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时代信息焦虑 搜索引擎:大脑的延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10 23:2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青年记者



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传播学意义

    在信息时代,我们时刻浸泡在信息的海洋里,却又时刻面临信息过剩的苦恼。人们一方面被海量的信息淹没,一方面却又不知如何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信息焦虑。尤其在互联网络日益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今天,海量的贮存和科学的搜索是人们信息行为中两样最重要的能力。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其基于关键词匹配的信息检索机制为用户在瞬间搜寻出所需的相关信息,成为缓解人们信息焦虑最有效的工具。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与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如出一辙,即在已有的知识总库中采取特定的路径检取出与所需信息相关的其它信息,成为人们减少信息成本的有效工具,使得人们在面对网络媒介时,身体各部位的感官重新调整而趋向整体平衡。因此,在麦克卢汉关于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外化的论断基础上,我们说,搜索引擎是人类大脑的延伸。

    信息时代的信息焦虑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信息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互联网络就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传播技术。与其说互联网络是新近崛起的“第四媒介”,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媒介大熔炉。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性质,用视频弥补了广播的单调,用音频弥补了报纸的沉闷,用数据库弥补了电视的稍纵即逝。它是前所未有的集大成者,是所有信息和传统媒介的汇聚地。信息就像四处弥漫的空气一样,让人肆意地呼吸。

    但是,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信息激增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过剩和信息泛滥。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要“广、快、精、准”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就像一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著名诗句所说“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在这种信息困境中,人们普遍就产生了表征信息时代的特有心理现象:信息焦虑。由于在我们真正能够理解的信息与我们以为应该理解的信息之间存在着持续增大的鸿沟,因此对信息的饥渴感与焦虑感产生了①。信息焦虑表现为信息使用者在大量信息面前缺乏抽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焦虑的产生源于我们所理解的内容与我们期望自己应该理解的内容之间的差距。因为从本质上讲,我们每一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信息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或负载的信息量时,就会使人不自觉产生各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或紧张症状②。因此,当前文明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如何将泛滥无序的信息转换为有组织的知识体系,缓解人们内心普遍性的信息焦虑,使信息能够被更高效地理解和利用③。而互联网搜索引擎出现以后,我们不仅是在搜索我们想要的信息,我们更是在寻找秩序感,通过搜索、整理我们面前的世界,从而试图减低或者消除我们时时感受到的不可名状的焦虑感和恐惧感——一种现代社会中像背景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感受④。

    搜索引擎——人类大脑的延伸

    人们的任何信息行为都伴随有信息成本,信息成本是人们在获取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物力和财力等,分为信息采集成本和信息甄别成本。在电子传播以前的时代里,社会的媒介渠道处于稀缺或有限状态,对于各种媒介传递的信息,人们更多地都是处于全力吸收状态,而没有考虑信息的真实或虚假,有用或无用,信息成本主要侧重于信息的采集成本。因此,过去的时代是盛产媒介的时代,媒介即是信息。然而,自电脑和网络诞生以来,由两者结合而成的互联网络成了各种传统媒介的汇聚地,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的信息日益丰富以至于泛滥。由于有限的精力和能力,人们不再是全力吸收,而是有选择性地加以甄别,选取那些真实的,有用的,合乎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成本主要侧重于信息的甄别成本。因此,现在的时代是盛产内容的时代,搜索引擎就是帮助我们从海量信息中搜寻并甄别出真正“内容”的工具,从而满足人们节约信息成本的本能需求,并缓解过量信息带来的信息焦虑。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起源于传统的信息全文检索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还有就是“蜘蛛”系统,即能够从互联网上自动收集网页的数据搜集系统。它不断地搜集并贮存新信息,更新原有的数据库,就像人类大脑的记忆机制一样。如果说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表现为静态的话,那么互联网搜索引擎则因为“蜘蛛”系统而表现为动态,有着无限延展的可能性,这就是其向人类大脑演化的关键所在。

