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开复:国际互联网公司本地化不成功不是魔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 17:4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易科技讯 2007年12月1日北京 在今天举行的IT两会上,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表示,国际互联网公司本地化不成功不是魔咒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2007年网络再次成为的焦点,通过创新企业的创新、整合、合作出现了创新的企业。现在的网络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在现实当中北京的交通是特别拥堵的,下面我们有请一路风尘仆仆赶来的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博士。
李开复: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中国的信息产业正在迎接最好的时机。而这个时机,是所有的企业,包括本土的企业,也包括了跨国的企业,都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所以,今天我的话题也就是要响应这个大会的主题。我想说的是我今天的话题也密切相应这个主题。

我想谈的是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时代,在今天这个充满魅力与发展机遇的面前,我们期待着产业界能够突破、创新、共赢、凝聚的产业界的智慧,并且促进了空前的繁荣。


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经历,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的强国。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家统计局最近的数据,中国经济的增长,对于世界GDP的增长,已经仅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同时,对外的贸易,也扩大了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的益处。而从IT的产业看,PC的增长、互联网的增长、手机的增长,都应该让我们中国的用户和网民感到自豪。尤其是互联网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接近1.7亿的互联网用户,而且在超过30%的成长,所以我们可以期望,在2年之内,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的网民,应该可以成为世界第一。

从发展的走势来看,我们有信心可以看到,中国将从经济大国,变成真正的经济强国。什么是经济强国的标志呢?我想我们应该不能仅仅靠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和制造的成本,而我们应该希望可以看到,经过了这未来的知识产权、科技实力还有产业的研发能力、创造能力,能够真正让中国成为一个世界的经济强国,经济最强的第一强国。

从信息产业来看,我觉得我可以看到,像这三个非常让人振奋,但是也需要把握的机会。

第一,当然是我们知道的中国的内需。中国的个人财富迅速地成长,国家的经济目标是希望能够在2020年之前人均GDP翻两番。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当然也会带来对信息技术巨大的需求。中国人口的基数是巨大的,成熟的市场和待开发的市场同时存在,这强大的内需,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的动力。如果说为什么我认为中国和相比有相当大的优势呢?很大的差别就是中国有非常强大的内需,而印度相对来说,这方面比较薄弱。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世界级应用。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多方面都开始了世界级的应用,比如说PC,比如说互联网,比如说数字家电还有移动通信。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美国在互联网的今天,是世界第一的呢?其实很大的程度上,美国的国防部在30、40年前提供了很大的经费,让美国的高校有很好的互联网的连接。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的科研开发了出来。而今天的中国,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对IT还是未来的互联网,还是对于数字家电,或者是对移动通信,都有了非常强而有力的基础技术的开发。所以,对于未来,中国能够把握诸多方面的技术,把握住全球的开发,我们是非常非常抱着信心的。而且,我们往往看到未来的应用模式,都过多地想下1年或者是2年。如果我们看未来的5年或者是10年,这些趋势是有重大的影响。出去我们回想在10年前,当我们用PC的时候,可能大部分的时间是在Office里面的。而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在浏览器里面,这就带来的很大的改变。那么这样的改变,从今天我所属于的Google公司在互联网行业,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每一个IT有关的行业,都有重大的改变。从一个IC芯片的角度来看,像intel、AMD这样的公司,他们开始重视的是服务端。因为我们现在每一个在浏览器里面的计算,其实都是在计算器上面做的。像Google这样的公司,已经成为的使用芯片和主机板最大的之一,当然我们还有庞大的主机,当然还有互联网的公司,同时把服务端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收费的方式,过是购买软件、软件升级,而今天的互联网软件是可以自动升级的,因为它可以传播互联网的最新版本,昨天遇到的问题今天够可以解决。从付费的方式过去是升级的方式付费,现在是广告付费。包括各个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今天大部分的收入都是广告,这个趋势以后还会延续下去。那么如果做市场,过去市场的投放主要是平面媒体。而现在,越来越多地是依靠网络媒体,是靠搜索其他的网络广告。他们是一个更直接地,有针对性的方式,他们可以接触到你们的用户群。那么未来的改变越来越多,那么中国能够把握这些趋势,就像在过去的10年中,众多中国的公司把握的趋势。无论是像新浪、腾讯或者是其他的公司,他们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成长,我相信在未来的10年里面,希望有更多的公司可以把握这些世界级的机遇,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第三个讲的是人才的创新,中国人非常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过去的5年之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研发方面增加了1倍的投入,根据中国政府的计划,中国更将进一步地提高研发方面的投入。在中国本地的人才是庞大的,如果整体的人才和教育的水平能够再上一个台阶,我相信这个科研的体系和产业的创新能力,也将得到迅速地提升。我个人曾经在微软、Google两个世界顶尖的公司服务过,这两个公司对人才是最挑剔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中,不管是5年或者是10年中,这两个公司在中国的研发部门,也变得非常庞大,它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许多其他IT的大户,像印度等等,所以这些都是对于中国IT人才的认可,所以中国创造将影响世界。

