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他人隐私的有力工具
对大多数网民来说,搜索引擎早已成了在互联网上冲浪时离不开的工具。用一个网民的话来说,“搜索引擎已经成了一种网络时尚,它使网民与任何问题的答案之间的距离,变得只有单击一下鼠标那么近。我们可以不去聊天室,可以不用雅虎的免费邮箱,也可以不安装OICQ,但我们一刻也离不开搜索引擎”。事实确实如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搜索引擎都会
在数秒之内告诉你一个问题的答案或通向这个答案的线索,它是如此的简单、迅捷和方便,以致任何一个网民用过一次之后就会喜欢上它,再也离不开它。
但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了,你有没有试过在搜索引擎上用自己的名字做关键词进行搜索?你有没有想到别人会在搜索引擎上搜到你的信息?你知不知道有一天别人会在搜索引擎上搜出你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教育和职业经历乃至犯罪记录呢?到那时候,你还会像现在一样喜欢搜索引擎吗?
如果你认为这是危言耸听,那就请你看看下面的事实。当然,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很多,我们这里只是以用户最多的Google为例来说明搜索引擎对网民隐私的侵害,其他搜索引擎在对网民隐私的侵害方面与Google相比,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Google让你无法悔过自新,米歇尔的经历◇
34岁的米歇尔是一个仪表整洁、性格温和的人,曾在美国波士顿一所中学当老师。虽然他少年时候曾经偷过东西,但长大以后,他已经完全改变了自己。不过,搜索引擎可没有忘记这一点,只要你登录http://www.google.com,用他的名字进行搜索,只需10秒钟,关于米歇尔的过去和现在所有情况的100多条链接信息就会跳出来。实际上,米歇尔也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过去。20岁时,他自己写了一本书,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放荡和堕落以及17岁被关进监狱的经历,并进行了深刻的忏悔。你得承认,如果不是彻底改变了自己并走上了正路,一个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让米歇尔没有想到的是,当年那本用来忏悔的书会在10多年后给他带来麻烦。不知什么时候,书中的内容被好事者放到了互联网上,又被Google这个搜索引擎捕捉到了。两年前,他的一位同事上网时偶然在Google中敲入了米歇尔的名字进行搜索。于是,米歇尔不光彩的过去出现在屏幕上。不久,米歇尔丢掉了工作,理由是他的个人背景不适合做教育工作。
这以后,他又陆续找过几份工作,但一直不太顺利。有一次面试时,雇主很满意,但在米歇尔满怀希望能得到这份工作时,对方却突然中断了和他的联系。米歇尔知道,一定是有人“Google”他了。他无可奈何地说:“如果未来的老板问起你的过去,至少你还能有个解释的机会。而人们一旦在互联网上看到你的资料,你就彻底死定了。”
◇我的她是个色情小说家◇
搜索引擎记住的,并不仅仅是网民的工作经历。莱瑞领教了Google的厉害是在1999年。一天,与他交往不久的女友突然提出分手,女孩责问一头雾水的莱瑞,为什么对她隐瞒8年前因盗窃而入狱的事。女友的离去让莱瑞着实沮丧了一阵。莱瑞说:“我总不能一认识一个人就告诉他,我19岁时犯过罪、22岁时骗过税。我真的不是想隐瞒,只要想再和她交往一段时间,等彼此熟悉以后再告诉她。可是,Google却把我的这些隐私暴露给别人,甚至和我完全不相干的人。我感觉自己生活在别人的监视之下。”
没过多久,莱瑞认识了新女友阿曼达,他也把阿曼达的全名输入Google,搜索出来的结果让莱瑞大吃一惊。这个活泼漂亮的女孩子竟然是个色情小说家,还是个性虐待者。约会时,莱瑞委婉地提出了这个问题。阿曼达睁大眼睛愤怒地说:“你竟然Google我!”于是,莱瑞又过起了单身的日子。不久后,他在Google上再次搜索自己名字时,发现在他个人资料的相关链接中,又多了色情狂、虐待狂等新字眼,莱瑞猜想,一定是阿曼达在报复他,故意在互联网上添加了这样的资料。
