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8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开复直指创新误区:不能只看专利与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2 00:3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谷歌中国CEO李开复(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 创新“并不代表里面要有多少专利,发表多少论文,科学上有多少突破,科学杂志或在某某期刊上得到什么大奖”,“也不是太急迫的想赚钱”。7月11日下午,谷歌中国CEO李开复对腾讯科技表示,目前企业的创新存在许多误区。他认为,应该是能让用户“做过去未曾做过的事情”。



当天下午,由腾讯网主办,博鳌论坛、沃顿商学院及英特尔联合主办的“影响中国”夏季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李开复就创新话题接受腾讯科技专访。



腾讯科技:谷歌在面对很好的设想时,是如何通过一个个环节提出来,到经历批评和修正,最后变成很好的产品给用户?


李开复:谈到创新,在业界有几个相当严重的误解,或者有不好的作风。首先谈到创新,大家就想到科学、创新、突破,前人未曾有过,其实所有的创新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的,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前人的成就上做的,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当一个产品集合出来,它对用户有过去的产品未曾提供的价值,我认为这就叫做创新。


商业价值也好,用户价值也好,用户体验也好,并不代表里面要有多少专利,发表多少论文,科学上有多少突破,科学杂志或在某某期刊上得到什么大奖,或者几十年会得诺贝尔奖,这些不是我们做公司的应该专注的,更多的是大学、研究院考虑的基础创新。当我们谈产业的时候,给用户创造价值,让他们能做过去未曾做过的事情就是创新。


第二个创新走错的路,就是太急迫的想赚钱,当你还没有尝试一个想法行还是不行的时候,就开始算能赚多少钱,钱赚得够就不去做,过去任何创新如果用这个方法衡量今天都可能不去发生。鼠标,发明鼠标时你能预测今年赚多少钱吗,当GOOGLE第一个搜索引擎也不能预估赚多少钱。要看你多大程度能影响用户,所以你在一开始时机未成熟的时候想赚钱,这是第二个严重的问题。


谷歌创新的时候,其实有几个很特殊的地方,平常更多讲的是从下到上的创新,授权、不官僚、用脚投票,这些东西不多说了。其实刚才谈的这两个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是以用户为中心,衡量一个创新并不是看它有多少专利,而是看它能不能做过去没有做的事情,对用户有没有意义,而不是为了新而创新,而是为了用。


第二点创新不要求赚钱,觉得一个东西对用户有价值、有帮助,就先把它做出来,在互联网的时代,以后总有机会寻找商业和利润的空间,不急迫第一秒钟去做。



腾讯科技:有些跨国公司向总部汇报,会谈到新招聘员工、有多少研发项目等。您在向总部汇报时,集中在哪个方面呢?


李开复:我觉得其他大部分的跨国公司说得好听一点是全球的研发,说得直接一点是帮总部做外包,这样的工作当然是有价值,但是总部所看你这边雇了500个人,未来还要雇3000人,在中国雇会不会比较便宜,然后把什么技术能够外包到中国。如果这个是你做跨国公司的目标的话,当然你的衡量的目标应该是你雇了多少人,外包了多少技术,省了多少钱,研发的效率有多高。但是GOOGLE在中国做工程研究院主要的目的,第一是为中国用户创造价值,第二寻找这些价值在全球化的可用性。


现在我们70%的时间应该都是在做前者,30%是后者。当我们汇报时,当然要跟我们实际的工作是一致的。既然我们实际的工作是为中国用户创新,用中国用户做有用的产品,那我们的衡量标志也一定是中国用户对我们的产品的满意度、使用度,有些产品已经成熟了,比如广告产品,也可以衡量它的利润,但是大多数的衡量还是我们的搜索份额有多高,用我们的人有多少,然后用户的满意度有多高。



腾讯科技:之前一段时间,您很多的时间是用在招聘、挖掘人才上,现在占有多大的比重?

