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是教育部直属、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距今已有83年办学历史,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北外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成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当前,北外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传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致力于培养国家亟需,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语型、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建设步伐。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并须满足以下要求:在CSSCI来源期刊或北大核心期刊上已发表过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2024年网上确认最后日期之前出具已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原件或编辑部的“论文录用/发表通知”原件。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2)报名参加工商管理专业学位(MBA)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报考学业水平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1)欧语学院波兰语语言文学、罗马尼亚语语言文学、匈牙利语语言文学、保加利亚语语言文学、意大利语口译专业仅限本科相应语种专业的考生报考。意大利语语言文学方向、巴尔干研究方向、北欧研究方向不设专业限制。
(2)亚洲学院亚非语言文学专业(波斯语语言文学、缅甸语语言文学、印地语语言文学、泰语语言文学、朝鲜语语言文学、斯里兰卡社会文化、巴基斯坦社会文化、菲律宾社会文化、柬埔寨社会文化、马来西亚社会文化、老挝社会文化、印度尼西亚社会文化、韩国社会文化、缅甸社会文化)、朝鲜语口译专业、泰语笔译专业仅限本科是相应小语种专业考生报考。梵语巴利语语言文学方向允许跨专业报考;越南社会文化允许跨专业报考,但应具备一定的越南语基础,达到越南语专业本科二年级水平;亚非地区研究专业允许跨专业报考。
9.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教育部及我校规定的报考条件,我校将在网上确认和复试两个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取消考试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招网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网上报名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获得考试资格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网上报名时,须按照网上报名公告的要求正确选择报考点(重要提示:“报考单位”指考研志愿学校,“报考点”指2024年12月参加全国统考的考试地点。考生在提交信息和支付报名费前,务必认真核准所选择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信息;误报信息的考生若要正确报名,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10月28日前,重新注册、报名、缴费,逾期亦不再补报。
2.网上确认要求: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身份证件、非应届考生学历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学生证等原件再次进行资格审查,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复试时间一般在2025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以教育部当年划定的分数线为基础,依据考生初试成绩确定复试资格,以考生的总成绩(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名次排序择优录取。我校具体复试方案将于教育部分数线之后公布。
我校研究生除工商管理硕士设有非全日制学习形式外,其他专业方向均须全日制脱产学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包括翻译硕士<含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朝鲜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泰语、意大利语十个语种的口、笔译专业>、国际中文教育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全日制中文MBA>)学制均为2年。英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政治文献翻译方向、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口译专业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及各复语口译方向、国际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非全日制中文MBA)专业学制为3年。
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翻译硕士(包括英语笔译、俄语、法语、德语、日语、朝鲜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泰语、意大利语的口译及笔译专业)为20000元/年,翻译硕士(英语口译专业)为30000元/年;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为18000元/年;金融硕士50000元/年;国际商务硕士30000元/年;会计硕士为35000元/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为35000元/年;法律硕士为35000元/年;工商管理硕士(全日制)为64000元/年、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为66000元/年。
1.2025年硕士研究生统考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命题,原则上外语类专业按二级学科口径、非外语类专业按一级学科口径,详见《202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研究方向相关知识在复试时测试。
2. 我校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含“克拉玛依专项”,“克拉玛依专项”招生信息可咨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李老师,联系电话:0990-6633038。
4.报考定向类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复试时须出具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意见的公函。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者,后果自负。
说明:(1)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统考拟招生人数,不包含拟招收推免生人数。因教育部后期名额下达或实际录取推免硕士生人数变动,可能产生最终各专业统考招生人数变动情况;
学科代码及名称 | 专业
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代码及名称 | 所属学院 | 拟招生人数 | 统招考试科目 | 备注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 (01)英美文学 | 英语
学院 | 9 | ① 101政治 ② 二外(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611英语基础测试 ④ 811外语翻译与写作 |
|
(02)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外语教材研究 | 9 |
(03)美国研究 | 7 |
(04)英国研究、澳大利亚研究、爱尔兰研究 | 11 |
(01)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所 | 1 |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 (01)俄语语言学 | 俄语
学院 | 5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21俄语基础 ④ 811外语翻译与写作 |
|
(02)俄罗斯文学 |
(0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
(04)区域学(上海合作组织大学) |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 (01)法语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法 | 法语语言文化学院 | 5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31法语基础 ④ 811外语翻译与写作 |
|
(02)法语国家文学 |
(03)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 (01)德语语言学 | 德语
学院 | 11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41德语基础 ④ 811外语翻译与写作 | 含德语教学法倾向 |
(02)德语文学 |
|
(03)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
(04)德语国家外交与经济 |
(05)德语跨文化交流 |
(01)德语文学理论与文化学 | 外国文学研究所 | 1 |
|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 (01)日本语学 | 日语 学院、日本学研究中心 | 22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51日语基础 ④ 811外语翻译与写作 |
|
(02)日语教育 |
(03)日本文学 |
(04)日本文化 |
(05)日本社会 |
(06)日本经济 |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 (01)西班牙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 4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61西班牙语基础 ④ 811外语翻译与写作 |
|
(02)西班牙语国家文学 |
(03)西班牙语语言学 |
(04)西班牙语国家区域国别研究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 (01)阿拉伯语语言与翻译 | 阿拉伯学院 | 5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71阿拉伯语基础 ④ 811外语翻译与写作 |
|
(02)阿拉伯文学 |
(03)阿拉伯区域国别研究 |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 (01)意大利语语言文学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 2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81意大利语基础 ④ 881意大利语专业综合 |
|
(02)波兰语语言文学 | 1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82波兰语基础 ④ 882波兰语专业综合 |
|
(03)罗马尼亚语语言文学 | 2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83罗马尼亚语基础 ④ 883罗马尼亚语专业综合 |
|
(04)匈牙利语语言文学 | 1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84匈牙利语基础 ④ 884匈牙利语专业综合 |
|
(05)保加利亚语语言文学 | 1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85保加利亚语基础 ④ 885保加利亚语专业综合 |
|
(06)巴尔干研究 | 2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86巴尔干历史 ④ 886巴尔干文学 |
|
(07)北欧研究 | 1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87北欧历史 ④ 887北欧社会文化 |
|
(01)葡萄牙语语言文学 |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 1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88葡萄牙语基础 ④ 811外语翻译与写作 |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 (01)梵语巴利语语言文学 | 亚洲
学院 | 4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91亚洲语言基础 ④ 891亚洲语言文学专业综合 | 统一中文试卷,考生根据题目要求使用各自语种答题。 |
(02)波斯语语言文学 |
(03)缅甸语语言文学 |
(04)印地语语言文学 |
(05)泰语语言文学 |
(06)朝鲜语语言文学 |
(07)土耳其语语言文学 |
(08)斯里兰卡社会文化 | 5 |
(09)巴基斯坦社会文化 |
(10)菲律宾社会文化 |
(11)柬埔寨社会文化 |
(12)越南社会文化 |
(13)马来西亚社会文化 |
(14)老挝社会文化 |
(15)印度尼西亚社会文化 |
(16)韩国社会文化 |
(17)缅甸社会文化 |
(01)非洲语言文学 | 非洲
学院 | 1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92非洲语言基础 ④ 892非洲语言文学专业综合 | 692非洲语言基础须使用斯瓦希里语、祖鲁语、豪萨语或阿姆哈拉语进行作答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01)理论语言学 |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 11 | ① 101政治 ② 二外(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611英语基础测试 ④ 81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02)外语教育学 |
(03)语料库语言学 |
(04)汉外语言对比与翻译 |
(05)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
0502J1 亚非地区研究 | (01)东南亚地区研究 | 亚洲
学院 | 2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93亚洲地区概论 ④ 893亚洲地区研究理论 |
|
(02)东北亚地区研究 |
(03)南亚地区研究 |
(04)西亚地区研究 |
(01)非洲地区研究 | 非洲
学院 | 1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94非洲文化基础 ④ 894非洲地区研究概论 |
057000 区域国别学 | (01)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 | 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 | 13 |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695英语学术写作 ④ 895区域国别研究基础(中文答卷) |
|
(02)周边国家与区域研究 |
0502Z1 比较文学与 跨文化研究 | (01)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 |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 11 | ① 101政治 ② 二外(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613外国文学 ④ 813中国文学 |
|
(02)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
(03)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
(01) 比较文学与文化 | 外国文学研究所 | 1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0502Z2
翻译学 | (01)翻译理论与跨文化研究 | 英语
学院 | 5 | ① 101政治 ② 二外(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611英语基础测试 ④ 814英汉互译(笔译) |
|
(02)口笔译教学研究 |
(03)认知翻译研究 |
(01)口译理论与实践 | 高级翻译学院 | 7 |
(02)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
0301 法学 | 030101法学理论 | 法学院 | 22 |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711法学基础 ④ 821法学专业 |
|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0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基本理论 |
(02)教育法 |
(03)涉外公法 |
(04)青少年法治 |
030104刑法学 | (01)中国刑法 |
(02)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 |
(03)刑事诉讼法 |
(04)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
(05)刑事政策与犯罪学 |
030105民商法学 |
030109
国际法学 | (01)国际公法 |
(02)国际私法 |
(03)国际经济法 |
(04)国际航空法 |
(05)区域国别法 |
0301Z1知识产权法 |
0302 政治学 | 030201政治学理论 | 国际关系学院 | 22 |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721政治学原理 ④ 822政治学专业综合 |
|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
030207国际关系 |
030208外交学 |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 |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7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 8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含中共党史党建方向)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0401
教育学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国际教育学院 | 13 |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 |
|
040104比较教育学 |
040106高等教育学 |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