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聘用员工时,也要在互联网上用员工的名字搜索一下,看看其是否有什么劣迹。作者本人在更换工作时,新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对作者过去经历的理解程度也让本人大吃一惊,他们对我“怎么如此了解?”的回答是,“用搜索引擎呀”。考虑到中国网民普遍缺乏隐私保护意识的状况,可以设想,被人搜索出做过小偷、性变态这些隐私信息的事情一定会在中国出现。当然,通过伪造给别人的简历中添加上偷过东西、强奸犯、被开除等情况,也会一并出现,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邪恶的Google
和所有网站一样,Google也向所有登录其网页的用户发送“小甜饼”文件,用Google自己网站上的话来说,“Google 会将一个cookie发送到您的电脑。Cookie 是一组数据,用于标识您的特定用户身份,如果您拒绝接受 cookie,某些 Google 搜索服务可能无法正常工作。”这就是说,如果你拒绝接受Google在你的电脑上安放的间谍文件,你就不能正常使用它的搜索服务。Google宣称,“Google 所记录和保存的信息包括:日期、浏览器类型、浏览器语言和各个查询的 IP 地址。”
但非常重要的一点,Google却有意识地忽略了,那就是Google还记录每一个网民在其上面搜索时提交的“关键词”,比如“网络监听软件”、“一夜情”,等等。这样,Google实际上记录了来自什么地方的人、在什么时间进行了什么样的搜索。考虑到Google同时知道登录其网站的每一个电脑的“网络身份证”,它事实上就清晰地了解了每一个网民在其搜索引擎上的任何活动!对这些活动进行长期的记录和分析,最终就能准确地分析出这个网民在这个时间段内的心理活动,设想一下,有人对你的心理活动及未来要做的事情比你自己还清楚,那将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除此之外,Google还利用其工具条对你浏览过的每一个页面进行监视,这一点,Google的隐私政策中从来没有提到。更可怕的是,当Google发布其工具条的新版本时,它从来就不通知,而是直接悄悄地将你电脑上的Google工具条升级。这意味着只要你在线上,在你根本察觉不到的情况下,Google就具有进入你电脑并进行操作的能力,这对网民隐私的侵犯是非常严重的。要知道,几乎每一个厂商,包括备受争议的微软公司,在更新其软件时,都要首先询问用户是否愿意更新,用户也拥有拒绝的权利。但在Google面前,用户一切就只有听命的份了。
2002年3月,一位隐私保护组织的成员曾经向Google发电子邮件寻问其侵犯网民隐私的问题,得到的只是封毫无意义的感谢信。2002年11月,《纽约时报》的记者就Google侵犯网民隐私的问题向Google提问,得到的只是沉默。所以,下一次,当你在Google上搜索自己需要的答案时,要知道,Google也火眼金睛地在你身后注视并记录着你的所有活动。
实际上,Google获取的网民隐私比这些排行榜要多得多。数量之大、真实性之精确,足以让最著名的调查公司都望尘莫及——这对个人和国家都构成潜在的威胁。有的网民可能会说,我只是好几天才在Google上搜索一下呀,哪有这么严重?太夸张了吧!这种不求甚解的态度和盲目的乐观是危险的,搜索引擎对网民隐私的侵犯,就像蔬菜里的残留农药,或者医生给病人滥用的抗生素。你今天吃一点点农药、用一次抗生素确实没有关系,这些农药和抗生素只是留在你身体里,但日积月累,总有一天,农药和抗生素会超过一定的限度,给你的健康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到那时候,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网民们应当认识到,Google的成功,是建立在对网民隐私敲骨吸髓般的掠夺基础之上的。从技术上讲,完善地保护网民的隐私,不会降低哪怕一点点Google向网民提供服务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