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公司众多独树一帜的行为当中,没有比“不作恶(Don‘t be evil)”更引人注目的了。他们说:“搜寻和整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应该由值得信赖和热心公益的公司去执行。我们相信,运转顺畅的社会,应该有充裕、自由和公正的管道,取得高品质的信息。Google因此对这个世界负有责任。” 布林和佩奇用公司1%的股本和收益成立了Google基金会,发展可再生能源、预防疾病和促进政府提高治理透明度。
在维基百科对“不作恶”的解释中给出了这句话的原始出处,来自前Gmail工程师Paul Buchheit.这里面还有故事,由于当时Google 很多人都是来自 Microsoft、Apple 等大公司的人,为了强化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于是开会来讨论公司的核心原则。但是大家都是提出一些类似“开会要准时”的空洞话。后来,Paul Buchheit 说:“All of these things can be covered by just saying,Don‘t Be Evil.(一言蔽之,就是不作恶。)”这句话于是很快流行起来,并成为 Google 的公司信条。佩奇评价说,这比说“行善事”或其他什么说法好得多,这会促使你在做任何决定前先思考下我是否在作恶了?根据Google首席执行官施密特的回忆,他曾以为“不作恶”只是布林和佩奇讲给自己的一个笑话。直到有一天,他在办公室里参加一项新广告产品的战略讨论,一位工程师中途插话说:那是在作恶。这句话就像在屋子里扔下了一颗炸弹,大家将工作放在一边,开始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那个产品也最终被取消了。