040110教育技术学 | 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 | 2 |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 050101 文艺学 | (01)马克思主义文论 |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2 |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731 语言综合卷(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④ 824中外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
|
(02)西方文论 |
(03)中国文论 |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01) 语言政策与规划 | 6 |
(02) 语言习得研究 |
(03)语言学研究 |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 (01) 汉语语法研究 | 5 |
(02)文字学 |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 (01)先秦至唐宋文学 | 3 |
(02)元明清文学 |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 (01)中国现代文学 | 2 |
(02)中国当代文学 |
(03)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 |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1) 中外文论比较 | 5 |
(02)中外文学比较 |
(03)世界文学 |
0503
新闻传播学 | 050301
新闻学 | (01)国际新闻 |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 9 |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741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 ④ 825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
|
050302
传播学 | (01)国际传播 | 9 |
(02)国际视听传播 |
(01)中国传统戏剧对外传播 | 艺术研究院 | 2 |
0603
世界史 | 060300
世界史 | (01)世界地区国别史 | 历史
学院 | 4 |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
|
(02)世界通史与专门史 |
(03)全球史与中国 |
(04)中国与周边区域关系史 |
0202 应用经济学 | 020204金融学 | 国际 商学院 | 7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26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英文作答题目分值占比为30-40% |
020206国际贸易学 |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 (01)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4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27管理科学基础(计算机综合必考,统计学和管理学选其一) | 计算机综合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 |
1201Z1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 国际 商学院 | 10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27管理科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必考,统计学和管理学必选其一) | 管理科学基础英文作答题目分值占比为30-40% |
1201Z2数据科学与全球治理 |
1201Z3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1201Z4 大数据与商务分析 |
1202 工商管理 | 120201 会计学 | 国际 商学院 | 6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28工商管理基础(微观经济学、管理学) | 工商管理基础英文作答题目分值占比为30-40% |
120202企业管理 |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 简介 |
英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 英语学院是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首批博士点(1981)、博士后流动站(1985)和重点学科点(2002、2007)。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学、语言学教学与研究传统优势基础上,逐步向英语国家国别和区域研究、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拓展,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团队,教学和学术研究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在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在全面介绍语言本体研究的同时,注重语言的应用研究。在本体研究方面,开设句法学、语音学、形态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核心课程,使学生对语言的本质和演化规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开展研究方面较为突出。应用研究方面侧重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注重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培养学生开展实证研究的能力。在外语教材研究方面,着重关注外语教材研究理论和方法、外语教材编写、使用和评价、外语教材发展史、中外教材比较等内容,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和实证研究的能力。 英美文学方向以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各重要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思潮为主线,关注小说、诗歌、戏剧领域的重要作品以及相关文学现象,深入探究作家、作品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注重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结合,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突出跨学科、跨领域的发展趋势。 英语国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美国研究、英国研究、澳大利亚研究、加拿大研究、爱尔兰研究,采取跨学科、多学科的路径在对象国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注重相应国家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和政治经济发展与中外关系领域的现实性问题研究的有机结合,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外交战略。 本专业注重对研究生进行学科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与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和学生交换等合作机制。毕业生在外交、对外传播、国际文化交流、国际经贸和英语教育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
外国文学所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 外国文学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是国家教委(今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校级研究机构,王佐良先生曾任第一任所长。研究所下设英语文学、德语文学、法语文学和比较文学四个教研室和《外国文学》编辑部,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所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所设的二级学科之一,以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为主要方向,教学依托研究所的学科和师资优势,体现前沿性和交叉性,将英美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文学和文化理论研究相结合,注重文学文本与历史文化语境、文本与理论的互动,强调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视野,以期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本研究方向毕业生除在国内外继续读博深造外,大多已进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闻出版等领域工作,并成为其中的骨干力量。 |
俄语学院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2) | 俄语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1981年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最近一轮全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估中,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的组成部分,俄语语言文学获得A+等级。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依托于俄语学院,设有俄语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和区域学四个研究方向。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现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讲师12人,97%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100%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俄语语言文学是俄语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近年来,俄语学院以俄语+非通用语建设为契机,不断向东斯拉夫和中亚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拓展,在复合型高端俄语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外语外事人才。 俄语语言学,主要研究内容:现代俄语通论、俄语语义学、俄语修辞学、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等。 俄罗斯文学,主要研究内容:俄国小说史、俄国诗歌史、俄国戏剧史、俄罗斯与西方文论、俄罗斯文学经典研究等。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主要研究内容:文化学理论、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思想史、俄罗斯艺术史、中俄文化比较等。 区域学(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主要研究内容:区域学导论、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外交、俄罗斯社会、中亚区域研究等。 |
法语语言文化学院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3) | 研究方向1:法语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法 含括2个研究领域:(1)语言学基础理论,如法语语法研究、法语词法研究等;(2)外国语言文化教学与教育研究,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式方法,一专多能,视野开阔,综合素质优秀,能够胜任教学、科研、翻译以及其他与本学科方向相关工作的人才。 研究方向2:法语国家文学 学习法国文学和法语国家与地区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了解法国文学和法语文学的嬗变和发展,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文学批评方法,从事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 研究方向3: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法语学院拥有30多年开设国别区域研究方向课程的经验,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良好的思辨与研究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课程包括西方政体、欧盟研究、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方法论与实践、中法关系等,研究地理区域覆盖法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和非洲20多个法语国家。 |
德语学院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4) |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以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德语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下设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德语国家外交与经济和德语跨文化交流五个研究方向。本专业重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与国际同行保持着密切的教学合作与学术交流,保持学科的前沿发展水平,重视培育研究生的学术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具有高尚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严谨扎实学风、专业本领、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用德语阅读本学科经典专业文献,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学习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口语和书面语应用能力,能够使用第二外国语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此外,初步具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视野广阔、责任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目前,本专业与德语国家多所大学(如德国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耶拿大学以及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等)保持着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与南京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合作的“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双学位项目”已历经17年,多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本专业鼓励研究生参与全国性及国际性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搭建了较好的学术发展平台。 |
外国文学研究所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4) | 外国文学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是王佐良先生倡导、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校级研究机构。研究所下设英语文学、德语文学、法语文学和比较文学四个教研室和《外国文学》编辑部,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 德语语言文学是研究所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所设的二级学科之一,以德语文学理论与文化学为主要方向,与德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德语文学研究方向紧密合作、优势互补。 本研究方向是国内最早系统讲授西方文论和文化学的教学研究机构,始终紧密结合西方文论与文化学研究,将十八世纪以来的德语文学置于思想史与文化历史语境中来考察,教学依托研究所的学科和师资优势,体现研究的前沿性,强调问题意识和跨学科视野,通过对文学与其他话语交互关系的考察,达成对文学与文化现象的认识,以期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学术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独立的研究能力。 本研究方向毕业生除在国内外继续读博深造外,大多从事高校教学、科研,新闻出版工作,并成为其中的骨干力量。本专业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 |