面对中国的这些机遇,本土的企业和跨国的企业都在响应,跨国的企业不断地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而且他们都向总部汇报。这包括了各国公司看到的对中国市场战略方面的承诺,而本土企业采用技术,通过品牌、灵活的运作、产品方案等等的方式,也不断在谋取做大。中国的市场虽然巨大,但是机会复杂,因为中国的区域是不平衡的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成熟的市场,也可以看到在发展中的市场。那么这两个市场都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也存在着竞争。

就像我开头讲的,中国的信息产业在迎接着一个很好的时机,而这个机遇是所有的企业,在发展机遇面前,我们期盼产业界可以共同发展,一起提升中国这个因素的全球的影响力。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我共享中国带来的影响力和机遇呢?这个话题是今天我想再深一步探讨的。根据我过去10年在中国的工作经验,尤其最近两年,在Google运营的体会,让我想分享一下三个重点。

我认为,第一共享机遇。中国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的考量。第二战略致胜,人才的战略才是最基础的。第三,迎接产业良性的发展生态,才能拥有市场和用户。

首先我谈一下长远的战略考量。所谓深耕中国市场,我们必须理解中国的用户的理念。中国的用户是非常庞大的,是非常复杂的,还有中国用户的特征。如果一个跨国企业只是想八国际的企业引入中国,做一些汉化的工作,他肯定是失败的。那么我们如果想做到了解中国的用户,我们必须知道这不是一日之功,必须是长期耕耘的。我们必须摒弃短视、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中国的市场做长远的考量,深耕本地的市场。首先,要满足对本地的需求,必须要有充分地耐心,必须要有全面、丰富并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线,这是成功的唯一方式。

其次,要对长远的投资回报有充分地信心。信心和耐心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的投资,不是为了马上得到高额的利润,那么这么做叫做投机,只能得到短期的利益。

第三,要对品牌的建设要有充分地恒心,不能假设一个世界的品牌,推入中国就自然成为世界级的品牌,一定要把产品做好再务实推广。
第四,既然要有长远的战略考量,就要对眼前的商业利益保持一种平常心,这样才能够经营出长青的基业。

对于我自己来说,Google进入中国才2年的时间,我们分享一下我们在2年的时间是怎样拥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的眼光,用耐心的方式,来耕耘中国的市场。当我们谈到本地化,尤其是本地化互联网的时候,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魔咒,是不是作为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了中国就不能成功呢?其实我对这个看法是否定的,虽然过去的公司碰到了问题,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他们的问题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急于盈利,有向大的盈利的压力,进入中国第一年就想赚钱,想增加流量,想获利,而用了投机的方法没有把基础做好。第二,总部不放权,缺乏灵活的运营,因而得到了失败。第三,对市场的不够了解。如果不了解市场,也不试着虚心地了解市场,就可能把美国的平台带入中国,做出了中国人不适用、不理解、不喜欢的东西。这样,失败是自然的结果。

所以,作为Google我们作为晚期进入中国市场的,也在其他的失败者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所以,我们和其他的国家做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创新了一个独特的中国运营的方式。我们总部对于中国的市场有相当大的投资,而且有长远的耐性,并没有施加短期盈利的压力,而且充分地授权,很多的决策是由中国的分部来做的。

比如说,曾经有人说,Google中国不敢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的视频业,但是已经在更改了。也有人说Google中国只是想做一个汉化的工作,只是把自己搜索的工作做好。其实,我们在中国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事情,而且我们做了很多的投资,这每一个投资,基本上是中国这边决定,我只要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总部。所以,这方面的放权,是很多其他的公司难以想象的。而且,还有一点在其他的国家并不做的,在中国做了,我们在中国增加了我们的优势,我们开发了很多的针对中国的产品,先做中国,再去日化和美化。这是对于中国的放权和决策权,我们认为这样的运营模式应该可以带来成功。同时,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的企业,希望走入国际。同时,我们在中国运营这三个重点,也适合于所有希望进入国际的中国的企业。中国虽然有特点,其实每个国家都有特点,做任何的国家,希望得到成功,无论是中国或者是美国的公司,都需要有耐心、授权而且理解当地的用户的需求。