李开复:我觉得任何一个职业经理都应该至少把10%的时间用在招聘上,就算你现在没有对人的急迫需要。我现在可能在10%到15%之间,现在很多部门在做一些重要的职位招聘。至于对工程师的招聘,我不会花很多时间,因为现在对计算机科学的毕业者来说,谷歌已经是首选,最优秀的学生都会直接进来。所以很高兴看到这么快建立这么强的一个品牌。我也愿意花时间,但是短期,工程师和研究员方面的招聘应该不用太多的参与。


腾讯科技:您对目前谷歌中国的新品推出速度,还满意吗?

李开复:还不错吧,当然每一个人希望做得更多、更快。我希望我们科研的速度应该是有益的。我们发现GOOGLE有一套特殊的运行模式,确实是学习这套东西要花一些时间,如果有些项目,我们有更多总部的华人工程师参与,或者是更多有经验的工程师参与,还可以做得更有效,所以也非常希望招聘更多有经验的工程师参加。现在我们发现了这一点,除了本地招了200多名工程师之外,还去总部借了40多位工程师,他们现在都回国内了,提供了非常特殊的条件,让他们愿意回来,这样200多个本地工程师加上总部40多位工程师,我们对未来更看好。


腾讯科技:谷歌现在有手机平台研发,在这样的产品中,中国的团队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开复:要看类型,有些类型我们在做主导,比如相关搜索的技术、生活搜索、输入法、全球问答,很多很多。但在手机平台方面,我们是辅助。因为这个研发团队一直是在美国,中国团队是帮助开发在中国的应用。在全球团队跟中国移动的合作上,我们也扮演辅助的角色。


腾讯科技:谷歌进入中国前,媒体和市场对它有非常高的关注,但当进来之后,媒体也有很多质疑,直到最近谷歌产品开始不断后来居上,今天您是怎么看待这些关注与质疑?照这个速度看,什么时候谷歌会在市场上处于领先的地方?
李开复:首先是当时的质疑来自于什么,我觉得有很多的因素,其中之一是过高的期望。当我一个人来到中国的时候,大家就以为我一个人就可以编程,就成为第一。或者我一夜之间招到200名工程师,第二天就开始干活,第三天就改变技术,那是不可能。谷歌跟其他的公司有些不一样,其他公司有的在中国收购了一些公司,还有的是变了一位老板。当你是光杆司令从头做起的时候,再怎么说,你建立你的公司、合资、拿到牌照、招聘人员,在你干活之前,至少要花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时可能有一些我们的粉丝,有一些这种期望,也许我们没有沟通清楚,没有给我们一年半的时间,等了一年以后,觉得应该有突破性的改变,搜索频道应该有革命性的提升了,但是实际上时间我们是花了一年到一年半做基础工作,再花了半年左右看到结果。


所以从去年初开始我们就一直看到技术在升高,所有的盲测居于领先,今天整个搜索推出之后,一目了然可以看出谷歌的搜索是最好的。这是过去12到18个月我们看到的状况。当然搜索产品有所提升,超越竞争对手,我们认为在市场上应该是会慢慢被传播出去的,所以也应该带来相对的市场份额提升。我们也看到过去18个月市场份额确实提升,可能大约10%左右,我们也很欣慰。我相信如果照这个速度继续提升的话,应该是有朝一日可以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但实际上不敢做这种预测,因为我们会进步,别的公司也会进步,做一个预测可能不太负责任,但可以说,过去18个月我们都在提升,也希望以后继续提升。


腾讯科技:现在谷歌这么大,它在创新上有遇到哪些挑战?

李开复:创新上面,第一个挑战是我们的工程师年轻的多一些,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建立自信心。当然在最近雪灾和地震产品方面速度非常快、非常多的提升了他们的自信。第二,跟全球研发中心的协调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全球一共有40个工程研究院,在不的国家、不同的地方,每一个都在做各种不同的技术,如果每一个都是自立门户,彼此不协调,对公司资源是很大的浪费,但是如果一切都需要协调,那么会拖慢创新的步伐,所以我们希望在两者之间做一个平衡。(文/徐志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8-7-13 10:39:17 | 只看该作者
谷歌还是太低调了,低调的偶都看不过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7-13 10:39:50 | 只看该作者
已编辑删除

[ 本帖最后由 url 于 2008-7-13 10: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5-2-24 19:06 , Processed in 0.4270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