公司中,你的特色是
           什么?除了利用员工的个人网络以外。实际上,今天在各个公司
           中,已经在鼓励员工利用自己的爱好和网络帮助公司的营销,只
           是大多数都是自愿的。而且现在各个网站都已经建立和各种偏
           好,充分利用了网民的资源和思想,都各有特色,例如阿里巴
           巴、大众点评网。。。相对于你公司有限的员工,他们的资源要
           大大多于你的,你如何有效竞争?

       关于现在大学生创业,很多人都希望一夜成功,而且是巨大的成功,
其实,但是,创造基业长青的宏伟事业是需要时间、经验、机遇的。连比尔
盖茨本人都告诉我他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先完成大学教育,进入一个向往的
公司学习几年,再决定创业与否。

       你有着创业者的执著与勇气,这是令人佩服的。在现在这个阶段,我
建议你还是把身体养好当作最重要的目标。你的执着与勇气,如果用在抵抗
病魔,相信一定会对你的身体有帮助的。

       这些话可能有些直白,也并不一定是你的个人问题,但是既然你信任
我,我就希望自己也是坦诚的,如果有的不妥当,请你原谅。

       这样的交流,还是让我非常沉重的,特别是想到你的健康状况,无法
让我轻松面对你的提问。一方面,我希望你有机会实现你的理想,你能够一
直保持你的热情和执着;另一方面,我又真的希望你可以好好治病,让你的
父母可以少一些担心。面对你,我真的感到生命的无常和无奈,也感到我的
力量是如此渺小。

       最后,衷心希望你能够好好治病,和你的家人好好生活。

                                                      李开复

                                          2007 年 11 月 19 日

来源:
廖纪波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89276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0:09:15 | 只看该作者

药费紧张 同学们再次组织募捐

2007-12-3 5:24:0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记者 樊英 摄影 程启凌)昨日上午,一群学生手拿玫瑰、捧着捐款箱出现在了衣冠庙立交桥下,他们都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他们正在为他们的同学廖纪波募捐医药费。

  为了昨日的募捐,这几名同学上午8时许就到了目的地,举着介绍廖纪波情况的纸板,开始向路人讲述廖纪波的病情。廖纪波的同学吴远军说,上次学校组织的募捐,一共募到了两万多元钱,但现在已经所剩不多了,廖纪波的病情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没有医药费而受影响,所以,昨日上午,他们又再次自发组织了募捐。为了能让募捐取得好的效果,这些学生还想了一些小办法,买了几十支红玫瑰,精心包扎,送给献出爱心的市民。经过一天的募捐,同学们一共募到了1500多元,昨日下午直接送到了廖纪波的病房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6-3 01:42 , Processed in 0.2337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