最后我讲一下,我们花了什么样的功夫来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在过去的2年,我们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团队,这个团队是中国本土工程师。在中国的创新,我们是放权让工程师自己决定的。另外,我们还雇佣了一个团队,他们是心理学博士组成的,他们是专门研究客户的行为。然后,他们组成了几百位工程师,进入了二级、三级城市,到了我们的市级县,了解用户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还有,互联网公司利用网络来做实时的测试和决策,就是当我们想知道,用户喜不喜爱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版本,看到A的版本多还是B的版本多,所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我们知道他们喜欢哪个。所以,我们挖掘了中国的用户习惯,中国的网民只有美国的一半,但是中国的网民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对于社区的结构,还有搜索。美国的用户搜索主要是找一件事情,是有目的地去搜索,而中国大部分的搜索,更多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好奇心,是想对一个事物或者是人更多地探索和理解。那么搜索和探索,最合适的用户前面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些对于我们的网页也做了很多的修改。

当然,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收入或者是网民比较小,而且喜欢用到好网站的问题,这些我们都推出了符合中国网民的产品。最后,还有搜索质量。过去5周的搜索质量在2、3年前可能是不够好的,而这两个用户做的很多的工作,而且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我们也非常欣慰,现在我们中文的搜索质量,在各个第三方的评估中,都证实了是最好的中文的搜索引擎。

所以,这是花足够的时间去理解中国的用户,是一个长期的,需要耐心的,不能急迫的,但是最终会得到非常好的结果。所以,这方面我们觉得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这样的努力要花2年,我们2年前进入中国,我们培训、了解用户、开始做产品,现在才慢慢开花结果。那么2年前一定要对中国的用户有长期的承诺。当我加入公司的时候,我们公司的CEO曾经和我有一段交流,就是希望理解对中国是有耐心的,那么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将以长远的眼光赢得中国的市场,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有5000年的耐性”,所以这样,我才敢加入这个公司。

下面,我想谈一下人才的问题。创新致胜是人才的战略才是基础。要想实施长期的承诺,要想在任何市场得到胜利,那么人才一定是第一的要务,这也是制造到中国创造所必须要求的。中国的企业一贯非常重视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创新,我们不应该狭隘地定位为科研,或者是研究什么项目,或者是中国什么企业可以得一个诺贝尔奖。这种基础的创新应该留给高校来做,企业的创新应该是体现在他对于用户可以提供多大的价值。而且,创新不应该只是体现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在商业模式、管理创新,其实都是非常需要的。任何的一种创新,都会形成一种核心的竞争力。所以,除了一流的技术人才,也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比如说Google在美国,我们的广告都非常创新,你可以在一个题目上看到一个广告,是一个很困难的数学题目,让你回网站看对不对,如果答对了,你就可以看到一个招聘网站。所以,市场的招聘方面也有创新,所以一流的企业,希望在各方面得到非常能够创新的人才。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由于中国创造是要去市场竞争,但是由于中国的企业是立足于中国,所以希望储备立足于世界级的人才。我希望中国的企业有宏大的抱负,就是成为企业级的企业。今天的人才很大的程度,融汇中西是很重要的,所以吸引不同的人才进入公司,对于私人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公司进入市场也是很大的帮助。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一个外国在中国上市之后记者问他们,你们最难的是什么?他说我们最难的是寻找人才,他并没有说我们最难的是市场和竞争。

所以,Google进入了中国,我们把人才招聘放在第一位做。我认为Google第一位的挑战就是人才,我们从几个人发展到了去年底的200多人,现在是差不多500多人,我们的人才扩充进入的加速的状态。

Google的总部文化,是沿袭了个性和的特点,我们有五星级的大厨和健身房等等非常好的福利,同时让员工感觉到公司是那么在乎它,而且给它提供了非常创新的环境。所以,对于加入Google中国的人才来说,是Google最大的实力。