日语学院 日本学研究中心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56年,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同时招收翻译硕士,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日语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教育部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于1985年合作建立的教学科研机构,201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日本研究中心。北外日语学科建立60余年来,培养了近2000名硕士、博士等高层次、高质量的日语教育和日本研究专门人才。为推进中国的日本学研究、加深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服务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外日语语言文学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6人,设有日本语学、日语教育、日本文学、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日本经济等6个主要研究方向,与日本数十所知名高校签有交流协定,定期开展学术合作,优秀在校生均有机会赴日中长期留学。2023年本学科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日人文研究青年领军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进一步拓展了优秀学子赴日进行高层次深造之路。 北外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具有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高水平的师资科研团队、丰硕的科研成果、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生源、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丰富的日文图书馆藏、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在教学中注重对研究生进行学科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着力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后备军以及各行各业的中坚人才。 |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7) |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是全国第一个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也是全国第一个获得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本专业属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具备硕士研究生导师资质的教师共1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西班牙语学术型硕士(学制3年)分为4个研究方向:西班牙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西班牙语文学、西班牙语语言学、西班牙语国家区域国别研究。 西班牙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注重翻译理论研究,在追踪翻译研究前沿课题的同时,着重探索汉西互译的特点与规律,培养具有扎实双语功底、深厚人文素养、跨学科研究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水平笔译和口译人才。 西班牙语文学方向以西班牙、拉美文学各重要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思潮为主线,重点关注小说、诗歌,兼顾戏剧领域的重要作品以及相关文学现象。在全面了解西班牙和拉美文学概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作家、作品蕴含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意义。注重把西班牙语文学和语言文化研究相结合,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突出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优势。 西班牙语语言学方向在全面掌握语言本体学说的同时,注重语言的应用和实证研究。既讲授普通语言学、语言学概论、西方语言学流派等理论性课程,更引导学生探究语言本质,并且获得本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学术成果。 西班牙语国家区域国别研究方向既注重主要对象国的政治或经济课题,也开展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还涉及中西、中拉关系中的现实问题,为中国“走出去”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 |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葡萄牙语语言文学(050209) | 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始于1960年,是国内最早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2007年开设葡萄牙语硕士课程,是全国第一个拥有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19年成为国内第一个葡萄牙语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成为国内首个培养应用型葡萄牙语翻译专业硕士(MTI)人才的单位。 本专业始终服务国家战略,致力于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国际视野开阔、专业素养良好并且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重视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学术成果丰硕,特色优势显著。国内高校葡萄牙语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大学葡萄牙语》《新编经贸葡语》《商务葡语》《葡汉汉葡口译教程》等均由本专业教师主持编写,并撰写专著、译著、论文、咨询报告等,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若干。 专业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完善,开设有对象国文学、语言、教育、外交、翻译等研修性课程;注重以研促教,依托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和《中拉互鉴》国际学术期刊等平台,开展高质量的葡萄牙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备研究生导师资质的共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博士1名;国际化办学,本专业与对象国多所大学及相关科研领域专家建立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研究生在读期间有机会赴对象国学习和交流。 |
阿拉伯学院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8) |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于1958年建于外交学院,1962年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1981年独立成阿拉伯语系,2015年更名为阿拉伯学院。1981 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992年被批准进入北外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院师资队伍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梯队结构合理,是国内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界的一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跨学科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适合对阿交往的有关工作需要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阿拉伯语,具有较强的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能够掌握本学科经典的专业文献、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本专业下设阿拉伯语语言与翻译、阿拉伯文学及阿拉伯区域国别研究等3个研究方向。 阿拉伯语语言与翻译方向在全面介绍语言本体研究的同时,注重语言的应用研究。在本体研究方面,开设语法学和语用学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阿拉伯语的本质和演化规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引导学生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开展研究。翻译研究侧重中阿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视角探究中阿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对比研究。 阿拉伯文学方向以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文学各重要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思潮为主线,重点关注小说、诗歌、戏剧领域的重要作品以及相关文学现象,深入探究作家、作品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同时,注重阿拉伯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结合,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突出跨学科、跨领域的发展趋势。 阿拉伯区域国别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阿拉伯国别研究、阿拉伯历史研究、阿拉伯社会文化研究、中东问题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采取跨学科、多学科的路径,着重关注阿拉伯地区国家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和政治经济发展与中外关系领域的现实性问题研究的有机结合,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外交战略。 本专业注重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知识系统训练,与多所阿拉伯国家的著名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换合作机制。毕业生在外交、对外传播、国际文化交流、经贸和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
欧语学院 欧洲语言文学 (050209) 波兰语语言文学 | 北外波兰语专业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办学历史最久、教学科研实力最强、人才培养层次最齐全的波兰语教学和研究基地。1990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1年成立的波兰研究中心,更是日益成为中国开展对波兰研究和交流的重要窗口。 波兰语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成果丰硕,出现了以易丽君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目前教研室有中外教师共5名,高级职称2名,有博士学位3名。同时教研室与波兰教育文化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国际交流频繁。该专业在波兰文学翻译与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近年来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研究等领域也取得丰硕成果。 波兰语专业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到国外进行留学深造。通过三年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波兰经典和现当代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国际上对波兰文学研究的成果和现状,较好地解决语言学习、教学和翻译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波兰文化、艺术、历史、政治中的某些领域有深入了解,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有一定新意的研究。 |
欧语学院 欧洲语言文学(050209) 罗马尼亚语语言文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罗马尼亚语专业是我国高校力量最强、水平最高、层次最全的罗马尼亚语人才培养基地。1956年,根据中罗文化合作协定,北外开设罗语专业(布加勒斯特大学汉语专业同年成立)并招生,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非通用语本科专业之一。多年来,该专业秉承优良教学传统,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教学活动从未中断(包括“文革”期间)。1984年、1999年先后开始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形成了涵盖本、硕、博的教学层次。罗马尼亚语专业专任中国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者占75%。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指向性课题若干项。2017年,依托该专业建立的罗马尼亚研究中心获教育部备案。 罗语专业多年来与罗马尼亚教育部、罗马尼亚语学院、布加勒斯特大学、雅西大学、罗马尼亚文化中心、罗马尼亚驻华使馆等相关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鼓励教师、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和合作,以此提高罗马尼亚语专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目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在校生可享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赴对象国留学深造。 60余年来,罗语专业培养出包括1名副部长、5名驻外大使在内的大批英才。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5名以及近300名本科生和代培生,主要供职于国家部委、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以及大型跨国企业等。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欧洲语言文学 (050209) 意大利语语言文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专业创建于1962年,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优势明显,教师梯队建设合理,2015年成立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研究中心,专门从事语言文化与对象国研究,以及中意文化交流工作。2019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外交、外贸、外事、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教育等人才,近年来,还为全国各高校培养了十余名高水平的意大利语教师和专业负责人。 目前本专业有8位中国教师,其中教授1位,副教授5位,讲师2位,获得博士学位者7位。 本专业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发展特色,课堂与社会有机衔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深造机会;在全意大利语言教学、实践和科研领域都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国内大学意大利语专业和语言课程普遍使用的教材《大学意大利语教程》《新视线意大利语教程》《走遍意大利》《意大利语语法》和《意汉词典》等均由本专业教师主持编写。 2016年以来,本专业教师获得鲁迅文学奖(翻译奖)1名,意大利国家翻译奖4名,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1名,北京市师德模范先锋称号1名,全国非通用语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6人次,北京市教学竞赛二等奖1名,此外还有3人获得意大利国家荣誉骑士勋章。本专业学生在全国意大利语学科竞赛中屡屡夺冠。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欧洲语言文学 (050209) 匈牙利语语言文学 | 北外匈牙利语专业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匈牙利语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研究单位。通过科学、系统、专精的教学活动,为国家外交、经贸、文化等领域培养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一流匈牙利语人才。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暂停招生)。与此同时,专业开展匈牙利国别研究,包括匈牙利语言、文学、二语教学、历史、文化、政治等方向。2017年依托本专业建立的匈牙利研究中心获批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4名中国教师,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人。此外,长期聘有匈牙利政府派遣的文教专家1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匈牙利罗兰大学、匈牙利巴拉什学院、佩奇大学等有着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学生在研期间可公费或自费赴匈牙利留学深造一年。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我校以及匈牙利大使馆、匈牙利文化中心组织的各项外事活动,提高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大多在外事领域就职,如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中联部、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近年来,烟台万华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些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北外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多就职于国内各大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欧洲语言文学 (050209) 保加利亚语语言文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保加利亚语专业创立于1961年,同年起招收本科生,199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本专业所属的北外欧洲语言文学二级学科被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保加利亚语专业是我国水平最高、师资最强、层次最全的保加利亚语人才培养基地。近60年来始终服务国家战略,致力于培养专业语言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广博,能适应外交、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新闻、国防等各领域工作的高端人才。毕业生中有大使、参赞和驻外记者等。 保加利亚语专业重视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学术成果丰硕,特色优势显著。已出版的教材和辞书曾获得北京市和教育部的奖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若干。