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那些Google搜索不到的人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5 11:1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缅怀上世纪80年代,俨然是近年文艺类图书的一个潮流。查建英2006年5月在三联书店出版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中,作为主角出现的是阿城、北岛、陈丹青、崔健、甘阳、刘索拉、李陀、田壮壮等10余位作家、艺术家和学者。
    虽然李陀也是《八十年代:访谈录》的采访对象,但他对这本书和同类关于八十年代回忆的精英化倾向还是给予了严厉批评。张立宪近期的《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一书,试图回顾的是一个更平民化的80年代。

    因主编同仁丛书《读库》而在坊间获得相当关注的张立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还在上大学,比《八十年代:访谈录》中那些文化名人晚了许多。他不见得有多同意李陀,但他编《读库》的初衷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精英化和圈子化——“关注那些Google搜索不到的人物”。

    刻意避开回忆80年代的作品中常见的那种宏大叙事风格,张立宪认为,一些生活中很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反倒是十分可贵的,它们的价值会超过一句很让人警醒的格言或者一个很富有见地的学术观点,“我现在追求的就是这种个人史、一种微观史,我已经不大喜欢那种宏大叙事了”。

    尽管反对美化80年代,但那个年代的许多宝贵的东西在张立宪眼里已经远去了:“那时候,各个学校的个性比现在要更鲜明一些,学校之间的关系可能也比现在要更融洽一些,因为有个性反倒容易彼此包容。”张立宪198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他那时经常和一帮同学跑到北大去看电影——因为北大的电影院放的电影比较精彩;人大的澡堂子和食堂特别好,很多外校学生来人大洗澡、吃饭;不同学校之间的宿舍经常可以“结成友好宿舍,然后宿舍之间相互串连”。

    在张立宪的记忆中,大学时代的不同家庭间的贫富差距还不像现在这样悬殊,而且家境好的同学耻于炫耀家里有钱——追求物质上的东西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大家聊的全是国家、民生,聊这种忧国忧民的话题,风花雪月都很少聊”。

    80年代的大学生活对于张立宪是悠闲而简单的,会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漫无目的地散一个下午的步。张立宪说,“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活得理直气壮”,“因为首先,他知道‘我能活下来’,特别是对考上大学的人,他知道国家会给他分配一份工作,他能够有一套房子,他的生老病死有保证;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反抗一些东西的时候,是能够得到鼓励的,并且不会对他有什么坏的影响。”

    如今,张立宪的生活和上世纪80年代的浪漫、单纯、缥缈又有了不同,有了人到中年的淡定:“现在的所思所想,都是一些很具体的事情,我20多岁的时候,跟台湾人接触,更多的是罗大佑、李宗盛、齐秦这些人;30多岁的时候可能接触的就是陈升、朱德庸这些人;到现在40岁的时候,我接触的都是像谢英俊、黄永松、舒诗伟这些认认真真在做事情的人,他们做的这些事情完全不被媒体关注。比如舒诗伟在做台湾的“三农”问题,他原来没有任何农村的生活经验,15年前去农村,然后就住在那里,开始搞农业、农民、农产品这一块儿。还比如黄永松的《汉声》杂志、谢英俊(参与“9·12”台湾地震灾后重建的著名建筑师)的建房经历。”

    张立宪坦言,80年代养成的那些精神内核对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90年代乃至新世纪,但当谈到是不是内心一些不变的情怀支撑着他一直保持着理想主义的姿态时,他说:“不是说自己有情怀就有情怀,你的情怀有时候是靠做事情来体现出来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4-11-16 07:24 , Processed in 0.3803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