那么Google招到了500位的优秀人才,这也证明了中国的高校是在快速地进步。但是,我在这里想提出一点,如果中国希望成为创新大国,那么在教育方面还有待提升。我说过,如果我雇几百个人我来中国,但是我雇几百万个人我会去印度,大量的人才印度比中国要稍微略胜一点。中国如果以后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一定要大量地生产IT的创新人才。所以,我认为生产大量的IT创新的创新人才,我觉得要有一流的大学培训一流的人才,也要有一流的经费给一流的大学。怎么样让中国有几百个一流的学校呢?第一个,我认为高校要以更多的高质量教学为目标,扩招不能做得太多了,要能够负责把学生教成一流的人才。

第二个研究型大学和一般的大学分清楚,研究型的大学是世界级的,是要引入师资的。其他的学校,应该是一种职业化的,是应该理解客户的需求,也就是产业的需求,来培养那些能够有更快进入职能、职责所需要的人才。

第三个,我认为在学校的教学,可以更多地做到融会贯通,教导学生为什么,教导他们如何去应用。最后,我认为高校的教学,应该可以做到更好地平衡智商与情商的发展。

今天高校的教育,在智商方面做得相当好,但是在情商方面,我相信可以做得更好。

最后,我想谈的是产业生态的一些思想。

一个和谐的产业生态环境,它在价值链上应该有很多的环节。密切的企业应该可以彼此合作,而不是1、2家优秀的企业,更不是1、2家优秀的企业拼得你死我活,我们应该摒弃自相残杀。产业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用户,而用户可以使得经济持续良性发展。那么互联网,是我们所看到的发展最快的经济的领域,所以,它更需要良好的合作,距离来说,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它需要基础设施、内容提供商、应用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等链条的密切合作。这样才能够密切合作,才能够创新,才能够节省时间的成本。

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商业,它能够推动企业间的融合发展,它能够帮助中国的经济注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的企业未来要走出去,外国的市场也需要了解中国,所以互联网是最有效、最详细的信息的互动的平台。

那么今天,大部分的中文的网络公司,是专注于提供本地的服务,满足本地的需求。而像Google这样的跨国互联网的服务,和这些公司是非常好的互补。因为Google是一个非常专注的公司,而且是以技术为主的公司,所以当我们进入中国的那一刻,我们发现很多中国的公司,都主动地希望和我们合作。因为我们是专注于搜索,所以我们不论是和运营商、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的公司、C2C的公司,我们都和他们没有直接的竞争,所以,他们可以信任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另外,我们以技术为主,我们的合作伙伴是更理解他们的领域和他们的用户,所以在这两个方面也有互补的。因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信任我们的技术,希望我们的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同时,我们也信任他们对本土市场的理解,经过合作,我们设计出市场需要的产品。

所以,Google的创新,在本地推出了运营的模式,2007年我们与许多的战略合作伙伴,有了合作的增加。我们在门户网站新浪和腾讯合作,在社区与天涯合作,在出版图书方面,与十几家出版社进行了合作。而在线广告方面,我们也开展了一个非常符合中国特色的本地经销商的体系,来更深的理解中国的中小企业。那么经过了本地的经销商,他们也可以更好地运用Google的搜索器,同时可以利用在线的服务,对于这几个公司来说,有多种的渠道可以跟我们进行合作。

那么最后我谈一下移动。过去在移动方面我们往往碰到问题,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来自于手机的制造商和一些软件公司,他们独立地开发他们自己拥有的软件和操作系统。那么这种各自为政的发展方式,就意味这在移动业内的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就需要花更大的精力来实现不同系统的兼容。让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金融上,而不是花在用户的创新上。这种方法,让满足手机的服务得不到满足。

今后10月,Google开启了OHA手机代码,这个最大的特色是开源的,就是免费的。可以让手机的制造商或者是服务商,能够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操作系统和手机上面更好使用的软件。而且,可以基本上无偿地得到它的代码。那么这样的开发模式,让我们和很多公司,包括Intel、摩托罗拉、高空等众多的33家公司走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联盟,大家希望一起能够降低移动设备和服务的开发和分销的成本。这个目标如果能够达到,我们也希望能够让手机上网和PC上网一样快、一样迅速、达到一样的服务。

Google的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也说这种伙伴关系将有助于发挥移动技术的潜能,并为全球数十亿的用户服务,采用全新的方式激发移动业界创新热潮,将有助于形成全新的计算环境,改变人们获得和分享信息的方式。

最后,我们希望全体的信息产业,能够共进、共赢、共成长,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9-17 03:15 , Processed in 0.2293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