专业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完善,开设有对象国语言文学、社会历史、政治外交、翻译及中保文化交流等研修性课程;注重以研促教,建有保加利亚研究中心,是我国从事保加利亚研究、开展中保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职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国际化办学,本专业与对象国多所大学及相关科研领域专家建立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研究生在读期间有机会赴对象国学习和交流。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欧洲语言文学 (050209) 巴尔干研究 | 巴尔干研究硕士培养方向下设于欧洲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本研究方向依托的罗马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希腊语等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在学科建设方面已较扎实的积淀和成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是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搭建开放式巴尔干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培养高素质巴尔干研究专门人才是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务。中心成立以来,联合我校巴尔干地区相关语种的教研人员参与建设,利用我校巴尔干语种全、教学底蕴深厚、国别研究起步早、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邀请该地区知名学者和世界一流高校及国内顶尖的巴尔干学者担任中心特聘研究员,开展讲座、课程建设、学术研讨、博士生联合培养等,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跨学科研究,不断深化我国与巴尔干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努力为推动中国巴尔干关系走深走远提供智力支持。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欧洲语言文学 (050209) 北欧研究 |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60年代设立瑞典语专业,2001~2006年陆续增设芬兰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专业。2014年北欧研究中心成立,2017年冰岛研究中心、丹麦研究中心、芬兰研究中心、瑞典研究中心等北欧国别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机构为培养相关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提供广阔的教学和实践平台。2018年我校与芬兰坦佩雷大学签署《北欧研究同等学力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开设北欧研究同等学力联合培养项目,项目和合作平台建设为北欧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 北欧研究为“欧洲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下设的方向。目前北欧五国语种专业教师共 11名,外国专家4人,其中包括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3人。还有波罗的海三国语种的专业教师共4人。相关语种专业、北欧研究中心及各北欧国别研究中心聘请的十余位客座教授,也共同参加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此外,与北欧五国十余所高校签订有校际交流协议,为学术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北欧研究关注北欧地区的研究热点,以政治、历史和文化研究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具有跨学科的特征,教学内容丰富,涵盖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国际合作丰富,学术交流多样,旨在培养国家急需的,既对北欧地区的语言文化有一定了解,对该地区有全面完整的认识,具备较高科研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
亚洲学院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0) | 亚洲学院拥有一批精通亚非国家语言并具备对象国及区域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开展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即语言文学和社会文化。 “语言文学”方向主要围绕语言学和文学开展研究和教学活动。开设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经典导读、语言比较研究、语言引论、语法学、文化交流史、语言研究方法等核心课程。本方向根据各语言国别情况在语言学或文学方面有所侧重,引导学生认识亚洲国家语言和文学的发展演进历史,探究亚非国家语言学的特点和内涵,经典作家作品及其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围绕语言和文学文化领域中国和各对象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等。 “社会文化”方向主要针对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各国别的特点分别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深入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国别研究能力,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和外交战略。 本专业注重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在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方面,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荷兰莱顿大学、马来西亚马来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及学术机构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拓宽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的渠道。 |
非洲学院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0) | 亚洲学院拥有一批精通亚非国家语言并具备对象国及区域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开展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即语言文学和社会文化。 “语言文学”方向主要围绕语言学和文学开展研究和教学活动。开设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经典导读、语言比较研究、语言引论、语法学、文化交流史、语言研究方法等核心课程。本方向根据各语言国别情况在语言学或文学方面有所侧重,引导学生认识亚洲国家语言和文学的发展演进历史,探究亚非国家语言学的特点和内涵,经典作家作品及其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围绕语言和文学文化领域中国和各对象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等。 “社会文化”方向主要针对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各国别的特点分别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深入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国别研究能力,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和外交战略。 本专业注重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在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方面,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荷兰莱顿大学、马来西亚马来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及学术机构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拓宽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的渠道。 |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211) |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体单位,是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国家高级外语人才培养基地。本学科以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大数据视野下的外语及外语学习研究为三大基础研究方向,在此框架下设置五个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外语教育学、语料库语言学、汉外语言对比与翻译、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培养的硕士生应当具有流利的外语语言技能和较全面的外语语言知识,了解本学科及其特定方向的基础理论及最新进展,掌握基本研究方法,遵守学术道德与规范,为在相关学科攻读博士学位或走向相关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专业下设五个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和前期要求分别如下: 1、理论语言学方向:熟悉语言学理论体系,具备扎实的语言分析和研究能力。入读前熟悉普通语言学知识,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有一定的了解; 2、外语教育学方向:有一定的外语教学实践经验,了解语言教与学的核心理论,具备初步的语言教学研究能力; 3、语料库语言学方向:熟悉语料库语言学的核心理念及方法。了解基于语料库的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思路,具备一定的语料收集、加工和分析能力; 4、汉外语言对比与翻译方向:了解汉外语言的异同,具备专业从事英汉、汉英翻译的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入读前熟悉普通语言学知识,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汉外对比有一定的了解; 5、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方向:了解国外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主要路径和方法,关注社会语言学研究动态,语言学基础知识扎实。
|
亚洲学院 亚非地区研究 (0502J1) | “亚非地区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于2015年获教育部备案,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于2016年度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亚非地区研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目前学科点有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学术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多项,教育部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出版学术著作若干部。亚非地区研究已经形成了以亚非本土语言为依托,以亚洲和非洲宗教、社会、民族、文化、政治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特色,在国内外学界具有较大影响。 亚非地区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通过综合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宗教学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研究亚洲、非洲历史及现实问题,服务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制定相关对外政策提供依据、决策参考,为我国与亚洲、非洲国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丰富我国相关领域学科建设,提升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 目前,亚洲学院的亚非地区研究专业下设四个方向:东北亚地区研究、东南亚地区研究、南亚地区研究和西亚地区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亚洲宗教研究、亚洲现当代问题研究、亚洲地区人类学研究、东方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等。研究生毕业去向一般为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中联部、新华社、电视台、报社、企业和高校等,就业领域宽,市场需求大。招生不限语种,欢迎跨学科报考。 |
非洲学院 亚非地区研究 (0502J1) |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地区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于2015年获教育部备案,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于2016年度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亚非地区研究已经形成了以亚非本土语言为依托,以亚洲和非洲宗教、社会、民族、文化、政治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特色,在国内外学界具有较大影响。 2019年9月,原亚非学院扩建为亚洲学院、非洲学院两个学院。非洲学院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外语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爱岗、积极进取、精通非洲国家语言并具备对象国及区域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25%,博士学历的教师占67%。非洲学院同时开展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致力于培养国家战略需要的复合型、复语型人才。 2021年起,非洲学院面向全国招收“亚非地区研究”专业“非洲地区研究”方向硕士生。亚非地区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本专业通过综合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研究非洲历史及现实问题,服务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制定相关对外政策提供依据、决策参考,为我国与非洲国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丰富我国相关领域学科建设,提升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 |
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 区域国别学 (057000) | 区域国别研究是自主设立的二级交叉学科硕士点。该学科立足中国,对世界其他一个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进行综合或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外国语言文学与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探索关于国家、区域和全球问题的系统知识体系和理论方法,揭示区域国别历史、现状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区域国别研究专业依托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设立,致力于探索外语、国别区域、学科知识与方法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10月,是集科研、教学、政策咨询与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型智库,现有教职员工22人, 其中教授5人, 副高级职称专业人员5人,同时,整合全校40多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的资源,共同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区域国别研究专业招生面向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新闻传播学、法学等专业,以及有一定区域国别研究知识积累的其他专业毕业生。该专业积极探索与国内人文社会科学A+学科的协作机制,联合开设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法制和国际传播等方向课程;面向世界一流大学、重要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向学生提供留学、实习和对象国田野调查机会;建立校内导师与实践导师或国际导师联合指导的机制;尝试文理交叉,引入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工具;突出全球广度,培养学生在区域与全球治理、周边与边疆研究、世界政党与政治、中国对外传播等领域分析、解决重要现实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可培养在我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从事国际交往相关工作(如外交、经贸、人文交流等)的专门人才,以及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和政策研究等岗位所需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包含以下研究方向: 1、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理论;全球指数研究与开发;企业全球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等。 2、周边国家与区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周边外交研究;跨境语言与文化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亚太区域研究;南亚地区研究;中亚地区研究等。 |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0502Z1) |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是目前国内设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唯一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类二级学科点。本学科以北外独特的学术资源与国际化办学实力为依托,以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为平台,凝聚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从事跨文化研究和海外汉学研究的高水平中青年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教学梯队。本学科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高端人才为目标,培养既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高层次国际交流或高校优秀师资输送人才。 本专业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相关人员报考。 (1)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 本方向全面研究海外汉学/中国学发展的历史、人物和著作,使学生系统掌握世界主要国家汉学/中国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特点,为他们从事国别汉学/中国学的个案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借鉴。通过重点研究各国汉学家/中国学家的学术活动和成果,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轨迹和路径,认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这三个方向是比较文学学科下面的国际文学与文化关系领域的三个研究方向。中英文学关系研究关注英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关注西方的文学与副文学文本是如何塑造中国民族与文化形象的;中华经典英译研究关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经典的英译者、译本及其在域外的影响与接受。 (3)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本方向以中外关系为背景,从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梳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总结中外文化的融通现象,从跨文化研究立场分析与理解中外文化的交融与对话,关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路径和特点,彰显中国文化为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
