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8-3-31 01:11:51
|
只看该作者
物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着力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合肥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陶士金;合肥一中孙金殿;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物理组;执笔人:李元才
相比于往年试卷,今年的“合肥二模”试卷的导向性更强,重视基本物理知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考查,重视见物思理和基于基本知识建模。题目突出了以下特点:1.主干突出。突出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功能关系、电磁感应、动量、物理图象、气体实验定律、光的折射与反射等主干知识。
2. 试题注重难度梯度的设计。选择题中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有利于考生调整心态,进入物理答题状态。第25题,双杆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命题者将试题从易到难分两问设计,使得不同水平考生都能发挥,体现试卷的区分度。
3. 试题创新力度较大。虽然初看整个试卷,各道试题给人一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如第14 题、第15题,取材于教材而不同于教材;23 题,取材于学生实验,但考查角度经过了深度加工处理,区分度明显。第24题的动车运动素材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较好地将物理、生活与社会三者之间有机融合,考查考生在真实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模型的能力。
4. 试卷将能力考查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对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的考查。整个试卷,易、中、难试题的比例恰当。计算题在能力要求方面,适当增加了数学运算量,加强了对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考查用三角函数的辅助角公式求极值),这使大部分考生很不适应,易丢分,增加了整个试卷的区分度。
复习建议
1.加强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复习只有对概念的定义把握准确,在真正理解物理规律、掌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顺利作答。
2.重视科学思维过程的模型构建在物理学中,很多模型都是将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想化的结果。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积极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在做题训练中主动钻研,通过解题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实验探究在物理学科中的作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科学分析其后面存在的内在规律及本质属性,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手段。实验复习时要尽量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条件,重做基础性实验,通过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和达成实验目的的实验原理,培养试验设计能力,在实验中感受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重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从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来看,教育部提倡的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杜绝题型式学习与考查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并将继续影响以后的高考。在考试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时,要逐步克服畏难情绪,要冷静地对题目情景、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可用方法等进行逐步罗列、组合,进而列方程求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学术责任感。
5.回归课本,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坚持科学训练对课本知识加以归纳、整理,要注意教材插图和课后注释内容,重视课后习题的复习,通过“回归”教材,做到温故而知新。研读《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后期复习中,仍要不断分析《考试说明》中的经典题型示例,认真梳理考点,逐一过关。
坚持科学训练,做到规范答题:后期复习阶段,更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多选做真题,多进行限时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读题审题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答题要简洁、规范。学会运用物理语言简述解题过程,力争分步列式。在备考的冲刺阶段,要注重做题的实效,不贪多,不图快,切实提高综合复习的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