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引擎指南网

 找回密码
 禁止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基计划”实施四年成效如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13 22:5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4年05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 欧媚 实习生 吕美萱

今年,首批2020年入学的“强基计划”学生已经大四。4月上旬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9所“强基计划”高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启动2024年“强基计划”报名工作。

实施4年来,“强基计划”在招生和培养上做了哪些探索?在这4年的基础上,今年的“强基计划”有哪些新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专业不断优化,服务国家战略

今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持续扩容。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今年新增海洋科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今年新增地球物理学专业。这是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两个专业首次纳入“强基计划”招生。

“当前,国家在海洋科技人才方面的储备不足,把海洋科学专业纳入‘强基计划’招生是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举措。在培养上,将进一步夯实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数理基础,有助于适应新兴海洋科技领域的人才需求。”同济大学招办主任周斌说。

“我国地球物理学在理论研究、探测技术、环境监测以及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方面都亟须加强。”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吴奕介绍,对纳入“强基计划”的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学校将单独编班、小班教学,设置首席教授,安排知名教授“一对一”指导学生学习及科研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办主任王浩波介绍,中科大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注重深化科教融合,合肥深空探测实验室、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大科学平台的优势科研资源,都会用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

此外,其他试点高校也增加了“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比如,浙江大学新增生物育种科学,兰州大学新增生态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增船舶与海洋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南大学都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

梳理这几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发现,在传统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一些对国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被纳入“强基计划”招生,为基础科学研究储备人才。

兼顾公平效率,建立多维评价

“‘强基计划’选拔的难点在于如何真正考察出学生的兴趣志向、创新能力、科研潜质、思辨精神,筛选出一批真正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基础学科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招办主任王浩宇说。

“强基计划”探索建立了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兼顾公平公正和选拔效率。

为了选拔具有学科突出特长的学生,今年,部分高校设置了高考单科成绩的“破格入围”。

比如,北京理工大学规定高考数学单科成绩取得满分的,可破格入围;大连理工大学部分专业对数学、物理、化学单科成绩优异的考生破格入围。

在入围成绩计算方式上,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也将数学、物理等单科成绩加权计入入围成绩。

“想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有所成,学生需具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推演能力,数学成绩就是很好的体现。单科优秀的考生往往具备在这个领域的学习潜力和热情,将他们破格选拔出来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吴硕说。

“强基计划”实施4年来,一批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且有天赋的学生被选拔出来,并得到精心培养。

“这些学生对于科学前沿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让我非常惊喜。到我们实验室参加科研轮训和即将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也非常优秀,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实验动手能力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安磊说。

吴硕介绍,以大连理工大学2021级应用化学“强基班”为例,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后,都主动加入导师课题组,现在已经有超过20%的学生有了自己独立完成的成果。

多所学校招办主任表示,随着招生办法的进一步优化以及考生和家长对“强基计划”的了解,考生报考更加理性,确实因为喜欢“强基计划”专业才报考,生源质量持续向好。

助力攀登高峰,探索衔接培养

“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试点,也是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基于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律,探索本研衔接的长周期人才培养模式,是“强基计划”的鲜明特征。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要加强本硕博衔接培养工作,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今年,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一步明确,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培养。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已于去年完成本研转段工作,试点高校如何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

“当前,高校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课程的重复度很高,我们在课程设计上做了重新调整,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提前修读研究生阶段课程。”中国农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武振龙介绍,“强基计划”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可根据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自主选择进入9个学院之一,学校统筹设计了9套本研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同时新建一批以本研衔接和前沿交叉为特色的高质量“金课”。

“相较于一般的保研推免,‘强基计划’转段评价更注重学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潜质,注重培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周斌介绍,同济大学实施2年通识基础、1年数理基础、5至6年本博衔接的“2+1+X”培养体系,转段的学生大四在导师指导下修读本研衔接课程,并进入导师课题组开展科研工作。同济大学2020级“强基计划”学生95%转段,完成转段的学生百分之百成为直博生。

王浩波介绍,中科大鼓励学生根据培养方案自主选择转段方向,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在4年本科学习后,尤其是超过2年的科研实践训练后,更热爱自己目前的基础学科专业。该校首届“强基计划”学生中,有180余人完成转段,其中有近85%的学生选择留在本专业。

长周期培养制度为学生发展学术兴趣留出了充足空间,为学生参与科研攻关创造了良好条件。

“大四这一年,我除了提前选修研究生阶段课程外,就是继续完成自己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课题,这一工作不仅为我的博士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提前体验和探索解决前沿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难题。”复旦大学“强基计划”物理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诸思吟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出发,进一步优化完善“强基计划”,加强选拔培养评价一体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你搜 ( 鲁ICP备16006309号

GMT+8, 2025-1-9 03:52 , Processed in 0.5549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