外国文学研究所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0502Z1)
| 外国文学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是国家教委(今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校级研究机构,王佐良先生曾任第一任所长。研究所下设英语文学、德语文学、法语文学和比较文学四个研究室和《外国文学》编辑部,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所设的二级学科之一,以比较文学与文化为主要方向。王佐良先生是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比较文学与文化方向教学秉承他所开创的传统,依托研究所的学科和师资优势,体现前沿性和交叉性,在跨文化的视阈下,强调文学研究的世界性眼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理论分析能力,扩大其知识面,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研究能力。本研究方向毕业生除继续读博深造外,大多已进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闻出版等领域工作,并成为其中的骨干力量。 |
英语学院 翻译学 (0502Z2) | 翻译学专业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依托,195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2007年设立翻译学专业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设有翻译研究中心和《翻译界》编辑部,负责教学与科研的组织工作, 与国外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等合作机制,常年邀请国际著名翻译研究学者来校讲学,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在我国翻译学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翻译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涵盖跨语言、跨文化过程涉及的翻译现象和规律,翻译理论、翻译教学和翻译应用研究,翻译研究前沿课题等领域,探索与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前沿学科领域,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外交战略。本专业教学与研究特色鲜明,其翻译理论与跨文化研究、口笔译理论与应用研究、社会翻译学研究、翻译教学研究、认知翻译研究等在国内外翻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本专业重视硕士研究生的英汉语言功底与英汉互译能力、中西翻译理论素养与翻译研究兴趣,注重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学科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翻译研究与应用人才。毕业生在翻译研究、翻译教育、外交外事、国际经贸、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
高级翻译学院 翻译学 (0502Z2) |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学科是该专业国家首批博士点(1981),首批博士后流动站(1985),全国高校首批重点学科点(2002、2007)。该学科长期以来坚持以文学、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基础,在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进行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该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包括博士生指导教师5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多数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出版多种翻译理论或实践研究成果,有的曾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日内瓦欧洲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从事过口笔译翻译工作,或为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提供会议翻译服务,具备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长期以来,该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也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翻译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学科注重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学科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强调专业学习与语言训练、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翻译研究与实践人才。毕业生在外交、对外传播、国际文化交流、国际经贸和翻译教育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本学科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等国的多所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有着长期合作,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双学位、师生互换、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本专业在高级翻译学院开设的两个方向为: (1)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学习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国内外重要翻译学流派;文化翻译研究;翻译史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翻译认知研究;社会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国内外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以及相当数量的口笔译实践课程。 (2)口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学习口译认知过程与口译结果研究;口译能力研究;口译教学研究;社会学视角的口译研究;口译与技术研究;国内外口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等,以及相当数量的口笔译实践课程。 |
法学院 法学理论 (030101) | 法理学专业以法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比较法研究、国别法研究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研究法的产生、法的演进过程;搞清楚法与政治、法与经济、法与道德等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法的制定、法的施行、守法等理论问题。结合北外的优势,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法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各国法律制度中好的思想、制度,为我所用,为一带一路服务。 |
法学院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3)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以培育具备问题意识、创新思维、思辨精神和探索的公法学人为目标,通过对域内外宪法和行政法律文本、宪制和行政法律实践的比较研究,培养具有公法思维、国际视野、多元治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端涉外法律研究和实务人才。 学院依托北外多语种国别区域研究优势,通过开设中国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中国公法前沿、比较宪法比较行政法、区域行政法以及全球化与公法等课程,打通传统国内公法与国际公法、公法与私法界限,介绍全球化背景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的发展趋势,认识不同国家基本权利保护和行政法律制度;通过开设宪法案例研习、部门行政法、网络法等领域法相关课程,关注公法在教育、文化等公共事务领域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借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思辨能力与研究能力,提升其个人学术潜质和就业竞争力。研究方向包括比较宪法、比较行政法、部门行政法(教育行政法、人工智能与行政法等)、全球行政法与区域行政法等。 |
法学院 刑法学 (030104) | 主要研究刑事立法、司法与执法的基本理论与实务以及跨国犯罪与国际刑事司法与执法合作、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惩处等内容,重点培养公检法司、纪检监察部门、公司法务部门与涉外律师行业亟须的“法律+外语”高端刑事法律服务人才。 |
法学院 民商法学 (030105) | 民商法学专业注重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培养学生开展实证研究的能力,突出跨学科、跨领域的发展趋势。 |
法学院 国际法学 (030109) | 国际法学专业重点培养国际公法、国际商事交易、国际娱乐与体育法、国际税务等方向的专业人才。该专业注重紧密贴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思路、语言与法律并重的研究引导、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实践锻炼,引导学生打造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提升国际法律规则应用能力。 |
法学院 知识产权法 (0301Z1) | 知识产权法教学与科研是北外法学院的重点发展学科,本专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总体上的国际化、外向型的特点相契合。学院目前在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方面,有总体偏向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完整的课程设置、丰富的社会交流与合作、以及来自实务界的强大支持。知识产权专业的毕业生们,具有法律与外语双重优势,就业前景良好,工作能力和态度得到实务界的广泛认可。 |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理论 (030201) | 本专业致力于研究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话题包括中西方政治哲学、现当代政治思想、国家治理理论等。政治学理论是北外政治学“十四五”积极建设方向,目前已形成布局完善、结构合理、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教学和科研队伍。依托北外无可比拟的外语优势和广阔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本专业已形成了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精研中西经典文本、广通国内外政治实践的学术氛围。在政治思想和国家治理等领域获得多项国家级项目,产出了诸多重要学术成果。 |
国际关系学院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2) | 本专业立足比较视野,探索政治生活的不同组织形式,关注国家的起源与性质、政体的类型与变迁、政党体制、政治与经济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等重要议题。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101个语种的外语优势,借助北外现有的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以及3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所搭建的学术网络和交流平台,北外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形成了大国与发展中国家并重、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并举的特色,并就美国、欧盟、非洲、东南亚等国别区域产出了一批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学术成果。 |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 (030207) | 本专业主要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相互作用及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的历史、现状及规律,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研究对象涉及民族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关系行为体,研究内容包括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厘定国际关系学的学科范畴、建立理论范式的知识谱系、掌握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的基本操作、了解国际关系学的核心议题与主要议程、分析国际局势的前沿热点。 |
国际关系学院 外交学 (030208) | 本专业依托学校的外语优势和外交官校友资源,形成了以下研究特色:一、中国外交,包括中国外交思想与实践、首脑外交、中外关系研究等;二、区域国别外交,聚焦重点区域及关键国家的外交关系,包括欧盟、东盟、美国、日本等;三、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包括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文化与国际关系研究等。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国外交历史与当前政策、了解世界主要国别与区域政治与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与国家外事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悠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持单位。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优势和学科特色,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理念,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帮助学生夯实本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同时,注重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聚力突出比较研究特色,即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中外执政党建设比较研究、中外意识形态比较研究等。 |
国际教育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2) | 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交叉性研究的特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外语学科改革、外语教师发展、外语教学课程及教学设计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生培养目标在于较全面系统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独立开展外语课程与教学方向的相关研究,成为具有较强外语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外语教育人才,能够在教育机构、科研部门、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外语课程与教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
