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理工大学201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录取分数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9 14:3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查询方式:


网址 http://admission.bit.edu.cn/。请登录首页的“高招录取结果查询”栏目查询考生的录取结果。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网
http://admission.bit.edu.cn/





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8913345,68949926,68911461,68911462。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13:30—17:00。
咨询微博: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4:40:19 | 只看该作者

学校介绍






http://www.bit.edu.cn/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建校70余年来,以其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良好的育人环境、卓著的社会声誉吸引着莘莘学子。

一、筚路蓝缕,理工高教从头越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成立的中国的第一所理工科高校。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学校的成立,为中国走出抗战困境,培养抗战建国的技术干部和专门技术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1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52年抽调航空系参加组建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抽调采矿系和冶金系参加组建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抽调有色金属方面学科参加组建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1961年抽调火炮、自动武器、炮弹等专业参加组建太原机械学院(今中北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首批颁布的16所重点大学之一,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1992年成为党委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直接任命的14所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2000年,第10所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院校行列,是目前少数几个未与其他院校合并的“985”高校,被誉为“当今中国高校的国家队”,自此学校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二、科技先锋,硕果累累报国恩

作为中国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同时也是第一所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这里,我国“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让“中国电视第一频道”永久落户北京理工大学;我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从北京理工大学升起;我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在北京理工大学诞生;我国“第一辆轻型坦克”在北京理工大学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我国“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和“第一台远程照相机”在北京理工大学开机;第一辆装备奥运的“零污染”纯电动客车从北京理工大学上路。经过长期的奋斗和积累,学校在空间自适应光学、智能仿生机器人、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

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4个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6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北京高校名列第3位)、1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最近七年,学校科研经费总投入一直在全国高校前10位之列。2010年,学校科技投入总经费近16亿元。2008年、2009年,学校分别获6项和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全国高校中分别排名第4和第6位。201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7项,获批杰青和重点项目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

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学校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承担了4大类14项科技奥运攻关项目,是承担奥运科研项目最多的学校。在奥运安保装备研制、奥运纯电动车辆研发、奥运开闭幕式文化创意技术、科技奥运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2009年学校承担“国庆六十周年”任务多项,在国庆30个阅兵装备方阵中,学校直接参与研制与设计了其中22个方阵中的装备,是全国高校中参研项目最多的学校,同时还承担了国庆安保、国庆焰火和仿真系统的研制工作,为“国庆六十周年”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海纳百川,大楼大师大气象

学校建有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和西山实验区等,总占地面积4342亩。良乡校区的建设和发展,使学校教学资源更加宽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宽敞的教学楼、先进的实验室、整洁的宿舍,优雅的校园环境,为教学、科研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3442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 2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9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57人,教育部“新世纪(含跨世纪)优秀人才”70人,博士生导师400余人,教授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00余人。此外,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团队12个。2008年,学校17个学院的院长全部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通过公开招聘,一批在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院、系、研究所工作、有较强管理能力和较好学术背景的学术骨干走上院长岗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老一辈学者上下求索、以启山林,新一代学者薪火相传、壮志凌云,形成了群贤汇聚、竞相争妍的崭新气象。

2007年,学校以办学指标全部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良好的育人环境吸引了众多优秀中学生报考,近几年,北京理工大学生源质量绝大部分省份位于全国高校前20强,“985”学校前15强。

四、高端就业,桃李芬芳满天下

北京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是北京市首批示范性就业中心,并拥有全国首个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就业工作不断扎实推进。多年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0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98.16%,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9.09%。毕业生主要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中心城市就业,分布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外交部、安全部等国务院各部委,总参谋部、总装备部等部队系统,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特大型国有企业,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等国防科技工业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单位,三星、IBM、微软、摩托罗拉等外资企业,联想、百度、华为、中兴、比亚迪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国家重要部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事业单位。

自1940年建校以来,北京理工大学为我国各行各业、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培养和输送了16万名高层次人才。其中有一百多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将军和院士,有一大批著名工程专家、科技精英和著名企业家。他们当中有以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以刘振起上将、贾超群中将、李伦中将、刘玉堤中将等为代表的军功赫赫的将军;有“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院士、“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院士、预警机雷达总设计师王小谟院士、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最年轻的院士吴一戎等32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有以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专家;有以香港百仕达集团董事会主席欧亚平、“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兼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龙新平、亚洲最大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易才集团总裁、青年创业典范李浩、恒基伟业总裁张征宇、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企业家。

毕业生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贡献尤其突出。以著名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多名我校毕业生在其中担任要职,如黄春平任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王爱书任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张泽明任航天发射系统总设计师,徐克俊任飞船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孙宝申任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李相荣任飞船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等。

五、明理精工,人文化育细无声

70余年的发展,积淀了北京理工大学充满灵性、底蕴深厚、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并彰显出她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作为己任之境界;“学以精工”,是指治学严谨,实现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之理想。这一校训既是建校70年来我校几代师生员工崇德尚行、学术报国的真实写照,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

学校坚持“高远的志向、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的育人方针,弘扬延安精神和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重视高品位、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德育答辩、社团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秋之韵”音乐会、演讲比赛、深秋歌会、素质拓展、聆听智慧、青春试航、学术沙龙、“红色1+1”……北理工在首都高校中创建了多个品牌活动。学校大力支持交响乐团、民乐团、舞蹈团、钢琴乐团、话剧团、合唱团等艺术团体和网络开拓者、学生电视中心、京工演讲团、黑白漫画社、太阳剧社、乡琴俱乐部、摄影协会、军事爱好者协会、爱车协会、燕京新闻社等学生社团建设,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体育的发展,学校足球队四次夺取“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冠军。在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中发扬了“以我为主,敢打敢拼”的团队精神,在甲级联赛中站稳了脚跟。北理工足球队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足球队一面光荣的旗帜。

六、面向世界,高瞻远瞩立前沿

学校把开放办学作为发展战略之一,瞄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借鉴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办学国际化的进程,通过深入交流和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学术国际影响力。

2009年和2010年,我校本科生海外访学人数分别比前一年增加20%和35%。学校的海外合作伙伴已遍及42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以来,学校举办了“中西大学校长论坛”、“外国驻华教育参赞讲座系列”、“美国文化月”、“澳大利亚大学月”、“德国文化周”、“日本文化节”、“西班牙日”和“德国高等教育日”等活动,牵头成立了中西大学联盟,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新建了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校的国际声誉日隆,在最近由英国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和英国THES(《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2010年推出的亚洲大学排行榜中,我校位居亚洲第132名,中国第17名,在北京高校位居第4名(前三名为北大、清华、北师大),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中位居第1名。

七、激情进取,弦歌不辍谱华章
学校始终牢记徐特立院长“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教诲,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前沿不断开拓奋进。

学校在2009年召开的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中长期“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到2015年,经过“十二五”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生培养质量、人均科研产出、论文质量等方面居于国内研究型大学前列;到2020年,经过“十三五”建设,学校在若干重点发展领域跻身亚洲领先地位,实现办学特色鲜明、领军专家汇聚、创新人才辈出、原创成果丰硕、文化氛围浓郁、社会贡献卓著的目标,成为理工为主的亚洲一流大学;到204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理工学科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同时,学校还确定了“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发展战略。2010年9月,张德江副总理在学校70周年校庆大会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理工大学提出了殷切期望。

宝塔山高,延河水长。薪火相传七十一载,弦歌不辍再谱新章。今日的北理工,迎来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迎来了自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发展期,北理工人将勇于创新、激情进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更大进步,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迈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5-7-22 23:10 , Processed in 0.1760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