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秋天容易伤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2 14:0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大脑底部腺体——“松果体”可以分泌“褪黑素”,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会影响其分泌;而中医认为七情“悲”、四季“秋”同属五行金,故相互有所影响。然而秋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劝君切莫再言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4:06:2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秋季更容易伤感呢?

  进入9月,秋意渐浓。此时的秋风秋雨,除了给人们带来些许寒意,还容易引发一些人的忧伤情绪,即人们所说的“悲秋”。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有时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

  此外,“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的骤然下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低温抑郁症”。

  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切莫“秋雨晴时泪不晴”地自寻烦恼。秋天,乃“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大好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况且勤奋的工作和多彩的生活还会给金秋增添靓色。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自寻烦恼,不必失意伤感地“悲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6-29 10:46 , Processed in 0.1970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