国际教育学院 比较教育学 (040104) | 比较教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以国别研究为基础,包括对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与地区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及实践、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公共政策、智库发展与建设、国际教育法制等的研究与比较;对国际教育发展规律与趋势的研究与预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既了解国际教育前沿动态又能密切联系本国实际,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在国际组织、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
国际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040106) | 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高等教育发展与战略、高等教育法律与政策、高等教育质量与保障、高等教育发展要素研究、高等学校治理与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等。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基本问题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的教育科学。培养掌握国内外高等教育思想及相关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在国际视野中审视、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具备较强的政策分析与评价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阅读和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际组织、教育机构、科研部门、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
国际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8) | 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学科涉及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经济学和职业教育法制与治理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是学院回应国家战略和需求而新增设的二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和跨学科知识、较强的外语阅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一定科研创新能力,在国际组织、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及新闻出版等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合作和管理工作的科研人才和实际工作者。 |
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 教育技术学 (040110) |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教与学实践,从而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学绩效提升的兼具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与自然科学学科属性的教育学二级学科。其所在教育学一级学科是以教育研究为基础的规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学科分类建制。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19年5月6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此基础上,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将发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结合其在语言智能教学、多语言自然处理、多语言脑科学、多语种语料库、外语健脑强智等方向的师资优势(专职教师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兼职教师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的潜力,建设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与智慧教学环境设计两个方向。通过对两个研究方向的研究与探索,服务于外语教育理论与当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1)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该方向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探究(外语)教育、在线学习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并研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多模态(语言)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及学习行为,创新和丰富技术赋能外语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 (2)智慧(外语)教学环境设计:该方向立足于(外语)教育过程中的环境和技术视角,聚焦于互联网+背景下(语言)学习的变革,研究智能化(外语)教学环境的理论模型、构成要素、关键技术,能够在研究中对智慧(外语)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应用和实践,推动(外语)教育技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文艺学 (05010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2)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3)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5)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08)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51年,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2011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机构有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创办有《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人文丛刊》等学术刊物。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无论在学科梯队、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硬件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文艺学:本专业是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文学的内在规律和外部规律,包括文学的本体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文学的起源、创作、存在、发展、评价的整个过程,以及世界、作家、作品、接受诸因素。文艺学不仅有助于认识文学,还能够指导文学实践、推动文学研究、促进文学评论。 本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 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 西方文论:西方古代近代文论;西方现当代文论。 3. 中国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现当代文论、文艺思潮;域外中国美学与诗学。
应用语言学:本专业关注语言及语言应用研究,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跨学科,除语言理论研究外,还涉及应用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语言政策与规划、教育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主要探索语言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既可以独立从事中文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又能够从事中文国际推广工作的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 语言政策与规划:国别语言政策;国际中文教育政策;语言生活;国家语言能力。 2. 语言习得研究:中文二语习得;中文母语者语言习得。 3. 语言学研究:理论语言学;语料库;社会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本专业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系统(包括书面语和口语)与文字系统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和现实状况。以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汉语言文字本体研究,基于历时的维度和比较的方法,结合国际语言学研究的学术发展趋势,揭示汉语言文字发展和演变的实质。 本专业下设两个研究方向: 1. 汉语语法研究:语法学;中西语言学史;汉外对比下的词汇语法研究。 2. 文字学:古文字学;出土文献语言学。
中国古代文学:本专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及其发展历史,包括历代作家作品、各种文学体裁的演变、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各个时期文学的传承关系、文学与其他历史文化现象的关系等。立足文本阅读与理解,并借助北外强大的外语优势和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追踪国内外学术前沿,旨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造就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下设两个研究方向: 1. 先秦至唐宋文学:散文及辞赋研究;诗骚及汉魏六朝诗歌研究;乐府及词学研究;唐宋诗歌与诗学;唐宋科举与文学。 2. 元明清文学:明清诗文地域性与流派思潮;元明清小说的文体与风格;元明清戏曲文本解读与理论阐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专业以二十世纪至今的中国文学及其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观照,注重分析作家与作品、思潮与流派、文类与期刊等特点与趋势,以及中国文艺政策的演变脉络,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化、思想、艺术、科技潮流的多边互动,在对全球性文化趋势的整体把握中,考察在地化、本土性的中国经验。 本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作家作品研究;文学流派研究;文学与外来文化研究。 2.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与意识形态研究;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 3. 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文学思潮研究;文学批评研究;文学与社会转型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本专业以中外文学比较为重点,以全球视野和跨国别、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以不同民族、不同国别和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吸收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新成果,研究不同文学文化的共同规律与差异特征,促进中外文学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与互补,弘扬中华民族文学文化。 本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 中外文论比较:中外文学理论和思潮比较研究;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理论和思潮研究。 2. 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学发展研究;中外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中国文学文化海外传播与海外汉学研究。 3. 世界文学:世界文学思潮研究;国别文学研究;世界作家作品研究。 |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050301) | 国际新闻方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北外校训“兼容并蓄,博学笃行”为指导,以北外的多语种、多文化丰富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前瞻性地培养我国亟须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复语型、复合型新闻学研究人才,拥有全媒体技能的国际新闻报道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从事国际新闻、跨国跨文化新闻和媒介研究,熟练运用英语或其他任何一种外语开展新闻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北京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外语教学优势为依托,以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复语型、复合型全媒体新闻实务教学为特色,致力于培养熟悉我国国情和国际传播规则的多语种、全媒体、跨文化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 (050302) | 国际传播方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北外的多语种、多文化丰富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前瞻性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语型、复合型传播学研究人才,拥有全媒体技能的国际传播项目策划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从事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和实施,熟练运用英语或其他任何一种外语开展传播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国际视听传播方向以聚焦国际视听传播领域的理论探索和业务发展,立足国际视听传播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影像叙事能力和融媒体传播技能,聚焦视听内容生产、传播、管理和营销等操作流程,打造外语好又上手快、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我国中国故事讲述和国际话语权提升提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
艺术研究院 传播学 (050302) | 中国传统戏剧对外传播方向培养熟练使用至少一门外语,熟悉中国传统戏剧,通晓当代国际艺术和文化传播规则,掌握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对外传播行业从事高层次管理与实践工作的懂戏曲、能翻译、会传播的复合型人才。 |
历史学院 世界史 (060300) | 世界地区国别史 研究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历史,特别关注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特点与不同发展道路,探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总结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世界通史与专门史 旨在对世界历史进行整体性和专题性研究,前者探讨与人类整体历史相关的课题,后者对人类历史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 全球史与中国 以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史等为主要研究领域,重视对中文文献中的外国史料和外文文献中的中国史料的综合整理和利用。 中国与周边区域关系史 研究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以及中国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史,深入探讨亚太区域各国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 |
国际商学院 金融学 (020204) 国际贸易学 (020206) | 金融学专业关注货币金融、国际金融、金融市场与机构等方面的理论发展,对金融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关注中国企业在金融活动中面对的风险及管理、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等。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北外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优势,结合北外在多语言、跨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关注区域金融合作、国际金融合作、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融资等问题。 国际贸易学专业结合国际贸易前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实践,关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理论发展与政策实践,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企业跨国经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注重发挥北外国别区域研究学科优势,关注区域与国别经济、区域与全球治理、中国与主要大国经贸关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关系等问题。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综合采用数学、统计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或借鉴其他自然科学方法揭示管理活动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改进和优化管理过程的学科。 本学科将管理科学前沿理论与北外的语言文化学科优势相结合,形成复合型、国际化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研究方向注重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交叉,研究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学习数据获取、管理与应用的相关技术,实现大数据驱动下的创新研究与实现。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智能语言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咨询评估机构、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智能信息处理等工作。 |