    从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来看,最为核心的两个要素就是“蜘蛛”系统通过搜寻新信息并更新原有数据库,和检索器根据用户的查询在索引库中快速检取出与之相关的信息。然而,我们人类大脑的运作原理也是如此。当大脑接受某个信息刺激时,接着就在头脑的记忆库里搜寻与之相关的若干信息,经过综合归纳后便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是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根据迪恩·休斯(Dean Hews)和萨莉·普米诺普(Sally Planalp)的看法,认知需要两个核心要素——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⑤。相对于互联网搜索引擎来说,认知结构就相当于数据库,两者都具有无限可能的更新性质。认知过程就相当于检索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智能化的检索路径检索相关信息,从而趋于技术模拟意识的可能。

    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系统中的信息,是个人通过接触和学习自然累积的知识总和。人类在理解任何信息的时候都需要大量的其它相关信息加以辅助,否则便无从反应。同时,又把最新理解的信息储存进原有的知识结构里,成为以后认知其它信息的辅助。正是因为认知结构的这种不断更新积累,才使得人类认知行为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数据库亦是如此,由于功能强大的“蜘蛛”系统辅助,可以定时从所有网页中搜寻到新的信息,然后贮存进原有的数据库里,为用户的搜索提供无限的可能。

    认知过程是头脑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机制。可归纳为七种主要的相互关联的过程,分别是集中、综合、推断、存贮、搜寻、选择和执行⑥。其中存贮和搜寻是对于所有其他认知过程至关重要的。虽然人类是有思想意识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大脑的搜寻机制也非常复杂,有线性的和非线性的,有逻辑的和非逻辑的。但是,互联网搜索引擎也早已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各种智能化的搜索路径层出不穷,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究会出现技术模拟意识的阶段。所有这些不断发展的智能化搜索方式无疑是搜索引擎作为人脑延伸的最好注脚。

    媒介——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早在30多年前作出的深刻洞见。他把人类任何技术的进步,任何工具的发展都看作是媒介的成长,看作是人体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共同延伸。然而,所有这些单个人体器官的延伸都只是一种外在的延伸,因为就人体接受信息的所有器官而言,可分为外在器官和内在器官。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皮肤的触觉等都是人体外在表面的器官,而中枢神经系统则是人体内在的器官。所以,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是一种内在的延伸,它是相对于耳朵、眼睛和鼻子等外在器官而进一步指向人体内在器官的延伸。对此,麦克卢汉也早有预言:“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electric technology)发展之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

    但是,他还曾说:“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知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到延伸一样”⑦。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当媒介的发展在以这种由外而内的方式经历过第一层和第二层人体延伸之后,接下来的延伸将会指向哪里?我们说是大脑。一方面,因为当互联网以其本质特性把时间和空间压缩掉之后,海量化的信息将从心理本能上使受众个体产生信息焦虑,而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其与人脑类似的工作原理,用各种智能化的搜索方式为受众个体处理信息问题,从而缓解信息焦虑;另一方面,无论是耳朵、眼睛和鼻子这些外在器官还是中枢神经系统这些内在器官,它们都只是作为获取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延伸,而控制这些渠道的则是人体的大脑,各种器官获得的任何信息都得由外而内地最终流向大脑,从而接受处理。互联网是由连接全球的网络和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电脑终端组成,当数字化技术把一切视频、音频和文本都融入电脑时,这些外在的电脑终端就等同于人体的耳朵、眼睛和鼻子,连接其间的这些内在的网络就等同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而以海量的数字化信息为知识库和以智能化的搜索方式为运作基础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就是掌控所有网络和电脑终端,为受众个体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网络大脑。因此可以说,互联网搜索引擎就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因为它,人类才能真正意义上在“赛柏空间”里畅意翱翔,在“地球村”里自由生活。(作者:雷赫/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刊于《青年记者》2006年第10期)

    注释:

    ①[美] :沃尔曼(Wurman,R.S.)著 李银胜等译: 《信息饥渴——信息选取、表达与透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程焕文:《信息污染综合症和信息技术恐惧综合症——信息科学研究的两个新课题》,《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6期。
    ③谢海光:《互联网时代与我们的使命》,《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8期。
    ④金兼斌:《搜索秩序》,《现代传播》,2005年第5期。
    ⑤ [美]斯蒂文·小约翰,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⑥ [美]斯蒂文·小约翰,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⑦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11-22 22:49 , Processed in 0.16644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