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oogle“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 火鸟”纪念Logo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7 21: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17日GOOGLE发布纪念LOGO“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 火鸟”。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温斯基(俄文: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1882年-1971年,又译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史特拉文斯基)是俄国作曲家,20世纪现代音乐的传奇人物,革新过三个不同的音乐流派: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序列主义。被人们誉为是音乐界中的毕加索。


          斯特拉文斯基的名字在乐迷中不会再觉陌生了吧,因其在二十世纪音乐史上的地位早已板上钉钉,发烧友们不会在他的音乐响起时一惊一乍了。斯特拉文斯基有点像画家毕加索,在艺术界中扮演了一个变色龙的角色,一生风格数变。不过花样翻新尽在形式语言,不涉社会现实,也并不怎么能触及思想和灵魂。尽管他也写过诸如《圣诗交响曲》等宗教题材或《浪子的一生》等关于人生的作品,在总体上还是倾向于形式大于内容。所以进入二十世纪中后,形式语言五花八门,斯氏的风头便被新一代的后浪盖过,作品听来便有“隔夜”之感,常新的反而显得旧了。在同乡肖斯塔科维奇身上,我不会有这种感觉,作品多写一时一事,但深刻隽永,历久常新,何因?因肖氏紧贴了时代的脉搏,狠触“人性”这根敏感的神经,把握住了关于“永恒”的主题。总之,在斯氏之后,现代音乐进入了空前繁盛的繁殖期,论深度,论广度,论极端性,都有佼佼者,斯特拉文斯基便较少有人提了。不过这倒无损他“始作俑者”的历史地位。他后来的作品尽管不乏珠玉之作,但深刻者不多,能留在爱乐者(包括我)心目中的,还是早年的三部芭蕾舞剧。


          在这几套斯氏赖以扬名立万并继续为其后人带来高收入(包括乐谱和唱片的出版发行)的作品中,单论聆听,我选《彼得鲁什卡》。《火鸟》无论听还是看,都属于我厌弃之列。而对于最激烈、影响也最广泛的《春之祭》,我的感受是复杂的。我已记不起最早引起如此强烈反应的现代音乐作品还有哪一部了。1913年5月29日晚,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大剧院由德吉列夫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首演《春之祭》引起了音乐史上空前的大骚乱,高雅的法国人吵声震天,老拳相向,二十岁的斯特拉文斯基跳窗逃逸。。。。。。日后,也只有亨策的清唱剧《梅杜萨之筏》和约翰·凯奇的《黄道十二宫》的首演,才有如此戏剧性的精彩场面吧。前者是一群学生挥舞红旗冲上舞台(因亨策是左派),乐手拒演,因来警察干预。后者是由于作品抽象晦涩,未演至一半,观众已嘘声四起,走得一个不剩。对了,当时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伯恩斯坦。


        《春之祭》之所以引致大骚动,乃因其原始野蛮与直率,这是对十九世纪欧洲文化传统的挑衅。艺术史,毕竟需要不断的刺激的,不然,所谓的“传统”便会僵死。今天,这部作品已作为现代派经典永远载入史册了。而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最初不过诞生于作曲家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斯特拉文斯基在自传中写到:“我象见到一个庄严的偶像崇拜仪式,年老的智者们围成圈席地而坐,眼看一名少女舞蹈直至死亡,他们要把她作为春神的祭品”。这幅活生生的史前俄罗斯部落祭祀图景,最终被斯氏写成一部紧张、火爆、刺激的芭蕾舞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10-1 00:39 , Processed in 0.1789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