国际商学院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1201Z1) 数据科学与全球治理 (1201Z2)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201Z3) 大数据与商务分析(1201Z4) |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专业注重学科的交叉和创新性,以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导向,在货币流动性等宏观因素对资产价格的作用机制,最优证券设计及金融产品定价,能源衍生品及其期权定价,非正规金融的风险及其治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与监管风险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数据科学与全球治理专业针对全球治理体系中世界经济复苏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注重计算机科学、计算科学、统计学及人工智能等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在新兴技术与创新发展、国际贸易与全球产业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形成了交叉科学前沿问题研究特色。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和跨文化挑战,研究关注全球供应链联合订价与运营管理、快速响应生产管理、供应链最优合约设计、供应商关系投资组合管理、国际物流运输调度与优化、网络均衡分析与优化管理等问题。 大数据与商务分析专业主要研究如何在具体商业领域中应用大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结果呈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将经济、贸易、金融、运营与管理等学科知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方法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精通数据的商业价值,既具有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的专业水准,能够独立完成对实际问题的数据分析,注重经济、金融、管理知识的熏陶,也关注大数据分析方法、人工智能技术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训练。 |
国际商学院 会计学 (120201) 企业管理 (120202) | 会计学专业主要研究现代会计理论以及相关领域理论与技能,注重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功底,能熟练应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识别企业面临的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政策选择、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等问题,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研究能力,适应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国际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会计专业人才。 企业管理专业注重将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与前沿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相结合,培养熟悉现代企业运作和商业模式,有现代经营意识和商业敏感,富有创新精神、综合决策能力和战略发展眼光,掌握极佳的沟通能力,能够应对在跨文化和国际化时代企业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的具有一流英语水平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
英语学院 英语笔译 (055101) | 英语学院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许多师生参与过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北京奥运会申奥报告等翻译工作。为满足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的需要,英语学院在2007年开始建设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并成为国家首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试点单位。笔译方向目前设有高级人文翻译和政治文献翻译两个方向。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符合职业特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学院英语笔译设两个方向——高级人文翻译和政治文献翻译,其课程互通有无、互相兼容,设置全面、精细,涉及翻译概论、文学翻译、政治文献翻译、中国文化英译、法律翻译、文件翻译、影视翻译、经贸翻译、新闻编译、翻译技术、翻译与本地化、翻译和权力关系、政治话语口译等诸多领域。 本专业毕业生都需要以一、两种外语为基础,具备坚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严格而有效的口笔译知识和技能训练,在相关领域达到高效的口笔译实践工作能力。高级人文翻译方向中的人文翻译隶属大人文概念(与自然科学对应),以英语学院优势学科为基础,涵盖文学、文化、新闻、外交、经贸、法律、政治、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注重核心素质培养和高端翻译能力训练。政治文献翻译方向属于国家急需人才专门领域方面的高端训练,兼顾笔译和口译。为响应国家需求,培养国家急需的专业人才,北外英院于2021年设立MTI政治文献翻译专业,2022年正式招生,培养与国家时政文件、政策、法规译介、中央党史文献译介、国际会议国家领导人发言、中国外交外宣、中外经贸文化合作相关的专门翻译人才,力求打造具备一流翻译实践能力以及基本理论和政治思想素养过硬的专业毕业生。 本专业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师指导与校外专家点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等多种形式。 本专业强化实践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毕业生能从事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跨国公司、企事业单位所需的著作翻译、文件翻译、交替传译、外事服务等各类外语相关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包括研究、实践与教学一流的校内师资,也包括外聘的业界资深人士。本专业与业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众多翻译领域的重要机构成为学生实习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外文局、外交部、新华社、外研社等)。 |
专用英语学院 英语笔译 (055101) | 本翻译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接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求、应对未来战略竞争的应用型高级笔译人才。本项目既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思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项目注重有效发挥专用英语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将专门用途英语与翻译技能相结合,具体开设法律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科技翻译、旅游翻译等应用型翻译类课程。同时,本项目注重挖掘学生的学术研究潜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专业水平高的应用型法律、商务、新闻、科技、旅游等领域的高级翻译人才,能够从事国际组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所需的笔译和跨文化沟通等工作。 |
英语学院 英语口译 (055102) | 英语学院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很多师生参与过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北京奥运会申奥报告等翻译工作。为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的需要,2016年英语学院在笔译方向的基础上建设翻译硕士英语口译专业。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符合职业特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学院英语口译专业(高级口译)的课程设置全面、精细,涉及口译概论、国际会议口译、模拟会议口译、同声传译基础、英汉交替传译、汉英交替传译、基础口译、技术写作与翻译、外交外事口译、政论文献翻译、翻译与本地化等诸多领域。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包括研究、实践与教学一流的校内师资,也包括外聘的业界资深人士。本专业与业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众多翻译领域的重要机构成为学生实习单位(外文局、外交部、新华社、外研社等)。 本专业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师指导与校外专家点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等多种形式。 本专业强化实践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毕业生能从事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跨国公司、企事业单位所需的国际会议口译、交替传译、外事陪同、旅游口译、译前供稿等各类与外语相关的工作。 |
高级翻译学院 英语口译 (055102) | 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为1979年设立的联合国译员训练班,自成立以来已为我国培养超过两千余名的高端翻译人才,为联合国贡献的中英翻译人才长期居世界第一。2008年,高级翻译学院加入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彰显其国际一流翻译学院的地位。 高翻学院专职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强。多数老师曾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日内瓦欧洲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或其他国际机构从事过口笔译实践工作,或为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提供会议翻译服务,具备丰富的翻译实践和教学经验。长期以来,该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也占据重要地位,高翻学院编写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高级翻译学院在翻译硕士英语口译专业下设置14个研究方向,其中两年制的包括:(1)中英会议口译;(2)中英口笔译;(3)翻译与人工智能。三年制的包括:(4)俄英汉口译;(5)法英汉口译;(6)德英汉口译;(7)西英汉口译;(8)日英汉口译;(9)阿(拉伯)英汉口译;(10)韩英汉口译;(11)泰英汉口译;(12)葡英汉口译;(13)意英汉口译;(14)翻译与国际传播。 中英会议口译方向为高级翻译学院传统优势方向,传承联合国译员训练班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口笔译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进入国际组织及国内机构服务。 中英口笔译方向更加凸显高级翻译学院一直以来“口笔译并重”的培养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兼顾笔译实践,但课程仍以口译为主。 复语方向研究生由两个外语所属学院联合培养,时间分配为英语翻译学习两年,非通用语种翻译学习一年。 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为高级翻译学院与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培养项目,整合两个学院优势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翻译功底,提升国际传播素养,培养译写结合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翻译与人工智能方向为顺应翻译技术发展浪潮新设立的方向,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翻译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旨在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专业人才。主要课程包括英汉翻译课程及编程、算法、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等。 本专业教学采用课程学习与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教学形式有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等多种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 |
俄语学院 俄语口译 (055104) | 俄语学院翻译方向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俄语翻译硕士(MTI)的学科方向。总体目标是培养爱国敬业、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富于创造力与创新精神,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家重要领域战略需求,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俄汉、汉俄翻译人才。毕业生应能熟练掌握口、笔译技能,熟练运用俄语,英语水平六级以上,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能独立承担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跨国公司、企事业单位所需的多领域会议同声传译、交替传译、文件翻译、外事等语言服务工作。 本专业招生对象为俄汉双语基础好、俄语基本功扎实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入学考试采取每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与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口、笔译实践能力考查。 本专业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研究方向分为“会议口译”和“口笔译”。采用课程学习与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指导教师或校外指导专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等多种形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思辨能力培养,着重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学习者主体意识。 俄语学院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全部拥有国际教育背景,具有国际视野以及较强的翻译实践与研究能力。凭借优良的教学传统、一流的师资和完备的教学体系,俄语学院持续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 |
日语学院 日语口译 (055106) | 2013年,日语学院开始招收翻译硕士(MTI)日语口译方向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MTI课程的主讲教师均具备丰富的口笔译经验,其中,核心课程教师多次担任国家大型会议的同声传译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笔译工作。同时,学院还定期聘请行业导师为在校学生授课。日语学院和日本樱美林大学合作于2017年启动了国内第一个专门面向日语MTI学生的留学项目。日语学院拥有新华社“日本专线”等固定的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稳定而丰富的实习机会。 经过十年专业建设,日语学院MTI专业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在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均在国内日语MTI领域处于领先地位。MTI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包括外交部、新华社等国家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
法语语言文化学院 法语口译 (055108) | 法语口译专业下设法语会议口译、法语口笔译两个方向,注重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法语翻译专业硕士于2011年开始招生,口笔译培养模式综合高效。教学上,主要运用能力教学法,努力实施“三结合模式”:实践研讨和职场模拟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专家培养相结合。教学注重实践,加强翻译技能训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所有学术型硕士的课程均向专业硕士开放,帮助学生建构全面和基础牢固的知识体系。 |
德语学院 德语笔译 (055109) 德语口译 (055110) | 本专业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口、笔译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 本专业教师具有优秀的理论素养,口、笔译实战经验丰富,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严谨扎实的学风,良好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翻译人才,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及对外开放战略大局服务。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深入的实践练习,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翻译工作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形成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工作的能力、流利地使用德语进行工作的能力和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外事、管理以及其他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岗位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 目前,本专业与德国波恩大学、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建立了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
亚洲学院 朝鲜语口译 (055112) |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国内率先开设朝鲜语口译专业的几所高校之一。本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体系成熟,注重学生翻译理论知识的培养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风、学风优良,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4人,讲师2人。 在教学过程中,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口译、笔译实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采用课程研讨、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强教学实践,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实务。 本专业为学生开设了口译、笔译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修满学分后有资格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本专业学生的学位论文同样强调翻译理论与翻译实际相结合,学生们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撰写翻译实践报告或翻译研究论文。朝鲜语口译、笔译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独立地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西班牙语笔译 (055113) 西班牙语口译 (055114) |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是全国第一个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也是全国第一个获得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本专业属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具备硕士研究生导师资质的教师共1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 自2015年开始培养应用型西班牙语翻译专业人才,即西班牙语翻译专业硕士(学制2年),分为两个研究方向:西班牙语笔译和西班牙语口译,主要培养高级笔译和口译人才。教师具有丰富的口笔译实践经验,专门设有政治和外交翻译、经贸翻译、科技翻译、文学翻译、社会文化翻译等课程,进行大量的双语互译训练和实战翻译,适应职场对高水平翻译的需求。 |
阿拉伯学院 阿拉伯语笔译 (055115) 阿拉伯语口译 (055116) |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于1958年建于外交学院,1962年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1981年独立成阿拉伯语系,2015年更名为阿拉伯学院。1981 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992年被批准进入北外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院师资队伍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梯队结构合理,是国内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界的一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本专业旨在培养有较强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阿拉伯语口译人才;具备扎实的阿拉伯语语言基础、系统的翻译专业知识、熟练的翻译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在国家机关、外宣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组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毕业生能够独立承担所在单位的文献和文稿的翻译与审校或出版机构的外语编辑工作;或具备承担正式场合的谈判、采访和会议的交替口译及同声传译的能力,或承担译前文字稿件的翻译准备工作等能力。 |
亚洲学院 泰语笔译 (055117) |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全国第一家开设泰语笔译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从2015年开始面向国内外泰语学习者招生,目前已经招收了五届学生,共30人。其中中国学生既有来自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泰语专业本科的应届毕业生,也有来自于国内其他高校的泰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而泰国学生既有来自于泰国政府、军队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泰国知名高校的中文专业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的学生应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鼓励具有不同学科与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对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传统,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培养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良培养过程。目前本专业有专职教师5人、外国专家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获得者2人,副高级职称获得者2人,讲师2人。专业也经常邀请泰国知名高校的外国专家也共同参与培养过程,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将口译、笔译实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结合时事热点,与时俱进。本专业为学生开设了口译、笔译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修满学分后有资格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本专业学生的学位论文同样强调将翻译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原文,对其进行翻译并总结,撰写翻译实践报告。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意大利语口译 (055120) |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专业创建于1962年。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是全国唯一具有意大利语博士培养能力的单位。201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自2021年开始招收意大利语翻译硕士(MTI)。 意大利语专业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优势明显。目前本专业在职教师8人,教师梯队合理,6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8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专业教学与研究涉及语言、文学、历史、艺术、社会学、翻译、国际政治等领域。本专业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发展特色,课堂与社会有机衔接,课程体系完善,国际合作紧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深造机会;在意大利语翻译教学、实践和研究领域都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本专业在翻译教学与实践方面成果卓著,专业教师多为国内一流的意大利语口、笔译翻译专家:前任和现任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意大利语翻译研究会会长和秘书长;2018年1人获得中国文学翻译最高奖项——鲁迅文学奖(翻译奖);教师长期担任中意两国领导人和重要人士的翻译,并为奥运会、世博会、博鳌论坛、20国峰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口笔译、交同传语言服务。 近60年来,本专业始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广博,能适应外交、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新闻、国防等各领域工作的高端翻译与语言应用人才。 |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葡萄牙语笔译 (055121) 葡萄牙语口译 (055122) | 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始于1960年,是国内最早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2007年开设葡萄牙语硕士课程,是全国第一个拥有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19年成为国内第一个葡萄牙语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成为国内首个培养应用型葡萄牙语翻译专业硕士(MTI)人才的单位。 本专业始终服务国家战略,致力于培养掌握扎实的葡萄牙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的基础理论、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葡萄牙语-汉语口译和/或笔译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风、学风优良,具备研究生导师资质的共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博士1名。教师具有丰富的口笔译实践经验,聘请业界专家、职场行家做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授课任务、开设主题讲座并指导学生的实践和学位论文。 葡萄牙语翻译专业硕士(学制2年)分为两个研究方向:葡萄牙语笔译和葡萄牙语口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实践、实训环节,具备良好的校外实践条件,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满足就业市场对高水平翻译的需求。 |
国际商学院 会计 (125300) | 本专业要求具备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多变的商业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从事高层次会计管理工作所必备的国际视野、战略思维、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数字化时代新思维,熟练掌握和运用数据处理技术,支持企业正确决策。 |
国际商学院 工商管理 (125100) | 本专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面向科技时代和多元文化环境,培养掌握工商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处理跨国机构中的跨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具有卓越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够熟练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和写作专业论文;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胜任力的企业家和高级管理者。 |
国际商学院 金融 (025100) | 本专业要求具有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了解金融市场前沿发展,熟悉定量分析方法,具备从商业角度使用和开发数据的能力,能够实现在金融、风险和决策中计算技术的价值,通晓跨国金融机构运营机制和风险管理,掌握跨国公司资金运作规律和财务管理知识,适应全球资本市场发展,擅长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处理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中的跨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 |
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务 (025400) | 本专业要求掌握国际商务和跨国经营基础理论,通晓国际商务规则与惯例,具备在不同商务环境下分析当地市场、当地商务环境与消费者行为并进行决策的能力,具有制定适合当地环境的跨国经营战略、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能力;要求有适应全球复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语言、政策与法规环境的能力,有较强的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具有组织协调国际商务工作的领导潜质;适应国家开放和发展的需要,有开拓贸易业务、进行跨国投资、从事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开展海外项目运营和国际商务谈判的能力。 |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 (045300) |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全国第一批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高校之一,2007年开始招生。本专业的特色及优势: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本专业不仅开设有丰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也开设有多样的实践课程。该专业毕业生除 具备良好的汉语言、文化素养,同时也掌握跨文化交际、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所必需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多渠道教学实践机会。国内中外学生同炉共融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北外承办的23所孔子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国外教学实践机会。 (3)具有学科交叉、实力雄厚的学科梯队。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视野开阔,海外进修与教学经历丰富,专业素质扎实的学科梯队。多位学科带头人研究成果突出,在学界极具影响力。 |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与传播 (055200) | 新闻与传播方向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以北外的多语种、多文化丰富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国家亟需的复语型、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研究人才。 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国际传播专业人才。与高级翻译学院合作,培养既擅长讲中国故事,具有跨文化沟通与传播能力,也能承担媒体机构、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跨国公司、企事业单位所需的翻译、外事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出版方向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新闻出版传媒业的国际出版专业人才。以北外的多语种、多文化丰富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国家亟需的复语型、复合型、专家型国际出版研究人才。 国际艺术传播方向培养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方向经典专业文献,熟悉中国国情及国际文化事务,了解新闻传播界与艺术界最新发展态势,能从事国际文化艺术传播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活动的后备人才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当今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复语型、专家型的国际文化艺术传播人才。 |
法学院 法律(非法学) (035101) | 法律硕士的培养以培养复合型、实践型、国际化法律人才为核心办学目标,对教学各环节予以改革和创新,实现法律专业教学和外语教学互动互补,使学生全面掌握法律专业知识,以及独立从事法务工作的能力,深入掌握处理国内民事、刑事、行政、知识产权以及国际关系、国际贸易、投资与资本市场等法律规则与基本实务,力求培养既懂中国法律,又懂语言对象国法律,同时具备全面的国际法律视野、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法律人才。 法律硕士课程由中外法律实务专家双语授课,突破专业限制,突出国际化导向和应用型特点。法学院拥有高学历、高度国际化背景的教学团队,以及外国法专家团队,均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和丰富的海外法律从业经验。我校法律硕士培养实行学术导师与实务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学术导师在科研方法、学术规范、学科前沿等方面对研究生予以引导和指导,实务部门导师着重培养研究生分析、解决和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法学院拥有丰富的国际化学术资源和科研合作平台,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法学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建立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法律实践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